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湯銘)明年奧運會期間,北京將要承擔2000多萬人的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任務,這給衛生信息化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那么,目前我們在公共衛生服務領域都做了哪些工作,能否應對這一挑戰?
小王是來自北京天壇醫院的急診醫生,在“好運北京”系列測試賽期間,她服務于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的現場醫務站。小王坦言,當時的演練很辛苦,男生幾乎每天都要進行從醫務站到皮劃艇比賽場之間用擔架運送傷員的測試?!氨M管辛苦,但是為了做到2008年奧運會期間公共衛生服務的萬無一失,再苦也值得!”小王說。
奧運挑戰醫衛安全
曾經的SARS事件讓社會各界充分認識到了加強公共衛生建設的重要性。有再好的公共衛生體系也可能無法避免突發事件,但是憑借良好的公共衛生體系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抑制流行性疾病的蔓延,救治患者并挽救他們的生命。所以對于奧運會這樣的重大活動來說,公共衛生安全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2008年奧運會給北京公共衛生管理及公共衛生信息化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北京市公共衛生信息中心主任琚文勝感覺“壓力”不輕。“明年奧運會期間,北京將要承擔2000多萬人的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任務。由于人員多、賽事持續時間長、比賽地點分散,又加上奧運會期間正值夏季,氣溫較高,所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將面臨傳染性疾病、食品衛生安全、水衛生安全等諸多方面的公共衛生挑戰。”
琚文勝表示,在衛生信息化方面,雖然近年來在基礎網絡和主要應用方面已經形成了一個北京市衛生信息化的主體框架,但在信息資源的整合、數據采集、衛生行業機構信息化的覆蓋面,以及對流動人群衛生狀況的監控,跨區域、跨組織管理體系、跨專業機構之間的協同聯動等方面仍面臨嚴峻的挑戰。
科技輔助讓醫衛更自信
面對眾多的挑戰,北京市也在思變。據北京市衛生局局長金大鵬介紹,目前,20家奧運定點醫院都已經建立了以醫院管理為中心的HIS(醫院信息系統)系統,一些基礎較好的醫院已經逐漸開始了PACS(圖片存檔及通信系統)、LIS(醫院臨床檢驗信息系統)、醫生工作站甚至電子病歷的應用和嘗試。
“利用網絡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全程監控和跟蹤,通過與相應系統聯接,有效地調集各種資源,實施疫情控制和醫療救治,是避免或減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危害的有效手段?!辫⑽膭僬f,目前,各大醫院之間還沒有完全實現信息共享,所以,對潛在公共衛生事件、各種疾病及相關影響因素的動態監測與預警,特別是對奧運會期間各種衛生資源的綜合分析、決策支持,以及衛生信息化系統的統一,都是現階段的重要工作。
為適應奧運需求,北京市公共衛生信息服務體系建成了幾大系統,其中包括: 支持各三級醫院與北京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聯網及急救信息共享交換的服務系統、奧運醫療衛生信息統計系統、北京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醫療救援系統,以及監測預警系統等。
“有了三級醫院與北京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聯網及急救信息共享交換系統,120中心就可以實時掌握全市所有三級醫院急救衛生資源的信息,比如某個醫院急診部空余的床位數、醫療人員和設備的配置等等。120急救中心調度人員可以根據病人的病情,找到合適的醫院、調動合適的醫療人員。而奧運醫療衛生信息統計系統會記錄奧運人士所有的醫療信息?!庇辛诉@些系統的支持,琚文勝對奧運公共衛生安全信心十足。
琚文勝表示,目前這些系統都已經在“好運北京”系列測試賽中進行了實戰測試,預計明年6月將全部建成并于奧運會前開通上線。
奧運會不是終極目標
琚文勝介紹,北京市的公共衛生信息化體系建設起步較晚。在2003年之前,北京市衛生局甚至沒有專門從事統計信息工作的機構和人員,信息采集手段落后,采集內容單一。遭遇“SARS”風波后,政府才意識到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巴ㄟ^近幾年的不懈努力,北京市公共衛生信息化主體框架已基本形成?!?/p>
圍繞北京市衛生局的中心工作—衛生行政審批、衛生監督執法、公共衛生及醫政管理等, 一批應用系統已經建設完成,衛生局網站建設日趨完善,通過特色服務,例如傳染病疫情信息、健康郵件訂閱等,逐步形成了與公眾溝通的平臺。公共衛生資源正在向整合、共享、協同應用的方向發展。
對于圍繞奧運會展開的各項工作,琚文勝認為,奧運會是完善公共衛生信息服務的一個契機,并不是一個終極目標,“有些工作并不是為奧運會專門準備的,而是我們平時就要做的。比如,疫情的監測、統計信息的采集、飲水安全的管理,還有目前正在建設的衛生地理信息系統等”,但是,通過舉辦奧運會確實加速了公共衛生信息化的建設速度,也為普通百姓帶來了很大的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