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軟件向西挺進

2007-12-31 00:00:00高麗華陳淑娟戴智忠
計算機世界 2007年16期

4月19日在成都新世紀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的第五屆中國國際軟件合作洽談會(簡稱軟洽會),場面宏大而熱烈,一如當天蓉城陡然升高的氣溫——攝氏28度。

對于中國軟件與信息服務業來說,軟洽會是個不能不關注的大事。雖然它的舉辦地在成都,但是在某種意義上,這個會已超出了“西部”的范疇,其熱度似乎與國內軟件舞臺角色的重新分配有著什么聯系。

服務與外包成熱門

今年的軟洽會,除了“合作洽談”以外,還開設了“中國軟件產業兩會”(中國軟件企業家峰會、中國軟件應用與服務峰會)、“知識產權與軟件產業發展”、“服務外包圓桌會”、“創業投資”、“數字娛樂生活”、“泛珠三角城市信息化”、“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播火行動——全球背景下的呼叫中心產業及全國攻略”,以及“中-歐信息社會暨軟件人才”等十多個高層論壇,并設有軟件人才招聘會和貼近大眾、寓教于樂的電子競技大賽,可謂精英薈萃、好戲連臺,成都本地人更是將這個會稱為軟件產業的“嘉年華”。

惠普全球軟件服務中心副總裁黎德光、英特爾全球副總裁王文漢、紅帽大中華區總經理陳實、東軟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劉積仁、用友董事長兼總裁王文京、亞信CEO兼總裁張振清、太極計算機總裁劉淮松、新中大董事長兼總裁石鐘韶、上海博科董事長兼總裁沈國康、中軟國際高級副總裁孫秀芳……30位頂級軟件企業領導、200位行業/區域和重點企業的信息主管,參加了19日召開的“中國軟件產業兩會”,這稱得上是中國軟件行業的一個頂級盛會。

由計算機世界傳媒集團與中國貿促會成都分會聯合打造的這一盛會,從經營、管理、技術、產品等多維視角,審視和探究中國軟件產業革新變化的途徑和趨勢。在眾多話題中,外包產業與軟件服務化成為關注的焦點。

低成本優勢漸消失

“4年前,我想把中國幾家軟件外包企業整合到一起。結果發現,中國外包公司基本不超過200人。”漢能投資集團董事長兼CEO陳宏說。

4年之后的2006年,IDC數據顯示,中國軟件離岸外包市場規模比上年增長48.4%,市場規模達到13.8億美元。東軟集團的規模已經突破1萬人,2006年的外包收入也達到了1億美元,中國的外包企業正在向規模化發展。

這一時期,早期困擾外包企業的規模化和人才問題仍然存在,而曾經讓中國外包企業打敗其他國家競爭對手的“低成本”優勢,卻在悄悄地流失。雖然我國2006年的大學畢業生達到413萬,并且幾乎30%的畢業生具有工學學位,排名世界第一,但是從畢業生到真正適用軟件外包的人才,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

惠普全球軟件服務中心副總裁黎德光表示,“我們需要大量的經過培訓、了解外包流程管理的人才。”他反復提到一個數字:中國有37萬軟件專業人才,但從事外包的不到8萬。“如果中國想在2010年趕上印度2005年的軟件出口量,還需要170萬人才;如果中國想在2015年超過印度,還需要500萬人才。”

除了人才規模外,中國的人力成本也在不斷攀升。黎德光提供的數字表明,印度專業外包人才平均年工資為5000-8000美元,中國外包人才平均年工資為6000-8000美元,人力成本低的優勢正在喪失。而企業不愿花大力氣去培養人才,寧愿高薪到成熟企業挖角的做法,更加劇了人力成本的攀升。

理光軟件副總經理梁清提出了兩點忠告:首先,外包企業必須要找到自己準確的定位;其次,外包企業中能提供軟件咨詢服務的高端人才還非常缺乏。

Gartner的報告顯示,中國在外包方面最具競爭力的就是成本,其次是基礎設施良好、政治穩定,而語言和人力資源優勢為一般,最差的就是文化多樣性和對數據、知識產權的保護。目前,比中國成本更低的越南、菲律賓等國家已經成為軟件外包業的新寵,中國必須從知識產權保護、語言能力方面入手,打造核心競爭力,在國際外包的競爭中增加砝碼。

認識軟件及服務的價值

隨著信息化建設的深入發展,企業信息化建設已經逐步走過了硬件設備投入高的初級階段,進入了軟件投入比重上升的階段。然而,花費一大筆錢購買軟件之后,還要付出高昂的軟件服務費,又讓一些企業想不通了。

“我曾經看過一個企業,嫌軟件太貴,結果花200多萬元只買了裸機;我也知道一個企業用3萬元買服務,最后得到了100多萬元的回報。”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信息化顧問徐光明就此提出,中國企業必須認識到服務的價值。東華紡織集團常務副總經理楊文華也深有同感,“他們覺得售后人員上門服務叫服務,但對企業為軟件升級換代而投入的龐大研發力量視而不見,總覺得服務費太貴。”

此外,對于信息化到底能給企業帶來什么價值,如何從企業的具體情況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軟件部署形式,也都是擺在企業面前的問題。

“五年的發展靠機遇,十年的發展靠老板,二十年的發展靠制度,五十年的發展靠文化”,這是業界流傳的一個順口溜。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尚處在創業期和發展期,管理和領導的因素就特別重要。楊文華指出,“很多企業希望信息化的部署能夠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這樣的想法非常危險。”

信息化還必須與企業的流程管理緊密結合起來。幾年前,人們去銀行辦理一個存款業務,需要在不同的柜臺辦理不同的手續,如今一個柜臺就能搞定,這正是信息化促進業務流程整合的典型例子。美國IDS公司高級咨詢顧問周世雄認為,企業的信息化和流程管理是相輔相成的:信息化必須以流程為主,而有效的流程管理必須靠IT手段來支撐。

然而,成熟的商業軟件與企業的具體需求之間畢竟存在落差,一定程度的二次開發必不可少。“軟件要體現它的價值,一定要在企業的生產當中應用,要應用就要進行二次開發。”徐光明表示。楊文華則堅持軟件服務應該朝著傻瓜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而高端軟件應用的定制開發與中低端軟件的標準化,其實正是軟件發展和應用的兩個趨勢。最近一段時間,標準化的趨勢蔓延到了軟件服務領域,軟件服務的產品化也成為一個熱門話題。

服務與軟件的新變化

短短3天的會議令人回味,來年的軟洽會更讓人期待。

IT市場成熟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軟件和服務收入的比例應該在50%以上。IDC數據顯示,2003年中國軟件、服務兩項收入相加,僅占整個IT市場的24.6%,而當年全球市場的該項數據是62.1%,差距顯而易見。2004年,中國服務和軟件的比例增加到25.7%,IDC預計2008年這一數字會升至34.6%。軟件和軟件服務業日漸受到中國企業的重視。

東軟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劉積仁指出,上世紀90年代初,硬件利潤可以達到百分之百,東軟的主業也是硬件。如今,東軟30多億元收入中,來自硬件的收入只有幾個億。

在軟件服務大潮的席卷之下,以惠普和IBM為代表的公司提出了服務產品化的概念,這也是現如今的發展趨勢之一。“產品就是封裝的服務、規模的服務,而服務則是個性化的產品,兩者是相通的。”對于這一趨勢,用友軟件董事長兼總裁王文京的總結恰如其分。早在2005年就推出UFonline(用友在線)的用友,2007年初更是制定了“將用友發展成為世界級的管理軟件和移動商務服務提供商”的新三年戰略,大力發展移動商務服務。

太極公司總裁劉淮松指出,服務產品化實際上就是要關注客戶的不同需求點。“太極有一支專做IT咨詢的隊伍,從中可以看出客戶在不同階段的需求。對于這樣的一種服務,我們可以專門把其做成一個類似于產品的東西,提供給客戶”。

華勝天成董事長胡聯奎介紹,該公司也成立了專門的移動商務部,只收取服務費。目前公司30%的收入來自服務,50%的毛利來自服務。

無論是服務產品化,還是軟件廠商積極挖掘移動終端市場的潛力,都是軟件企業適應發展新階段的求變之舉。服務產品化能否成為硬件同質化、軟件規模化之后的下一個增長點,令人期待。

“候鳥”帶來的機遇

這些年,有關“產業轉移”的話題始終伴隨著IT業:先是硬件大制造轉移,其后是軟件和信息服務轉移……第一輪轉移讓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硬件制造工廠,第二輪轉移會不會讓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軟件生產工廠呢?

諸多跡象表明,這極有可能。

制造加工業中有一條著名的“候鳥經濟”原則:哪里生產成本低,資本就會“堅決地”流向哪里。譬如汽車制造——整車的價格降了下來,零部件一定也得跟著降,要是當地降不下來,就拿到勞動力便宜的地區加工。

硬件制造的這個原則現在輪到軟件生產來實踐了,因為軟件正在邁入工業化時代。

“過去的軟件是高科技,現在的軟件是平民——手機、相機、DVD、MP3,軟件無所不在。而市場需求一旦擴大,必然帶來生產方式的改變——從小作坊式的研發變為標準化的大生產。第一輪競爭榨干了硬件制造的利潤,第二輪的競爭,軟件成為新的爭奪點和增長點。這樣一個時代的來臨,使得軟件生產轉移成為必然,在本土生產貴,就會往外走,哪兒便宜就在哪兒生產。”

東軟集團董事長劉積仁在大會高峰論壇上總結的這番產業演變,正是市場“無形之手”操縱的結果,成都軟件業的崛起和軟洽會的繁榮也可以從這里獲得答案。

成都是個很適合發展軟件業的都市,人居環境不錯,人力資源既充足又比東部沿海地區便宜。實際情況是,成都已經成為眾多國內外軟件企業的淘金地,人們開始稱這里為“中國西部硅谷”。成都被命名為全國首批“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后,又有多家跨國公司和服務外包企業落戶成都。軟洽會開幕第一天上午,就有五項合作協議簽約,其中最大的萬國數據亞洲災難備份中心項目,總投資達8億元。

“整合”的力量

成都高新區企業“抱團”參展,聲勢浩大,令人過目難忘。

“據說,2006世界電信展,在短短一周之內為中國香港特區贏得了近9億港幣的直接收入,雖然不知道為期3天的第五屆軟洽會能為成都市帶來多少直接收入,但讓成都軟件業火了一把卻是事實。”4月20日,在軟洽會的一個分論壇上,一位來自上海的VMware高層對記者說。

情況的確如此。短短3天,成都相關部門不但與微軟、甲骨文、中華網軟件等企業簽下了合作協議,贏得了“看得見”的收益,還通過組織知識產權、軟件人才、創業投資、服務外包、數字生活、區域信息化等分論壇以及本土軟件企業的集中亮相,提高了成都軟件企業的知名度,并使先進的產業理念深入人心。

抱團亮相 整合出擊

“注重上下游互動,整合資源,構筑良好的產業生態環境”是成都軟件產業近幾年快速崛起的一個重要因素。這一特征在軟洽會上得到了充分展示。

在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的企業展示區,人們看到的成都軟件企業不是勢單力薄的零星個體,而是按專業功能聚集起來的不同板塊。以整體組團的成都市高新區為例,企業亮相分為八大部分:高新區形象展區、外包企業展區、信息安全企業展區、IC企業展區、應用及嵌入式企業展區、數字娛樂企業展區、通信企業展區、教育培訓企業展區等,總計匯集了區內近百家品牌企業。武侯區、都江堰市則以“以高新區為軟件產業聚集區,聯接武侯區、都江堰市的成都軟件產業發展帶”的戰略布局亮相。

形成這個有序的產業鏈,政府的引導與組織功不可沒。用成都高新區副主任劉勇的話說,這是“引大”和“聚大”的結果。“引大”就是引進國際大企業,為他們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讓他們在成都筑巢、生根,帶動成都的中小企業形成一種眾星捧月的產業生態鏈。“聚大”就是利用政策杠桿和市場杠桿,讓有共同目標和利益的中小企業聚合在一起,形成優勢互補模式。通過“集中資源扶持一批、政策引導聚集一批、鎖定目標引進一批”,整合成都的軟件產業資源,推動產業集約集群式發展。

產業聚集還需良好的產業環境,軟洽會上豐富多彩的產業高峰論壇讓人們看到了主辦者對這種氛圍的營造。

4月20日上午,“創業投資論壇”聚集了包括中國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倫敦證券交易所、香港交易所、滬深證券交易所等海內外著名創業投資公司和證券交易機構、成都市創新風險投資公司和成都中小企業擔保公司等多家金融服務機構的高層人士、學界專家,就目前國內創業投資發展的有關政策,創業企業如何獲取創業投資,創業企業如何在海內外資本市場成功融資、成長、上市等問題進行研討。會議通過政策分析、理論研討、案例剖析、經驗交流和現場咨詢等方式,解答了創業企業關注的熱點和難題。

在“知識產權與軟件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上,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張勤、四川省知識產權局局長黃峰、中國社科院教授李明德、歐洲知識產權局審查和法律專家Colin Stratford、法國駐華知識產權專員吳天南(NamNgo Thien)等11位嘉賓對成都知識產權保護提出了建議。據介紹,成都已把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作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中心工作,成立了由市長葛紅林任組長的創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領導小組,編制了相關的綱要和工作方案,加大了對盜版和互聯網侵權的打擊力度,有效地規范了軟件市場秩序。

“中國—歐盟信息社會(城市應急)暨軟件人才專題論壇”涉及城市信息化與人才培養,按照主辦方的說法,這次會議主要是通過對國內外緊急救援與應急系統的案例分析和公共衛生資源管理解決方案的研討,探索信息社會基礎設施應用效能與軟件互動及應用人才培養的有效模式,而最終目的是檢閱中歐信息社會成都示范項目實施的初步成效,擴大項目的影響和覆蓋,加強成都示范項目與歐盟及國際社會的溝通和交流,并為下一階段項目的實施提供技術支持和合作空間。借助這一平臺,成都將通過成都示范項目的深入,不斷探求軟件人才的培養之道,也將通過成都示范項目的成功實施以及與國際社會的不斷溝通,讓外界了解成都雄厚的人才支撐實力,更將以此吸引國際軟件人才對成都的注意。

成熟的數字娛樂發展環境也是推動軟件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軟洽會上,熱鬧非凡的電子競技大賽和妙趣橫生的數字娛樂論壇為此提供了平臺。根據“2007國際數字娛樂生活論壇”的統計,成都數字娛樂產業已形成了“兩集團一平臺”的格局:主攻手機游戲開發和運營的成都數字娛樂信息產業集團、主攻游戲制作測試和運營的天府軟件數字媒體產業集團,以及提供完善的技術支持和開發環境的國家動漫游戲產業振興基地微軟游戲技術平臺(微軟XBOX平臺)。“兩集團一平臺”形成了一條嶄新的產業鏈, 為數字娛樂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雙輪驅動 內外兼施

眾所周知,成都軟件產業崛起的路徑是軟件外包。軟件外包是此次軟洽會關注的重點,但3天的會議還凸顯出另一個亮點,那就是信息化以及與信息化有關的產業發展。

作為中國西南地區的“三中心兩樞紐”城市(商貿中心、金融中心與科技中心;交通與通信樞紐),成都還擁有一個巨大的信息化市場,這使得成都的軟件產業可以“外包”和“內需”兩條腿走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

據大會提供的資料,2006年成都市電話交換機總容量已達753.4萬門,移動電話用戶988.8萬戶,互聯網用戶209萬戶。其中,農村信息化異軍突起,“寬帶進村入戶”工程已實現了所有鄉鎮通光纖寬帶,1480個行政村通寬帶(村通率62%)。“廣播電視進村”工程實現了村村信號全覆蓋,有線電視聯網鄉鎮210個。農民網校達到了130所,農村信息服務工作站420個,社區信息服務中心15個。農村醫療方面,已建成并完善了突發公共衛生與免疫情報系統,聯網醫療機構623家。

軟洽會上,有關信息化的簽約與活動也十分活躍。最大的項目當屬微軟與成都市政府簽署的“共同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的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加強農村信息服務終端和應用系統建設、完善農村基層信息服務隊伍建設和培訓等方面加強合作。與此同時,微軟贈送給成都的信息大蓬車也閃亮登場,讓觀眾大飽眼福。

成都高新區副主任劉勇告訴記者,目前成都正在啟動四大信息化市場,一是制造業信息化市場,用信息化改造傳統工業;二是城市數字化市場,包括社保、醫療、城市地理系統和城市應急系統的建設;三是交通智能化,以環狀與放射狀為特色的城市交通網絡已形成了城市快速通道,并為城市物流提供了條件;四是城鄉一體化,以信息化為突破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信息化的靈魂是軟件,成都有足夠的信息化訂單讓企業成為軟件大公司,這也是成都有別于印度班加羅爾的一個最重要的特征。”劉勇說。

觀點:解惑軟件外包

“第一牽引力”的困惑。軟件是個人才密集的產業,“接包”靠的就是人才。用東軟董事長劉積仁的話說,人才是軟件外包的第一牽引力。“很多企業把軟件項目轉移出去做,起初的目標并不是降低成本,而是解決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哪兒有人就向哪兒轉移。爭奪人才,是軟件外包的第一輪競爭。只有第一輪的競爭到了很慘烈的時候,大家才會想到降低成本。”

而“人才”一向是國人做軟件的驕傲,因為我們是人才大國,人才濟濟、物美價廉。但在軟件外包這件事上,人才大國的優勢并不明顯。細究起來,問題還很多。

無論“軟件兩會”還是“服務外包圓桌會”,對于人才問題的看法幾近一致,那就是目前中國外包企業做大做強的最大障礙是人才儲備。人力資源與市場需求不匹配,也是軟件外包的一個全球性難題。文思創新軟件首席運營官陳立峰認為,“做外包,大家缺的不是項目而是人才”。江蘇南大蘇富特公司董事長謝立也表示,“日方發包需要先行考察人才隊伍和人才結構再給你訂單。很多企業正是因為人才問題與大單擦肩而過。”

人才瓶頸除了數量問題,還有質量與知識結構問題。“軟件人才不等于軟件外包人才。”惠普全球軟件服務中心副總裁黎德光希望糾正一個認識誤區,“雖然中國有37萬軟件人才,但真正能做外包的不超過8萬。”軟件外包人才除了具備軟件知識外,還需具有良好的外語能力、溝通能力,以及項目管理能力和行業工作經驗。

巨大的人才缺口引發了培訓熱,“有多少訓練席位已成為衡量一個企業外包能力的重要標準”。軟洽會上,有關外包人才培訓的項目簽約成為一道風景。二號館的軟件人才招聘會涌進了數千名大學生,外包企業成為許多大學生擇業的首選。

對于外包人才的缺憾,東軟劉積仁并不悲觀:第一,中國人才的數量還是足夠的;第二,在大的市場需求下,人才結構不合理的狀況很快會發生變化。市場這只無形的手會對資源進行調控,如同早些年買不到雞蛋,后來卻發現雞蛋過剩。

知識產權,被忽略的要素。“知識產權與軟件產業發展國際論壇”會場始終是人滿為患,對于懸在中國軟件業頭頂的知識產權之劍,幾乎沒有哪家企業能避得開。專家認為,制約中國軟件外包的諸多因素中,版權保護是關鍵,其意義甚至超過了企業規模、語言交流和開發流程規范。據易觀網分析師介紹,很多企業在業務洽談時,用60%以上的時間談優惠和成本,剩余的時間介紹管理和認證,而對客戶最關心的知識產權保護,卻沒有充分的準備,嚴重影響了客戶向中國軟件企業外包軟件的信心。

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張勤指出,今年是我國的知識產權文化年,希望企業強化知識產權意識,從制度層面做好這項工作。

外包有泡沫嗎?對于這幾年逐漸升溫的軟件外包,業內存在較大分歧,有人認為這是學習國外先進經驗,做大做強的捷徑;也有人說這是一哄而上,存在嚴重泡沫;有人則認為“做外包寄人籬下,沒有核心技術的企業才去做外包。”

帶著這個問題,記者采訪了與會專家。專家普遍對外包持肯定看法,認為這是軟件走向大生產的必然產業模式:“亂”,說明了市場的繁榮,說明了大家對這個市場的看好;“亂”也說明這是一個初級階段,要經過一個發展過程。總之,“亂”不是壞事。

對于“外包沒有核心技術”一說,劉積仁認為,一個大的產業一定是有分工的,外包的層次很多,有BPO外包,也有RD外包,能做到RD外包,那就是高水平的研發創新外包了。做外包的公司應該站在產業鏈的高度,努力使自己成為大系統的一部分。在某個層次能做到最好,那就是核心技術。(高麗華)

編輯點評

軟洽會受到關注的理由可以舉出許多,譬如今年主辦單位增加了國務院信息辦和國家知識產權局,并由信息產業部作為支持單位,增加了大會的行業權威性和號召力;計算機世界傳媒集團參與舉辦的“中國軟件產業兩會”,提升了會議的專業層次。不過溯本尋源,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那只“看不見的手”——軟件產業向西部轉移的市場驅動。

成都不僅在人才資源、商務成本等方面有著長期穩定的優勢,而且隨著近幾年當地政府在軟件產業政策、軟硬環境建設方面所做出的不懈努力,隨著國家相關主管部委的大力支持,隨著影響力日漸擴大的軟洽會,成都正在不斷提升自身在產業鏈中的地位。

同質化競爭已由IT硬件市場逐漸蔓延到軟件和IT服務領域。雖然市場空間巨大,但市場競爭激烈、利潤狀況不好開始在中國軟件和IT服務領域初露端倪。如何邁過這道坎,是擺在此領域所有企業面前的一道必答題。(康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成人免费黄色小视频| 欧美精品亚洲二区| 91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欧美中日韩在线| 九九九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 亚洲国产看片基地久久1024| 伊人成人在线视频| 欧美亚洲激情| 欧美三級片黃色三級片黃色1| 操国产美女| 国内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播出| 操美女免费网站| 97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蜜芽| 国产香蕉在线视频| 亚洲AV一二三区无码AV蜜桃| 国产精品hd在线播放|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制服丝袜 91视频|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国产成人毛片|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灰| 久久综合色88| 国产午夜看片|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专区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电影| 成人一级免费视频| 亚洲日韩AV无码精品|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清无码久久| 日本午夜影院| a毛片在线| 欧美翘臀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777|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视频| 狠狠综合久久| 日韩精品资源|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 思思热在线视频精品| 四虎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特黄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91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熟女一级毛片| 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 成人中文在线| 亚洲第一成年网| 92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中日无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小说| 国产精品xxx| 国产人碰人摸人爱免费视频| 素人激情视频福利|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露脸一二三区国语对白| 日本黄色a视频|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欣赏网 | 福利视频一区| 狠狠ⅴ日韩v欧美v天堂| 亚洲bt欧美bt精品| 免费一极毛片| 在线观看免费AV网| a亚洲视频| 欧美第二区|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波多野结衣久久高清免费| 色偷偷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亚洲V日韩V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视频一区| 一区二区自拍| 亚洲成人精品久久| www亚洲天堂| av手机版在线播放|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