它,讓我just do it;它。讓我keep moving;它讓向我詮釋impossil be is nothing;它,帶給了我非一般的感覺。它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種極限;因為它的名字叫籃球。
到現在我才真正懂得籃球。以前在小學、初中時,經常看到許多男生在操場上打籃球。看著他們為了一個球你爭我搶,有時還要受傷,我覺得很無聊。可現在想想。當時的想法真是有點可笑,有點幼稚,因為我根本什么都不懂。直到上高中,我才開始接觸籃球,也正是因為它。我和他的感情才更加深厚,我真的很感謝籃球。在每一次投籃中。我發現了快樂。那是從前未有過的感覺,或許那就叫感情吧。于是我開始求教于老師。從最簡單的上籃學起。練球的過程中,我找到了飛翔的感覺,即使我跳的不是很高,但我也能感覺得到與籃筐的距離拉近了。每當我投進一球,我都會叫一聲“oh,yes”,為自己鼓掌加油,畢竟那代表著我的進步。
時間過得很快,如今我已經打籃球有兩年的時間了。從當時的一無所知到對籃球技巧的掌握、比賽規則的了解。我覺得我開始懂得籃球了。如今看NBA是我的必修課,在比賽中。我看到球員對勝利的渴望,對籃球的熱愛。比賽中籃球從球員手中投出后,總是能夠順著美麗的拋物線飛入到籃筐里,這時的我會不禁為他們的表現喝彩、歡呼。在我看來。NBA的比賽是永遠看不膩的,看著每場比賽總會產生無限感慨,聯想自己的人生,忽然覺得人生道路上不就是需要這種拼搏精神嗎?
看NBA的比賽讓我認識了科比。那是2006年湖人在常規賽中對陣騎士,科比在最后90秒內得到了全場27分中的6分,包括終場前8.6秒的關鍵進球,湖人才擊敗了詹姆斯領銜的騎士隊。湖人贏得比賽并沒有讓我很興奮,反倒是科比那一次次精彩投籃深深吸引了我,尤其是他的跳投。既有接球就投,又有運球突破防守后急停跳投,還有籃板下的轉身跳投……可謂變化多端令對手防不勝防。除跳投,科比的扣籃自不用我多說什么,只能用完美來形容了。在接下來的比賽中。他的表現依然出色,似乎在他的字典里根本找不到輸這個字。2006年圣誕節前。科比送出一份62分的大餐,在人們還沒有完全消化時,新年的厚禮接踵而來,這一次的表演讓世人相信了誰是離喬丹最近的人。他以81分征服了全世界,這是神一般的男人創造的奇跡,“偉大”這個詞用在他身上再合適不過了。
科比或許早已習慣總有一些人時刻跟在自己的后面嘮嘮叨叨地沒完沒了,把他們的險惡居心包裹在蜜糖里送到他嘴邊。試圖用那些令人作嘔的蜜語擊垮他的心理防線。再抓住他的言論大做文章,詆毀他的名譽,甚至有人提到了他在兩年前同樣肘擊麥克·米勒遭到停賽的事情。其實科比的停賽更像是聯盟做出的一種姿態,球衣銷量第一的球星都能因為這樣的“小動作”受到處罰,其他人怎敢造次?但這種處罰似乎并沒有起到良性的效果——隨后肘擊事件不斷發生,于是很多人都站在了科比一邊,替他辯護。從前的科比已經習慣獨自面對全世界,那時的他依舊高調我行我素,而當輿論都倒向自己時,他會做些什么?這時的科比做的就是撿起球繼續干下去。他回到了訓練場,回到了球場和他專屬的停車位……回到他的比賽中。最后科比還是出現在他的位置上,痛快地把科比的風格展現給全世界,用投入制勝球后高舉的手臂把對手推入萬丈深淵。他開始明白,當世界不再與你為敵,感覺竟如此美好。
有人把張伯倫稱作奇跡——就是那種一萬年或許也不會出現的現象,以為他的紀錄只能被人仰望,甚至不可觸碰。如今的科比卻在一步步逼近這位史上最強的得分手。他要告訴全世界:自己可以做到最好,他無法超越的可能只有張伯倫。
地平線上升起的第一道曙光最美,秋天里比火熾熱的楓葉最美,大草原上馳騁的雄鹿最美。球場上飛翔的科比最美。
在籃球的世界里,他用自己的身體創造一個又一個神話,可能后者會超越他,但曾經的輝煌已留下。現在的科比,滿腔沸騰的熱血可能再也無法平息,對勝利的渴望無法壓抑,他的斗志將永不停息…… 我愛比賽,我永遠都是挑戰者,而經歷的這一切困惑,籃球都與我同在,它從未拋棄我,我會珍惜每次比賽,享受這個過程。
愛上籃球,愛上科比,讓我們共同享有這個擁有科比的時代。失去了,可能永不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