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一起人事變動驚動了業界。惠普宣布孫振耀從中國惠普總裁位置上“提前退休”,符標榜接任中國惠普總裁,4月16日正式上任。因為之前毫無預兆,此次變動涉及到的孫振耀、符標榜皆為業界知名經理人,堪稱“人事大地震”。
之前,關于符標榜離開神舟已經傳得沸沸揚揚。4月6日,神舟董事長吳海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證實,符標榜3月3日已經向神舟辭職。
在告別惠普7年后,“業績導向”的符標榜重返惠普,掌管中國惠普。這一背后,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老東家, 新老板
惠普是符標榜的老東家,而符標榜得以重返惠普,并獲得提升,業界猜測緣于新老板——馬克#8226;赫德。
分析人士認為,此次惠普的高層變動,與惠普全球CEO馬克#8226;赫德上任后所倡導的管理風格有關。
2005年4月,馬克#8226;赫德接過惠普全球CEO的權杖后,大力削減成本,并一切以“銷售數字說話”。曾經不止一位惠普的高層向記者透露,馬克#8226;赫德非常關注取勝的結果和實際數字。“他很現實,更關注現在和近期,想著的是怎么把策略一步步地推進,不定太長遠的目標。”
上任近兩年后,赫德已經使惠普的業績獲得很大提升。2006年,它以917億美元的營業收入超過了IBM的914.2億美元;凈利潤較2005年增長了158%。但馬克#8226;赫德仍然不滿意,上月初他表示,惠普盈利水平還有進一步增長的空間。
符標榜成為了馬克#8226;赫德實現高速增長的人選。符標榜在出任戴爾中國區時,戴爾行之有效的 “業績為王”、“數字說話”的管理模式深入人心。
有業界分析人士分析,孫振耀的管理風格是穩重,而符標榜的風格是務實直接。后者更符合馬克#8226;赫德目前的目標。
而原中國惠普總裁孫振耀似乎有退休的意向。孫振耀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早在一年前就萌生了從中國惠普退休的想法。退休后,他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學習高管知識;另一方面,惠普內部對高管也有優惠的提前退休計劃,所以他最終下了退休的決定。
從1990年到2000年,符標榜曾在中國惠普先后負責不同的管理崗位,包括渠道管理、區域銷售、商用市場及中心企業市場等重要職位,并曾出任個人電腦及打印設備商用事業部總經理。
神舟電腦董事長吳海軍認為,不論是與惠普的文化相適應,還是在 “業績導向”上,符標榜非常適合惠普,提升中國惠普業績對符標榜不存在壓力。
符標榜將給中國惠普帶來哪些影響?有分析師認為,隨著符標榜的上任,中國惠普會更加以“以銷售為導向”。
神舟之旅,折戟?重生?
對于符標榜在神舟的匆匆之旅,給神舟留下了什么,有待時間去回答。
據透露,早在今年3月1日,符標榜已經基本上處于離職狀態,他所主管的商用業務被吳海軍的舊部張翔泳接管。2007年3月,符標榜完全撤離商用業務,張翔泳重新執掌,成為商用事業部總經理。
“我不會將其他公司的商業模式和管理模式帶入神舟,神舟的特色應該保留。”這是符標榜到神舟之后,第一次公開亮相時所說的話。由于符標榜是從戴爾中國區總裁的位置轉投神舟,因此業界一直揣測,符標榜可能將戴爾公司的“致命武器”直銷模式,帶入神舟,以實現其在商用市場領域的拓展野心。符標榜還滿懷信心地說:“我們要創立有神舟特色的商業模式。”
不能說,符標榜當初說這番話時過于冠冕堂皇。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卻與當初的設想相背離。換而言之,符標榜對于戴爾的營銷模式以及管理手段都表現出難以擺脫的“執著”。這在一些神舟人看來,符標榜就是試圖在神舟內復制一個“小戴爾”。
據張翔泳介紹,符標榜建立起了一套神舟內部稱之為“雷達”的營銷系統。其核心是由200多名Insale和Outsale組成的營銷隊伍。這套雷達系統的基本運作模式是,Insale主要在全國范圍內搜尋和發現商機,然后由Outsale跟進,與客戶進行直接的接觸,并直接銷售產品。“這種模式與戴爾非常相似。”張翔泳說。
“戴爾和神舟有很大差別,完全復制戴爾模式不會成功。”張翔泳說,“神舟電腦的成功,緣于走有特色的道路,神舟如果走別人的老路,不可能獲得超常規的發展。”
不可否認,戴爾直銷模式在拓展商用客戶方面確實有獨到的優勢。但是,戴爾的直銷模式是建立在直接的客戶關系、高效的供應鏈管理、甚至是相應的企業文化之上的一整套的系統。這一系統的建立,并非一日之功。
很顯然,符標榜要在神舟復制這樣的模式,不但沒有基礎,也沒有環境,而且沒有時間。
據神舟電腦內部人士透露,由于符標榜過于強調直銷,且在構建以直銷為核心的營銷體系時,著力過多,使得神舟原本比較脆弱的分銷和行業代理渠道受到沖擊,并迅速給神舟商用的銷售造成動蕩和影響。
因此,在符標榜新政僅僅實施了兩個月后,吳海軍就“建議”符標榜做出改變。“因為完全直接銷售的模式,增長非常緩慢。”張翔泳說。
至此,符標榜的商用業務發展策略多多少少受到干預。直至今年3月,符標榜完全退出商用業務。
“我們現在是一個揚棄的過程。”張翔泳如此表述符標榜離職后神舟的態度。同時,張翔泳也承認,雖然符標榜在神舟的“駐留”時間并不長,但是符標榜在銷售管理、人員培訓、流程優化等方面給神舟帶來了積極的影響。
回想當初,吳海軍對于符標榜的到來表現出異常的興奮,他以詩人一般的語句說:“他是一個發動機,他是引擎,將給我們神舟注入動力,使我們神舟騰飛。”
如今,這個引擎已經折戟沉沙。
也許,在經歷了前所未有的中國民企的洗禮之后,符標榜發現,外企是他最適合施展拳腳的地方。
吳海軍揭秘符標榜離開神舟內幕
■文/楊霞清
4月6日下午,神舟電腦董事長吳海軍就符標榜從神舟離職、為何加盟惠普等熱點問題,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采訪。
記者:您如何評價符標榜在神舟的業績?在過去的一年里,符標榜給神舟帶來了什么?
吳海軍:我給符總(符標榜)打120分。為什么不是100分,而是120分呢?因為符總給神舟和我帶來了很多意外的驚喜。符總把神舟的海外業務發展壯大。海外電腦的銷售量從每月的銷售幾千臺上升到兩萬臺,銷售的區域從幾個國家發展到56個國家、149家代理。這些國家包括韓國、印度、德國、匈牙利等等。
符總給神舟的商用機帶來了全新的團隊和模式,并且把信息化系統建立起來。當然,神舟商用機并不是完全復制“戴爾模式”。
記者:神舟的國際化可以說剛剛起步,符標榜突然加盟惠普。這如同隊伍走到半路中帶路的人突然不見了。神舟為何放符標榜走?
吳海軍:我們希望符總留下來。但神舟是跟全球PC第一的惠普爭奪人才。在爭奪中,作為中國民企的神舟力不從心。 但符總的離開對神舟的海外團隊不會有任何影響。
神舟以后還會吸引優秀的職業經理人加盟。但優秀的人才可遇不可求。
記者:外界傳聞符總和您之間有一些授權方面的矛盾,包括權力斗爭等,您如何看待這種說法?
吳海軍:我們之間不存在“巨大的沖突”,還是比較和諧的。當然,如果說企業高層間一點摩擦都沒有,也不現實。一家成熟的公司高層間意見相左,是經常的事情。何況“空降兵”和原有高層之間。
記者:外界很關注符總在神舟3%的股權問題,這個問題現在怎么處理?
吳海軍: 當初的3%指的是期權,只有公司上市了,3%的股權才會兌現。如果持有人中途離開,就視為放棄了。目前神舟股份制改革正在進行中,計劃2~3個月內完成。估計1年內神舟可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