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凡曉芝)為了躲過電子雜志業必將到來的寒冬,許多曾經高舉電子雜志大旗的企業已經開始四處逃散。那么,堅守下來的未來會走向何處?
在Xplus公司CEO于干辦公室陳列的10來個獎牌中,最不起眼的一個小玻璃球卻是其中份量最重的——由聯合國和信息社會世界高峰會議(WSIS)新近頒發的“世界信息峰會電子娛樂(WSA)”大獎,該獎項可以說是全球電子信息及互聯網領域的最高殊榮。
一個小小的獎杯,對于選擇堅守在電子雜志業內的Xplus來說是個不小的精神鼓勵。因為為了躲過電子雜志業必將到來的寒冬,許多曾經高舉電子雜志大旗的企業已經開始四處逃散,甚至對“電子雜志”四個字唯恐避之不及。
陷入沉寂
“曇花一現”,這是對短短兩年間電子雜志業從突然爆發到瞬間零落最恰當的描述。
2005年年底,電子雜志開始熱度漸起。風險投資的眷顧,使得Xplus、ZCOM、POCO、陽光導視等電子雜志迅速成為“明星”企業,備受追捧。但現在,多數電子雜志已經燒錢殆盡,投資者此時也變得理智很多,整個行業變得沉寂。
為什么電子雜志業從“寵兒”淪為“棄兒”?是風險投資爆炒的惡果還是行業自身的局限?一位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首先是電子雜志完全沒有技術壁壘,這就意味著誰想進來都能進來; 其次是因為要把雜志做得夠炫夠酷,所以制作成本極高; 另外,制作周期長,而文字內容還受到局限。他對記者表示,“電子雜志行業現有的商業模式完全行不通,賺錢困難,資本跑掉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而于干還認為,雖然電子雜志行業得到了一億美元的投資,但是相對巨額的熱錢并不多。“而且,迄今為止產業性的資金投入太少,良性資金投入更少。”
放棄還是堅守?
“當一個行業整體低潮的時候,肯定大家心情都不會太好。但是如果還能堅持的話,我們為什么不偷著樂一下呢?” 于干對記者表示。
在寒潮逼近的時候,Xplus、ZCOM、POCO這3家旗幟性的電子雜志平臺公司開始在未來發展道路上出現分化,而似乎只有Xplus在做最徹底的堅守。這種感覺對于干來說并不太好,他對記者坦言,“我希望有更多的人繼續呆在這個行業里。”但是,這個行業的玩家越來越少,他們或者主動逃離,或者被逼而亡。
堅守者的理由是: 一方面,看到了現在整個行業的一些局限性,無論從技術、制作成本和呈現形式上,都有了相應的解決方法,數字化娛樂產品服務,將以多樣化的語言和多元文化娛樂用戶; 另一方面,一些利好的跡象開始出現,那就是傳統媒體開始向電子雜志平臺靠攏,這使得電子雜志平臺這個“鼠標”,可能嫁接上傳統媒體這個堅實的“水泥”,并從中分得一杯羹。中國2006年僅報業的收入就是690億元,數字媒體發行平臺如果能分到其中的百分之一,就有6.9億元,已經相當可觀了。
因此,雖然在此“寒冬”,Xplus此次獲得“世界信息峰會電子娛樂”大獎表明其所堅守的理念還是得到了國際權威專家的認可。WSA主席彼得#8226;A#8226;布魯克在談到Xplus時說: “大規模報刊內容資源整合的價值、創新技術支持的出版個性化、富媒體視覺沖擊力與多元化渠道發行的完美融合,是Xplus打動國際評委、最終獲得全球電子娛樂領域頭獎的核心理由。”
而要活下去,電子雜志業者還有很多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