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來了!移動通信設備商驚呼。是的,PC操作系統出身的微軟伸腳到了移動通信領地。事實上,微軟對智能手持終端的染指已有些年頭,早期主要在PDA領域和PALM打斗。隨著智能手機的日漸流行,IT與通信融合越來越快,微軟理所當然地進入到這一新領域。
拷貝IT模式,微軟聚眾淘金
微軟進軍智能手機之時,這一領域已被Symbian操作系統體系的手機占據了大半壁江山。據Canalys的數據顯示,2006年Symbian的市場份額為67%,而Windows Mobile僅為15%e。
但微軟來勢洶涌依然攪得整個移動通信市場人心惶惶,作為2001年剛入門的微軟,在短短的5年時間內,在移動通信領域的合作伙伴,就從最初的1家移動運營商和1家手機廠商,發展到了今天的47家手機廠商和55個國家的115家移動運營商。
最為重要的是,和Symbian只提供手機操作系統的策略相比,微軟在移動領域的推進策略是“以操作系統平臺為核心,構建一個產業生態系統。”微軟振臂一呼,在PC領域的硬件廠商包括聯想、HP和DELL都推出相應的手機跟進到這里去淘金,而在手機領域里飽受“MSN”(諾基亞,摩托羅拉和三星的統稱)擠壓的二線廠商迅速地聚在了微軟的身邊。
微軟在運營商面前扮演一個協助運營商向Telco 2.0 過渡的助推手的角色——幫助運營商擺脫從Web領域進軍電信行業的新生力量的破壞性商業模式的威脅,幫助運營商全面利用現有的網絡,尋求多種途徑增加新服務。
顯然,微軟是將IT價值體系的服務模式帶到通信領域,與服務供應商、獨立軟件開發商(ISV)、系統集成商和網絡設備供應商聯合起來,促進新服務的開發和商用化。微軟甚至推出一個連接服務沙盒(Connected Services Sandbox),允許獨立軟件開發商和開發人員測試自己的服務以及微軟、服務供應商和系統集成商提供的產品,來快速將新服務推向市場。
在中國,同Symbian相比,微軟有其獨特的優勢。微軟在中國擁有廣泛的應用和增值開發的“群眾基礎”。中國的大學計算機專業的課程設置,已經為微軟建立了一個遠遠領先于Symbian的人才庫,這意味著本土開發人員在Windows Mobile旗下的平臺上,根據手機廠商的需求做定制,技術門檻要比Symbian低很多。
2006年3月微軟成立微軟亞洲工程院移動技術中心,將對下一代Windows Mobile產品的核心技術與應用展開探索,并重點研發適應中國乃至亞太區域用戶需求的創新移動技術與產品。這意味著,微軟已經把中國作為了移動領域的主戰場。
4月17日,微軟和國內手機制造商夏新電子簽署了“智能手機風行計劃”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協力實現智能手機在中國的大眾化。而在和夏新合作前,微軟剛剛與聯想,在全球首發第一款基于“Windows Mobile 5.0”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
游戲規則不同,微軟尚需時日
盡管豐富的多媒體體驗和桌面PC的緊密連接性,為Windows Mobile贏得了一大批“粉絲”,但微軟進入到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移動通信新領域還是受到了巨大的阻力。
IT的核心價值觀是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用戶對PC的出貨量擁有話語權,但通信的核心價值觀是以“運營商為中心”。從全球來看,手機的出貨量則完全把控在運營商或者手機大廠商手中。
一方面,大的手機廠商對微軟警惕重重。“MSN”三大廠商的市場占有率加在一起已經超過了全球的終端市場的75%。這意味著微軟要在移動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必須依賴于他們。但諾基亞拒絕采用Windows Mobile,而摩托羅拉和三星推出Windows Mobile手機,并非其主流產品。
另一方面,在微軟進軍移動領域時,微軟在PC領域的競爭體系Linux也進入到這一領域,并得到了摩托羅拉的力捧。而對于一些二線的手機廠商而言,成本是很重要的因素,使用Linux操作系統,不存在和微軟分成的問題,這使得它們站到了Linux陣營中去。
更為重要的是,雖然安全問題將是所有的智能手機將面臨的同一問題,但一些運營商和手機廠商會擔心使用Windows Mobile可能需要在安全上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成本,因為微軟廣泛的應用開發的“群眾基礎”,也同樣意味著廣泛的病毒開發的“群眾基礎”。微軟需要做一些工作,以避免在智能手機上重蹈PC的安全覆轍。
鏈接:微軟的七大“敵人”
搜索與互聯網廣告: Google
蓋茨說Google 是讓他晚上睡不著的公司。除了在搜索領域領先于微軟外,Google的觸角已伸入微軟的核心領域: 視窗操作系統。而真正威脅微軟的是Google的免費商業模式。
企業級應用: Oracle 與IBM
微軟的手伸入企業級軟件,Oracle 與IBM都成為了它的敵人。甲骨文是擁有數據庫、中間件和ERP、CRM等完整應用的企業級軟件廠商。
操作系統: Windows VS 開源
在大多數情況下,很多公司都是采用混合方式部署Windows和開源這兩種操作系統的,即在開源的Linux系統上運行其企業資源規劃軟件,但是大多數員工的個人計算機操作系統則使用微軟的Windows系統。
開發平臺: .NET VS J2EE
開放性是J2EE的一個重要特點,也是Java發展的生命源泉。.NET最大特點是容易上手,是軟件開發人員入門的較好選擇。也許兩者的競爭將長久持續下去。
辦公軟件: Office VS OpenDocument
2006年5月初,國際標準化組織通過了對ODF的審核,ODF正式成為文檔格式的國際標準。如果ODF能成為微軟Office格式的替代品,那用戶就可確保永久訪問自己文檔的權利。
游戲機: Xbox 360 VS PS 3
2000年,索尼先于微軟推出了新一代游戲主機PS2,占領了市場先機。2005年11月,微軟率先推出了下一代游戲機產品Xbox 360。Xbox 360和PS3成為游戲市場的兩大強手。
手機OS: Windows Mobile Vs Symbian
2月12日,微軟公司在3GSM世界大會上正式發布了Windows Mobile6.0操作系統。幾乎所有的Symbian成員也都支持微軟的平臺。Windows Mobile以每年近400%的速度發展。不過在智能手機領域,Symbian依然占據絕對的主宰地位。(李建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