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角逐手機電視標準,沒有誰能夠通吃。由于參與的利益主體數量眾多,而且各不相讓,手機電視標準要“一統天下”,還真是大難題。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日前表示,將聯合信息產業部、科技部、發改委和廣電總局的代表共同組成評審組于11月15日前后對北京新岸線公司的T-MMB、清華凌訊的DMB-TH、華為的CMB、中國標準化協會的CDMB以及廣科院的CMMB5家入圍參評的手機電視標準進行實測并初步訂立相關標準,最終結果有望在12月底正式揭曉。
國標只有一個,卻有5家在競爭,這比兩三家用10年時間來爭奪地面電視標準應該會更復雜。因此,有公眾建議最重要的是評選規則的制定,而且評選要在公開狀態之下進行,最好是大白于天下,讓世人皆來見證和裁判,那么縱有500家標準,優劣也能最終水落石出。
但是,按照既往的經驗,這樣的公開評選恐怕不會成為現實,有很多“不能公開的事實”都必須在“秘密”狀態下進行,這樣5家標準的競爭復雜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目前,角逐手機電視傳輸標準的5家各有所長。從媒體造勢上來看,5家中比較高調的有3家,分別是廣科院、新岸線和中國標準化協會;清華大學和華為相對比較低調。
在高調的3家中,比較特殊的是廣科院提交的CMMB方案。從媒體顯示的消息來看,廣電總局原來不準備參加由國家標準委員會組織的技術評測,但其后幾經反復,在臨近15日國家標準委員會正式啟動技術評測時又決定加入。
去年,廣科院與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角逐地面數字電視傳輸標準而無所斬獲。因此,在手機電視標準的角逐上,廣科院肯定不愿落人身后,尤其是國家將手機電視定性為新媒體,而非電信增值業務,這進一步堅定了廣電獲取行業主導權的決心。
既然是媒體業務,那就應該是廣電的管轄范疇。因此,廣電總局非常堅決地要將自己的CMMB定為行業標準,并且在全國6個奧運賽事舉辦城市進行大規模的網絡建設和調試,想成為既成事實標準。果不其然,在“十一”期間,青島和上海都宣布已經成功進行了CMMB手機的網絡調試。
廣電總局雖然擁有產業主導權,但是,業務最終落地的終端卻是手機,而手機卻歸屬信息產業部主管,這正是所有癥結的扼喉之處。
沒有誰能夠通吃,于是造成了難以進退、眾家角逐的僵局。這就需要由國家標準歸口管理部門加以協調。于是,所有的矛盾又匯總到國家標準委員會層面,評測拉開了又一輪不同形式的角逐與競爭。
這種評測讓情況變得異常復雜,從歷史經驗上來看,評測的數據不會對外公布,這就讓外界失去了評測的最有力的佐證。比如在歷時10年,去年剛剛落定塵埃的地面數字電視傳輸標準的評選上,其中也有多場次不同的評測,而且幾經反復,但是評測結果如何,沒有人公布,而且被隱藏得非常秘密。
最后的結果是,不同技術方向的兩個方案被合二為一了。去年這項融合標準被國標委宣布成為國標,今年8月開始實施。
回到手機電視標準上,由于參與的利益主體數量眾多,而且各不相讓,估計擺在國標委面前的這道難題將會非常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