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陽光燦爛的有些眩目。他就坐在我的對面簡單的微笑著,清澈到底。你似乎一下子就能猜中他心中的某個秘密。雖然他的話語跳躍得你無法引導他的思路,甚至懷疑他是否在聽你講話,但他的回答又常常讓你目瞪口呆。這個常常自喻文化不高的男人,他的談論,他的理解力卻又非同常人。
他出生在陜南的一個小山村,小學三年級時語文老師無意中把一本唐詩精選本交給他并告訴他這就是暑假作業,開學后檢查背誦的。一個暑假他把這些詩歌背得爛熟,開學時老師早已忘記給他布置的作業。雖然那時他不明白,“人面桃花相映紅”是姑娘還是桃花,但他在似懂非懂的古典文化中感受到藝術的美妙。
爾后的又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無意中打開學校堆滿塵土的圖書館的門,他驚喜的發現,竟有那么的多好書,整整一學年只要有時間他就偷偷把自己反鎖在圖書館。在那里他看完了巴金的《家》、《春》、《秋》,知道朱自清不僅有“春天來了”還有《匆匆》,徐志摩、郁達夫、但丁、葉賽寧……
不知是少年時“傷痕文學”的引導,還是后來從陜南農村到省城一京城的漂泊,他英俊的眉下的書卷氣和一絲絲不易察覺的憂郁,讓人感到他簡單,卻似乎又有一肚子的故事,是的,這個有些滄桑的男人,他一定有一些故事,一定有很多經歷,我們還是說說他和一道朋友創辦的著名的長安藝術原創網和他編著的沸點書系吧。
記者:今天的“沸點書系”特殊風格是從何而來?
陳非:如果說有參考是,受到《布老虎叢書》的影響,它們各自的特點、視角讓我受益并得到啟示。
記者:長安藝術原創網英文名又叫SINOCHAN,你運營的公司又叫西諾文化資訊有限公司,有何聯系嗎?
陳非:SINO是漢民族的意思,西諾文化應該是文化的極致,二者的理念是一致的。我們希望把民族文化發揚廣大,要發揚文化從教育開始所以我們的書系叫《沸點書系》。
記者:據了解,你自小在陜南的農村長大,爾后又在那里工作,直到成年后才做了一名新聞記者,能談談那段經歷嗎?
陳非:(笑)生活有起有落,很多事沒經歷是不會明白的,我參加工作較早,17歲就稀里糊涂的上班了,生活過早的扼殺了我的單純。工作也讓我的單純吃盡了苦頭。現在回過頭來,這十年發生很多事有很多教訓,是我比較痛苦的十年,十年后我感到我不能再用少年時的相機進行創作,生命相對塵世而言其本身應該就是短暫的。我想我應該為我的事業去奮斗。
如果說金融教了我做人要嚴謹的話,新聞使我對事物本質有了較深的認識。而藝術文化出版社則讓我認識到生命之燦爛。
記者:如何理解時尚?你對時尚的感受?
陳非:時尚在我生命中根深蒂固,現在我仍記得六歲時穿的一件凡士林藍的上衣,直到現在我還珍藏著,那是一件有著天空一樣藍色的長袖,這種藍在那個年代是最流行的顏色。背面則用了各色花布頭拼貼起來的一張“喜鵲鬧春圖”。那是我媽和我大姨用了整整一個晚上才做好的,我想時尚是不分年代的。
記者:長安藝術原創網這種純原創基調,堅持原創,而且每期只有一個主選題,是不是很另類或者太單純?
陳非:長安藝術原創網既是純文學傳媒也是娛樂性雜志,我們一直強調它的原創性,資訊性,包括它的廣告,我們都是請一些資深攝影師、作家、記者來做圖片、文字處理,我們堅持原創。只有原創的才有生命力。
藝術面很廣泛,我必須用一條線來做一個網站和一本雜志,要按每個人的思想去做,那么完成后的東西。一定會目不忍睹。
記者:你覺得在自己身上,商人的氣質多一點,還是文化人的氣質多一點?
陳非:我是從事金融工作出身的,但我的大腦里商業細胞不甚發達,純粹的做生意,我常常被人騙,這大概是我父母的影響,他們一生為人忠厚老實,后來讀的多半又是唯美主義作品,這些影響了我日后的生存邏輯,而現實生活不是這樣的,但我認為做人還是實在些好,我很多時候,做事純粹為理想做事,不一定惟利是圖,比如我自己拿自己的生活費幫朋友做新聞策劃、包裝、出版作品等等,我并不渴求他們有什么經濟上的回報,只希望他們做的更好,自己心里也舒坦、高興。他們的成功鼓舞著我生活的樂趣。
記者:傳媒商業化在所難免,有的媒體販賣的是觀點,而藝術原創網提供的主要是資訊,你能否談一下藝術原創網的真實想法?
陳非:其實做網站媒體有兩種,如新浪也好,搜狐也罷,網站是靠新聞來吸引人一種是靠本身的觀點來影響別人的思想,而現在媒體那么多,要做好、做大很難,而長安藝術原創網是以資訊為主,它的每一篇文章,每一個創意都是為讀者提供一個資訊,甚至為媒體提供一個資訊源,也就是說資訊中的資訊。同時,如我們希望通過網站使更多的草根階層有一個出入頭地的機會。如目前正在開展的“尋找最具潛質的西部作家”,我們計劃通過西諾的層量與其他媒體的強勢把一批真正有實力的民間作家把他們選出來并隆重推出。
記者:你喜歡挖掘一些有創意的東西,并組織拍攝,請知名作家、記者來寫,現在很少有雜志花錢花力氣這么做了!
陳非:這很不容易,要把很俗的東西,原創的東西時尚化,這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但有這種能力的人并不多,原創藝術界這樣認識的人更少,很多人認為這一行當門檻低,產生一些錯誤的認識,但我們自己會盡力去做。
記者:聽說你做事很苛求完美?你經常要求員工也這么做?
陳非:是的,一個對自己行為不苛求完美的人是難以成功的。
記者:你策劃雜志的運營,又做著網站的主編等,有那么多精力嗎?
陳非:這些都與文化相關。
如西諾文化資訊有限公司是策劃新聞、包裝設計為主,我所從事的事物都和它有關。人只有拼命工作才會有生活的樂趣,有了生活的樂趣才有工作的興致。
記者:據了解,你喜歡一個人獨處,而且走得近的好友不多?
陳非:我喜歡一本叫做《高處相逢》的書。我的性格雙面性,一面享受朋友在一起的快樂,男一面享受孤獨,我喜歡一個人在房子里寫些東西,思考一些問題。
記者:現在傳媒業競爭激烈,為何選擇這個職業?
陳非:“要破產就去做網站”。是的,傳媒業是個高風險的,生產率極低的行業。我們可能會碰到各種困境,但是我們堅信未來充滿了挑戰,也充滿了機會,只要我們勇敢的面對,奇跡一定會發生。
陳非:新聞策劃人,著有長篇小說《一度青春》,系列訪談《對話西部財富》,現任文化資訊有限公司藝術顧問,長安藝術原創網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