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稿 周彥武)供過于求情況嚴重,DRAM價格“跌跌不休”,廠商如何扛得住?
人們似乎對內存的價格不敏感,所以很難感受到內存暴跌的慘烈程度。 2007年1月,512Mb的DDR2 eTT價格還是6美元,但現在連一美元一顆都不到。在這個物價飛漲的年代,韓國三星DRAM芯片比我國臺灣省宜蘭的“三星蔥”都要便宜。內存業者面對這種情況,幾乎感覺崩潰!
暴跌導致廠商巨虧
遭遇價格重挫,國際大廠商的財報幾乎都相當難看: 爾必達創下了6個季度以來營收的新低; 龍頭廠商三星第三季度營收僅增長了2%,而這其中還是主要靠TFT-LCD事業部撐場面。由于面板部門的營收和營業利益分別較上一季度增長20%了和131%,讓三星整體的財報表現尚可。不過三星開始裁員來度過真正的冬天。據報道,三星將實施5年以來的首次裁員,裁員人數達到1630人。
美系內存廠商美光目前DRAM營收比重還高達50%,在連續3個季度虧損之后,第四財季又虧損了1.58億美元,每股虧損0.21美元。美光首席執行官Steve Appleton在7月宣布辭職,公司也不得不使出了裁員這一招。
而奇夢達雖然積極多元化布局,但在DRAM價格狂跌不止的情況下,第四財季財報虧損持續擴大,雖然第四季出貨量增加33%,但價格下跌卻超過50%,每股虧損0.77歐元。
中國內地廠商也未能幸免于難。海力—意法半導體有意出售其8英寸DRAM生產線——這年頭三星的12英寸DRAM生產線都要虧損,更不要說8英寸了,虧得一塌糊涂。中國惟一擁有12英寸晶圓生產的半導體企業中芯國際也身陷其中,2007年第三季度,中芯國際的銷售額比第二季度上升了4.4%,達到3.9億美元,不過虧損額也從第二季度的210萬美元擴大到2560萬美元。而去年同期中芯國際則是盈利的。
都是Vista 惹的禍
市場供過于求情況依然嚴重,DRAM現貨價不斷破底。根據集邦科技調查,DDR2 512Mb eTT現貨均價已滑落至1.09美元; DDR2 512Mb 667MHz品牌顆粒均價也滑落至1.39美元。
隨著現貨價不斷破底,OEM廠商手上存貨充裕,沒有積極備貨的意愿,導致DRAM合約價同步滑落。根據集邦科技調查,DDR2 512Mb模塊均價滑落至13.5美元,下滑20.59%; DDR2 512Mb 667MHz顆粒均價也下跌至1.31美元,跌幅高達 25%; DDR2 1Gb模塊均價也滑落至27美元,下跌20.59%。而隨著產品價格持續滑落,DRAM廠商10月份業績可能持續下滑。
如果排除突發事件影響,DRAM的價格走勢一般是第二季度末跌至最低谷,第三季度開始反彈,10月份達到最高位,然后慢慢滑落到第一季度末。因為PC和筆記本電腦的銷售旺季集中在第三、四季度,大部分廠家都在第三季度備貨準備旺季到來。但是2007年則不同。第二季度末,DRAM價格確實到了低谷,合約價格跌至1.7美元,部分DRAM公司為做好半年財報,與PC和筆記本電腦廠家簽署購買協議,同意在第三季度以此低價格供應這些廠家DRAM,但是必須提前打款。PC和筆記本電腦廠家擔心第三季度漲價,因此提前備貨,于是供不應求的局面發生,7月份DRAM價格應聲上漲。不過進入8、9月份,供過于求的局面開始出現,并且開始放大,因為大部分廠家都已經備貨,需求銳減,價格開始一路狂跌,10月份跌破1.3美元。而市場人士分析,跌到1美元以下都有可能。
實際上,2007年的DRAM需求并不弱,今年全球PC出貨預期增加13%,自7月新款操作系統Windows Vista上市后, 每一臺PC使用的內存容量一直在增加。但問題在于,DRAM的供給超過需求。雖然今年DRAM需求預期增加60%~65%,但供給增幅更大,可能達到了80%。這和1996年情況非常類似,DRAM內存廠家預期Windows95推出后會大幅度提高DRAM內存需求,因此競相提高產量,最終導致DRAM內存價格狂跌70%。
不過DRAM廠家認為,Windows Vista效應還未真正出現,需求會慢慢擴大,2008年的2月份,DRAM的價格將會升。同時,廠家也在采取補救措施,繼南韓Hynix停止對DRAM現貨市場供應后,日本DRAM制造商Elpida也將跟進,減少對現貨市場的供貨,這有助于緩解DRAM供需不平衡狀況。不過各廠家能否齊心就很難說了。
“跌跌不休”?
如此不景氣情況下還有人在擴產?沒錯,中國臺灣省廠商和日本廠商在大幅度擴產,目的就是為了超越三星。
由力晶與日本最大DRAM廠家爾必達共同投資1100億人民幣的瑞晶電子第一座12英寸晶圓廠于10月12 日舉行了落成啟用典禮。據介紹,如果未來4座制造廠完成,月產能可達24萬片DRAM ,將超越三星成為全球DRAM最大的12英寸晶圓廠。
力晶董事長黃崇仁指出,瑞晶將持續不斷擴產,目前DRAM供求狀況雖不好,但不管遭遇多大的困難,總投資計劃不變。瑞晶4座12英寸廠將成為全球DRAM重要生產基地,預計可創造5000個以上的工作機會。他還透露,力晶今年底還將在竹科投資興建兩座12英寸Flash閃存廠。瑞晶4座12英寸廠、總產能24萬片投資計劃若達成,將輕松超越韓國三星電子。
力晶之所以敢擴產,主要原因還是爾必達的技術優勢和力晶自己的成本控制優勢。力晶是全球成本最低的DRAM廠家,比三星還低,而力晶的規模遠不如三星,即便如此也能比三星成本低,而擴大產能后,成本將更低。實際上,不僅力晶,我國臺灣省的三大DRAM內存廠家的成本都比國際大廠要低,越是市場不景氣表現越好。如第三季度國際DRAM大廠收入都大幅度縮水,衰退25%以上。力晶第三季度衰退幅度僅約4%,茂德營收卻還逆勢成長逾10%,華亞科更是一舉再創單季歷史新高記錄,南亞科同樣交出成長達11%的好成績。臺灣廠商的成本控制能力的確讓人嘆服。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和歐盟經濟衰退的跡象明顯,這將影響電子產業的景氣指數。美國經濟已經出現疲態,美聯儲已經擔心經濟下滑,從持續加息變為減息。顯然,美聯儲認為美國經濟不如以前那樣健康,需要執行稍微寬松的貨幣政策。11月9日,歐盟委員會當天公布的秋季經濟預測報告顯示,歐盟和歐元區經濟明后兩年將會明顯減速。其中,歐盟經濟增長率明后兩年預計都將為2.4%,低于今年的2.9%; 而歐元區明后兩年的經濟增長率將由今年的2.6%分別降至2.2%和2.1%。
覆巢之下,豈有完卵?一旦經濟衰退來臨,那么電子產業也不能幸免。各公司自然也會緊縮投資,個人也會減少除生活必需品外的開支,特別是電子產品,在消費類電子的旺季的第四季度,內存都跌成這樣,何況是在淡季的上半年,更何況還有經濟衰退的可能。因此,明年上半年的內存價格還可能繼續下跌。各內存廠家,如何扛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