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本刊編輯部
商場購物曾是咱們老百姓的首選,一是只有到商場才能選擇到自己中意的物品,二是琳瑯滿目的商品能讓自己有比較和更大的選擇余地,三是商場購物的同時還能休閑娛樂。但那都是上個世紀的事情了,網絡意想不到的快速發(fā)展,催生了“網上購物”這種新型的工作、消費、生活、休閑的方式。
網購改變生活方式
網上購物這種新型的購物方式是從國外興起的,世界上第一筆網上購物交易的產生大約是在1994年。我們國家完成的第一筆網上購物交易大約是在1998年。網上購物也經歷過所有新事物從小到大、從無序到有序、從只重銷售額不重盈利到既盈利又重發(fā)展的過程。進入21世紀,隨著科技的進步、網絡的發(fā)展、人們觀念的改變,網上購物逐漸滲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
網上購物,簡稱網購,通俗地講就是將傳統(tǒng)的實物商店用虛擬的辦法“開到”家里,通過“逛”互聯(lián)網“評價”、“挑選”、“購買”、“付款”,獲取自己需要的物品,享受與網絡有關的服務,而這一切都是通過鼠標“點擊”網絡來“虛擬”完成的,之后,你就可以靜候實物商品上門了。這就是E時代的時尚產物,購物者只要有一臺能上網的電腦和銀行卡,需要什么點幾下鼠標就“OK”了!
雖然我們國家在1998年就有了網購交易的記錄,但其真正興起并為人們所認識卻是2000年以后的事。在最近的幾年里,每年的“五一”、“十一”假期,所有開通了網上購物的家電賣場的網上銷售量和銷售額都能比平日增長50%左右,喜歡體驗時尚、樂于輕松簡單消費是現(xiàn)代社會的主流,尤其80后的一代人幾乎都有網上購物的經歷。從我們對一定范圍人群的調查,發(fā)現(xiàn)除了年齡較大的老人和年齡較小的孩子,有過上網經歷的人占到約90%,而其中至少有過一次網上購物體驗的人就占了60%左右。
其實,網購從萌芽狀態(tài)發(fā)展到現(xiàn)在也就是幾年的時間,但它卻改變了人們的傳統(tǒng)購物觀念。到底是什么改變了人們的思想呢?8個字:時尚實惠,方便快捷。
傳統(tǒng)購物,你選擇好后,小件自己拿走,但件數一多或有大件,那就只能是商家送貨上門,當然時間不能確定,也就是說你們不論有什么事,家中都要有人盯著……而網購,你下好訂單后可以約定送貨的時間,這樣你就可以做其他的事或和朋友們出去聚會,充分享受假期生活,只要你在約定的時間返回就不會誤事。
時尚不等于奢侈,網購之所以成為年輕時尚人群的首選,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它的實惠和物品的時尚。像DELL電腦是直銷,商場少見,其他方式選擇又比較貴,而通過網上訂購就可以省下900—1900元,省下的這點錢干什么不好!
其實,在網上購物方面,英國也有與我們一樣的情況,他們網購的突出表現(xiàn)在圣誕節(jié)。圣誕節(jié)是西方的重大節(jié)日,也是購物大派對。以前為了準備這個盛大的節(jié)日,一個家庭花在圣誕節(jié)購物的時間要40個小時左右,而現(xiàn)在他們利用網絡總共只需約10個小時。2005年的圣誕節(jié),英國人網購的消費有70多億英鎊,比2004年的圣誕節(jié)翻了一番。
網絡的確是實實在在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喜歡網購的理由
喜歡一件事物總是需要理由的,網購也是如此。
網上購物在中國還不像英國、美國那樣成熟,但它也在逐步完善自己,并且正處在了快速發(fā)展的階段,這從國內幾大知名的交易網站就能看出來。淘寶網僅在2007年上半年的總成交額就接近160億元,都快達到2006年全年169億元的成交額了。從全國的網購額來看,可以預計全年的消費品在網上的銷售額能占到1%,增長勢頭迅猛,生意紅火。
網上購物,網頁色彩艷麗,商品豐富,新鮮時尚,型號齊全,因此很受時尚白領、大中學生和收藏淘寶者的歡迎,但由于它的虛擬性特點,所以也不可能像傳統(tǒng)商店賣場那樣什么都去賣,它有自己的局限,當然這正是它的特色。那網上購物的主要內容都是什么呢?
按對網上購物比較成熟城市的調查,數據顯示學習及生活用品類商品占到60%以上。
圖書及音像制品:這一類是網上購物的主流,它們也是最早走上網絡“貨架”的商品。圖書以教輔、生活和其他流行元素類為主,音像制品也是教育類、生活類占主導,還有就是一些市面上已很少見的電影電視劇等。
女性化妝品及相關護理用品:女性永遠是時尚消費的主體,傳統(tǒng)商場中的高檔化妝品及護理用品很貴,像蘭蔻某一款長效控油護膚產品,商場300元左右,而網購最低的能到200元以下。
服裝、箱包:服裝由于有圖和號碼數據標示,且價位不高又時尚,因此很受年輕時髦女性的喜愛。箱包雖都不是精品,但絕對都是時尚之物,且多為單件品,自然能討得學生和“追新”族的歡心。
鮮花、飾品飾物:在網上訂購鮮花人家可以替你送到相關的人或送花上門;而飾品飾物由于都是最新潮、最新款式,且大多是只有一兩件的限量品,因此也受到網購者的追捧。在近一兩年的情人節(jié)、圣誕節(jié)和母親節(jié)中,網上購買的點擊率比傳統(tǒng)銷售不在以下。
游戲裝備、點卡、虛擬貨幣和賬號:網絡游戲是年輕人上網的一大動力,因此與網絡游戲有關的一切東西都很有吸引力,像一些游戲裝備、點卡、虛擬貨幣等都只能從網站購買,因此在網購中它能占到20%左右也就不足為奇了。
電腦及其外設裝備和網絡相關設備、數碼相機攝像機及其配件:這兩項相加在網購中占的比例約為25%,當然這里有一部分是廠家直銷的產品,像DELL的一款臺式電腦,電話訂購價為7899元,而網上訂購才5990元。
科技的發(fā)展、思想的進步、網絡的健全,使網購的內涵不斷加大:你在天津,想看當天晚上北京保利劇院的演出,擔心買不上票,沒關系,網上訂票幫你“搞定”;想乘飛機,網上有電子機票等你訂;不愿去火車站“擠”車票,那也可以網上訂購……
網購,讓我們喜歡的理由太多了。
網購管理是個大問題
說到影響購物興趣的原因,有高達30%的人回答是“網上購物消費不安全”,10%的人覺得“付款不方便”,約10%的人認為“送貨不及時或有破損”。
根據我們的調查,至少有一半左右參與過網上購物的人都有產生不快的“案底”,只不過他們的形式各有不同:
1.運費轉嫁,說好應賣方承擔的運費,變成了貨到由買方付費。
2.標價與商品描述中的價格不符,如商品頁面的標價是20元,但在具體描述中卻標有如果拍下應付幾百甚至上千元,當你發(fā)現(xiàn)上當時,對方就會威脅拍了不買會有“差”評等。
3.便宜與冒牌貨,頁面上是品牌商品的精美圖片,價格比商場便宜了五六成。當你滿心歡喜地收到貨并開始使用時,才發(fā)現(xiàn)那是一個披著名牌外殼的冒牌貨,找吧!人都沒了……
網購很好,網購時髦,網購簡單,但有時真的讓人很煩。
從現(xiàn)實的發(fā)展來看,網上購物的確成為一些人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購物消費手段,而網站也正好滿足了這部分人的要求,順應了時代腳步。網上購物既輕松時尚,又方便快捷,它已成為吸引眾多消費者眼球和錢包的時髦消費方式。但是,由于網絡是一個多彩的、虛擬的世界,所以在監(jiān)督管理上難度非常大,讓一些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機。多數上網的人,即使有過網購經歷的人也認為“交易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只能是看運氣”,人們雖然小心,但還是有網購的消費者陷入“網絡陷阱”。像李小姐,在某購物網站拍得了一款香奈兒香水,大商場1000多元的東西,她最后是以包郵費300元取得購買權。香水寄到,但她收到的只是一個香奈兒的空瓶子,電話過去,對方告之,你確認購買且收到貨,至于瓶子空了,可能是蓋子不緊揮發(fā)了或你已使用,與賣方無關。由于并無票據為佐證,李小姐只能是吃個啞巴虧。還有一位孫先生,通過一家網站為其代購一張去上海的大折扣電子機票,但是等他第二天到機場辦登機手續(xù)時,機場告之,他訂的電子機票已被取消。原來,這家網站將孫先生訂購的電子機票取消,又以無折扣的原價轉賣給了別人。孫先生誤了事,但錢的方面總算沒有受損失……
網上購物是一種趨勢,但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由網上購物這種新事物帶來的像上面的一些新問題。目前,我國還沒有一部針對網上購物和規(guī)范網上購物的系統(tǒng)的法律法規(guī),有的一些法律法規(guī)也只是比照其他的法律規(guī)范,因此針對性、約束性、適用性都很不相適。所以,國家應盡快制定“網上購物法”,規(guī)范網站經營活動,打擊利用網上購物進行欺詐造假的行為,以保護網上購物者的合法權益。
一部法律的制定絕不是一兩個月的事,所以在此之前如果我們遇到上面的問題怎么辦?像李小姐的這種情況,可這樣防范,一是選購這種頂級品牌的東西一定不能貪便宜,要與其他網站和商場的物品做對比思考,二是要購物發(fā)票和發(fā)貨票,三是當場驗貨。而類似于孫先生訂購電子機票的這種情況,一是盡量不要找中介性質的網站訂購,二是到正規(guī)的訂票網站和具體航空公司的網站訂購,三是訂完機票后一定要打電話確認,然后交費,然后再確認一次。進行網購的其他活動時,也可以像上面這樣找專業(yè)網站、索要商品發(fā)票、往來的發(fā)貨票、網上交易的數據、電話詢問等,這樣能比較主動地、最大限度地降低自己網購的風險,另外,必要時我們還可以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來保護自己的利益。
網絡改變了我們的世界,網上購物又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狀態(tài),雖然這當中有很多的煩惱,但我們卻不得不說,網絡購物是相當不錯的解決實際問題、放大自由生活空間的一種良好方式,它把我們今天的時尚變成了明天的美好生活。
鏈接:網購注意事項
1.選擇專業(yè)的購物網站,像淘寶網、易趣網、卓越亞馬遜網;也可選擇知名門戶網站自辦的網上商城,像網易、搜狐、新浪等。
2.網上購物選擇購物網站時,要看對方是否在工商或電信部門注冊,是否有具體的電話聯(lián)系方式和地址,而與個體交易時,要看他的交易次數、個人信用度及網友的評論。
3.保存自己的交易單據及對方向你發(fā)來的郵件或確認書等,盡量不要私下交易。
4.網上的名牌便宜,但一定索要此種商品的發(fā)票或原始購物憑據。網購時,杜絕貪小便宜的心理。好東西不急買,一慢二看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