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起兒時,母親總是在這歸鳥鼓噪的薄暮時分,呼喚著在外貪玩而忘記歸家的我。多少個夜晚,我一覺醒來,總能看見一雙慈祥、溫暖的目光還在凝視著自己。母親為我縫著書包和開了縫的褲子。燈光下,她長發掩映的臉,寧靜、安祥而圣潔,閃耀著母性的美麗。
記憶中鄰家一個獨居老人,每天風雨無阻地等在孫子上學放學所經過的路口,眼巴巴地篩選著人流,一旦發現了自己的孫子,昏花的老眼為之一亮,拉著孩子滿足地回去。那是母性的守候啊!
如今,在這個大墻電網里面,每每憶起母親的容貌、聲音,總是顯得那么遙遠又那么的逼近,恍如昨天。成長中的一幕幕如同走馬燈似的翻滾在眼前,在母親的臉上,從那縱橫溝壑中,我讀出歲月的滄桑與生活的沉重,讀出永恒的牽掛與深沉的母愛,更讀出生命的質感與頑強。
為什么母親的目光里有那么深邃的憂傷?
因為那是人間至情的守望。
風中的守望
是什么穿透了我的靈魂
久別的自由
讓我如此癡迷地追逐你的足跡。
默不出聲的墻壁
寫著一段不堪回首的記憶
一顆開花的樹
立在追隨你的必經的路口
默默地守望
那片片顫抖的葉呀
何止是我等待的熱情
就這樣深深地凝望
心事淡淡地涂抹在余輝的黯然里
那些深深淺淺的錯
永遠是我內心最沉痛的懺悔
不知道該用如何的歌與夢
來沖洗這斑駁的心靈
就這樣走過一年四季
春夏秋冬輪回交替
我的樹頭爬滿了綠色的向往
風呀
請捎去我對家人深深地眷戀
心在恒久的等待
守望的那一天
就是我新生的開始
一切都會重新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