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產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近日啟動計劃,從5月起,將用半年左右時間對現行電信資費套餐進行全面清理,以解決資費套餐數量過多、計算復雜,以及在資費宣傳時模糊資費構成和使用條件等問題。
隨著手機資費單向收費的呼聲越來越高,運營商推出的“單向前項目”即各種優惠套餐應運而生并層出不窮,消費者幾乎陷入了一個龐大的“套餐迷宮”。這些套餐有的確實優惠,但有一些,消費者如果不具備一定的“功力”,還真有些難辨真假。不過,這種狀況將馬上得到改善。近日,信息產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發動整頓攻勢,從5月份起啟動持續半年的“手機套餐”清理工作,減少套餐數量、簡化話費結構,還消費者以清楚明白。
有業內人士分析,兩大部委此次行動,是繼上月底聯手力推手機資費“雙改單”之后的再度合作,一個是電信行業的主管部門、一個是主管價格的核心部門,兩大強力部門一個月時間不到就兩次聯手對電信資費動刀,政府下調電信資費之決心可見一斑,用戶最遲在年底即可用上清晰易懂的電信套餐。
重點打擊虛假優惠
據了解,此次兩部委聯合行動,旨在解決資費套餐數量過多、計算復雜,以及在資費宣傳時模糊資費構成和使用條件等問題,虛假宣傳和價格欺詐行為將成為打擊重點。
信息產業部經濟調節與通信清算司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近兩年來我國電信資費改革取得了明顯成績,電信企業相繼推出了各種優惠消費者的資費套餐,使電信資費水平逐年下降,消費者從電信改革中逐步得到了實惠。但是,問題仍然存在,部分電信企業也推出了“不實套餐”,這些套餐計算復雜,讓消費者很難弄懂,尤其有些套餐,在資費宣傳過程中夸大資費優惠幅度、模糊資費結構和使用條件,使廣大用戶如墜云霧中。
據記者了解,運營商推出一項新套餐,大部分都分“主套餐”、“子套餐”等,加在一起可多達好幾十個,其中一些套餐還可組合疊加,其中的關系及區別,連運營商自己的市場人員“都說不清楚”。
用戶大多對“套餐”感到頭疼。“套餐設置太復雜了,不但要算本地通話費、省內通話費、撥打長途費、接聽電話費、省內漫游費,而且還有‘來電顯示’、‘短信天氣預報’、‘無線音樂俱樂部’等,一大堆糊涂賬,你根本搞不清楚自己到底花了多少錢!”在某國企上班的李先生認為,現在很多套餐都“目的不純”,像“姜太公釣魚”,主要為了“套”住用戶,而且有的一“套”就是好幾年,“既然降價,為什么不能干脆一點?”
雖然短期內還做不到全面“單向收費”,但資費套餐這種“混水摸魚”的情況,卻正是兩部委此番聯手整治的重點。信息產業部明確下發通知,要求“規范企業資費宣傳行為,在各類媒體、營業廳、代辦點宣傳業務時,應如實、全面、準確,嚴禁各類虛假宣傳和價格欺詐;要保證用戶資費選擇權,電信企業不得強制用戶使用指定的資費方案或擅自變更資費方案”。
信息產業部在通知中對各級電信主管部門和運營商明確提出了三點要求:一、資費方案設計方面,應通俗易懂、計算簡單,盡量簡化資費結構,便于消費者分析、比較、選擇和使用;
二、資費宣傳方面,應嚴格執行《電信服務明碼標價規定》,尤其是在報紙、雜志、電視、廣播、互聯網及其他媒體廣告或者在營業廳、代辦點等場所進行業務宣傳時,應當將資費方案全面、準確地告知用戶,不得模糊資費結構、使用條件、夸大資費優惠幅度,不得隱瞞需引起用戶注意的事項,嚴禁各類虛假宣傳和價格欺詐行為;
三、保障用戶資費方案選擇權方面,電信企業應充分尊重用戶的自主選擇權,不得強制用戶使用指定的資費方案或擅自更改資費方案,并嚴格貫徹執行《關于保障移動電話用戶資費方案選擇權的通知》。
分三步走漸行漸深
不僅打擊目標明確,兩部委此次行動還列出了詳細的時間表,以此向外界表達自己不達目的不收兵的決心。
按照信息產業部對外發布的時間表,從現在開始到7月,各地通信管理部門和電信企業自行進行資費套餐清理,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9月至10月,信息產業部對重點地區和重點企業進行專項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違規電信企業將依法嚴肅查處;10月底,信息產業部將把此次資費套餐清理和檢查的結果向社會公布,接受用戶監督。
相關主管部門工作人員明確表示,此次整治經過精心部署,看重實效,因此,各項工作都會按照既定計劃扎實推進。
信息產業部明確要求這次資費套餐清理和檢查工作,要做到“主要領導親自抓,指定專人負責,明確責任,要把清理資費套餐和規范電信企業資費宣傳,作為重點解決與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密切相關問題的大事抓出成效來”。
各通信管理局也秉承規范和查處并舉的原則,一方面進一步加強電信資費管理,指導電信企業推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資費套餐,嚴格規范企業資費宣傳行為;另一方面加大對各級電信企業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的查處力度,典型案例要通過社會媒體公開曝光。
到目前為止,江蘇、重慶等地均啟動了資費套餐清理計劃。重慶通信管局在近一個月的整治時間內,共停止了1421個資費套餐,其中,重慶電信叫停1279個、重慶聯通叫停103個、重慶移動叫停39個,最終剩余86個,減少幅度約為91%。
專家與消費者對資費套餐的整治拍手稱快。信產部電信經濟專家委員會秘書長楊培芳認為,“電信套餐最初是政府鼓勵企業采取的降低資費、擴大市場的措施,現在來看,它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迫切需要取消。”
消費者也紛紛表示,兩部委此舉切實考慮了消費者的利益,“我們最希望手機話費快點透明化,降價要讓我們看得真切,不會莫名其妙地被‘套’進去!”
鏈接:清理資費套餐八項原則
1.資費方案應通俗易懂,計算簡單,盡量簡化資費結構,不得存在描述不清、模糊資費結構和使用條件等行為;
2.資費方案中涉及不同業務消費額度、必選業務等限制性條件的,應直接表述清楚總體消費額度,總體消費額度指用戶必選業務和必須消費的總體費用;
3.同一本地網內農村地區的資費不得高于城市地區的資費;
4.資費方案中不得存在網內網外差別定價、IP接入費不一致等價格歧視行為;
5.在宣傳資費方案時,應明確告知用戶各資費方案的計費原則、收費方式、資費標準、適用時限及需引起用戶注意的事項等;對于涉及多項收費疊加的電信業務,電信企業應明確告知用戶該項業務資費的具體構成;
6.資費方案宣傳不得存在夸大資費優惠幅度、容易引起用戶誤解的虛假宣傳等行為;
7.電信企業應在與用戶簽訂的電信服務協議中明確用戶選擇使用的具體資費方案、適用時限以及涉及資費調整或變更時雙方的權利、責任和義務等;電信企業通過網上營業廳、客服電話或短信等途徑為用戶辦理資費套餐的,應尊重用戶的選擇權,并給用戶提供安全保障,保留相關憑證;
8.電信企業在清理過程中,未經用戶同意,不得擅自更改與用戶約定的資費標準,擅自增加收費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