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有觀點認為“在線聯系能力十分強大,可以創造出合法的在線婚姻”。然而,法律的缺失、無法暢快的溝通等許多問題都讓“虛擬婚姻合法化”這種論調注定是“癡人說夢”。
Gartner分析師Adam Sarner堅信,在2015年之前,目前受法律約束的虛擬婚姻會成為現實。在他看來,這些也許從沒見過面的夫妻,將享有和正常結合的夫妻同樣的財產權和法律責任。
“我認為,在線聯系能力十分強大,可以創造出合法的在線婚姻,”Sarner對我的《網絡世界》同事Jon Brodkin說。Jon告訴我,Sarner稱他并不是在開玩笑。Sarner說,“重點是,他們的感情基礎會非常牢固,這會讓他們永遠在一起。”
但我認為,“永遠”這個概念早在現實中都已經成了“海市蜃樓”,更不會和互聯網聯系在一起。我很難想象出為什么虛擬婚姻是一個例外,有以下幾點原因:
虛擬夫妻必須遵守法律規定。在美國98%的地方,同性戀都不能合法結婚,所以要在未來八年內解決虛擬婚姻這個問題似乎也不太實際。此外,虛擬婚姻還要面對另一個挑戰,那就是如何保證婚姻的圣潔。
在互聯網上,沒人知道你是一條狗——這是《紐約客》上一條廣為傳播的經典評論。但這只是問題的起點。進一步地說,誰能保證虛擬夫妻對自己網絡中的另一半會比對其他人更加真誠呢?我想問,一旦我們開了先例,誰能阻止虛擬機器之間的虛擬婚姻,那就更不要說虛擬的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了。
我們再來想想孩子的問題。當然,在嚴格意義上的虛擬婚姻中,根本就不會有孩子,至少不會有傳統意義上的孩子。也許某些夫妻覺得無所謂,但這卻不利于長期的種族繁衍。
虛擬婚姻并不能讓雙方可以隨時隨地“濃情蜜意”地溝通。如果“距離產生美”的話,那么和真正的伴侶通過智能電話隨時聯系就相當于一對虛擬夫妻了嗎?我們已經習慣了用真誠的點頭和問候來傳達對伴侶的愛意,在真實生活中,人們也會一直保持這一習慣。而相比之下,如果虛擬夫妻要想給對方表達出自己的關心、問候或感謝時,他們只能拿起“冷冰冰”的黑莓手機。
最后,麻煩會接踵而來。甚至連Gartner的Sarner都知道要想使他的預言變為現實,不修改法律是不行的。而修改法律需要公眾態度從根本上轉變過來。那些在現實生活中婚姻不美滿的人(讓我們面對這個現實吧,已婚的美國人中至少有一半認為自己婚姻不幸福)可不想那些不和諧的虛擬婚姻生活會在關上電腦之后就消失了,他們會“嫉妒”得發瘋的。而且,在虛擬世界里,可沒有“虛擬瓷器”讓虛擬夫妻們扔。人們還是會想結婚,極力地維持自己的婚姻,盡管有時候他們認為自己喝下了婚姻的“毒藥”。
不管所謂的“虛擬婚姻”未來會發展成什么樣子,反正我會在真實生活中結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