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政之道
子張問孔子:“怎樣才能從政呢?”孔子說:“尊五美,去四惡,就可以從政了。”子張說:“什么是五美?”孔子說:“君子應該給百姓實惠而不浪費財政,讓百姓辛勤工作而無怨恨,想經濟繁榮而不貪圖錢財,平易近人而不驕傲自大,威武嚴肅而不兇猛可怕。”
子張說:“怎樣才能給百姓實惠而不浪費財政?”孔子說:“讓百姓去做對他們有益的事,不就是給百姓實惠而不浪費財政嗎?制定利國利民的計劃讓百姓去建設,誰會怨恨?百姓期待的仁政得到實現,還有什么可貪圖?君子對待人,不管對方人數多寡,年歲老幼,都尊重他們,不就是平易近人而不驕傲自大嗎?君子衣冠整齊,注重儀表,莊重嚴肅,人人見了都很敬畏,不就是威武嚴肅而不兇猛可怕?”
子張說:“什么是四惡?”孔子說:“不加教育就要逮捕叫做虐待,不加勸戒而放任禍害發生叫做暴戾,不看時間只限期完成叫做害人。嘴上說要獎勵先進,卻出手吝嗇叫做小氣。”“不懂得客觀規律,就不能做君子;不懂得道德規范,就無法建功立業;不懂得分辨言論,就不能了解人。”
孔子還說:“以政令來管理,以刑法來約束,百姓雖不敢犯罪,但不以犯罪為恥;以道德來引導,以禮法來約束,百姓不僅遵紀守法,而且引以為榮。”
子貢問:“有一個字可以終身奉行嗎?”孔子說:“那就是恕字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強加于人。”
子張問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子曰:“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選編自《論語》《堯曰》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