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榜
項俊波:央行副行長掌舵農行
上榜理由:委以重任
近日,中國農業銀行將迎來一位新的行長——項俊波。改革正式推進之前換帥,也標志著橫跨國有商業銀行改革與農村金融改革兩大領域的農行改革,將迎來一個新的階段。“他出任這個職位是非常適合的,尤其是他具有央行和審計署的工作背景,對農行改革而言非常有價值。”知情人士稱。
雖然第三次金融工作會議為農行改革定下了調子和原則,但是農行改革仍然任重道遠。農行改革的艱難表現在多個方面,首先,農行改革橫跨國有銀行改革和農村金融改革兩大領域,這需要為農行尋找到商業化運作和定位為“三農”服務兩者的平衡;此外,農行自身巨額不良資產處置、構建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都不是簡單的事。今年4月,農行河北邯鄲分行曝出金庫被盜案,也被認為是折射出農行風險管理軟肋。
顯然,項俊波此次到農行掛帥任重而道遠,另據農行日前公布的未經審計的2006年年報顯示,截至去年底農行不良貸款率下降2.74個百分點至23.43%,達到近幾年最低水平,但不良資產余額仍達到7320億元左右,這些是否意味著項俊波良好的開始,還有待觀察。
點評:外界分析,這一任命將意味著農行改革進程的新一階段即將開始,醞釀已久的農行改革中的關鍵人物也浮出水面,但這個關鍵人物所起的關鍵作用還有待于改革過程中的進一步檢驗。
尚福林:面臨新考驗
說尚福林是中國股市的“教父”,有些言過其實,但是,資本市場已留下鮮明的尚氏落款,卻是不爭的事實。然而,尚福林再一次面臨挑戰。如今,股改兩周年的日子剛過,股市跨越4000點可以視作中國股市進行結構性調整的大好時機,也可能成為中小股民的祭壇。很可惜,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看到有關決策層除了H股回歸A股等有限措施之外,對于放開市場邊界、讓股市成為一池活水方面有更多建設性意見。
此外,股市的發行退出機制未有根本性的變革,垃圾股成為“黃金”股市仍然由國有股一股獨大的上市公司主導,管理層的監督與懲戒制度也更多只具有象征的意義。某種程度上講,股市的火爆并非像一般人所認為的是考驗投資者的理性,而是考驗決策層的市場理解力與耐受力。
點評:作為中國資本市場危難之時脫穎而出的人物,尚福林被各利益群體接受,但同時應該看到,他的妥協無處不在,挑戰也還無處不在。
馬化騰:從學習者到行業改造者
2007年中國互聯網的霸主,甚至還包括未來的幾年里霸主,無疑是屬于馬化騰和他那只肥嘟嘟的小企鵝的。
日前,騰訊公布了2006年的全年財報和第四季財報,凈利潤10.6億元,遠超過百度、新浪、網易、搜狐,成為中國盈利最好的互聯網公司。騰訊真正令人感到恐怖的是憑借QQ圈定的2.3億用戶的強大黏合度,無須創新,只要模仿其他領域的成功者,就能大功告成。這種絕對的優勢,是所有競爭對手都望塵莫及的。
有人說那叫“抄襲”。在騰訊的發展歷程中,從早期的OICQ到最新的拍拍網,無一不散發出些許“抄襲”的味道。王志東曾公開指責馬化騰是抄襲大王,“而且他是明目張膽地、公開地抄”。
這也是事實。但是,如果只是這么去理解“企鵝帝國”的成功,顯然不全面。馬化騰絕非一個簡單的抄襲者,他是一個精明的學習者,一個具有商業頭腦的改造者——他懂得如何把握潮流,并懂得將學到的東西進行改進,為我所用。
點評:人人都知道QQ,知道胖企鵝,而作為“掌門”的馬化騰,卻很少拋頭露面。就是這樣的一個斯文書生很善于學習和創新,如今,當他亮出自己殺傷力的時候,不得不讓同行望而生畏,敬而遠之。
李東生:5年收復國內市場
日前,在2007中外企業集團國際年會上,面對外界一直塵囂甚上的失敗論調,TCL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李東生的臉上并沒有沮喪的表情,一貫溫文爾雅的他坦言,TCL集團不想成為海外并購的失敗案例,今年,他們將重點收復國內市場。
李東生至今仍然認為,現在言敗,為時過早。因為,“TCL集團通過國際化并購,已經建立起了競爭優勢,建立起了全球化的經營架構,獲得了核心技術和專利,形成了全球供應鏈體系,突破了歐美貿易壁壘等。”
“企業國際化經營是一場艱苦的戰役,要有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李東生說。他介紹說,為了收復國內失地,目前TCL集團在通訊業務方面正在踐行“135”規劃:自今年起,一年內成為國內最健康的手機公司;三年內成為國內最大的手機公司;五年內成為和國際品牌同臺競技并在中國市場首先勝出的手機公司。
點評:經受了海外市場的挫折之后,李東生決定轉回頭來重拾中國市場。兩年前,人們曾為他邁出國門的一步而歡呼雀躍,如今,他回來了,雖然回來得不是那么體面,但我們也該向有膽識的企業家吶喊助威。
楊致遠:重掌門戶
楊元慶復出了,邁克爾戴爾復出了,現在輪到了雅虎的楊致遠。
事實證明,面對滾滾而來的批評,楊致遠已無法在“酋長”位子上獨善其身。自打谷歌上市后,雅虎的日子就變得艱難。谷歌集萬千寵愛于一身,股價一路高歌猛進突破500美元。而雅虎和微軟收獲的,似乎只有投資者的責難和冷落。
在壓力下,楊致遠也只能選擇復出。不管怎么說,復出不僅是趕時髦,而且似乎很有效,尤其對于華爾街那些挑剔的投資者。
如今,面對低迷的業績,投資者不再迷信什么職業經理人了。關鍵人物的復出對市場而言本身就是一個積極信號,楊元慶是號召力,邁克爾戴爾是號召力,“酋長”楊致遠也是。
不同的是,雅虎已經讓谷歌在前面跑得太久。中國市場就顯而易見,后來者谷歌已經風生水起,但積淀多年的雅虎中國在并入阿里巴巴后,似乎剛緩過勁來。
點評:楊致遠,值得期待,也許他仍會演繹元老復出的神話,但也可能成為眼下“復出大潮”中的失敗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