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強位于河北省中南部,一個不起眼的小縣城,那里處于黃河故道的北側,世代貧瘠,如今仍是國家貧困縣。怎么形容呢?即使在今年,當我們驅車進入縣城時,都沒有發覺已經到了中心,還以為是一個鄉下鎮子的大街呢,有種時光倒流般的錯覺,盡管也在進行緩慢的建設,但緊鄰高速公路的縣城,這樣的陳舊確實少見。也許,就是這樣土地不多與產量低下的貧瘠,讓明清時期的武強人開始學會了到各地和京城討生活,由此形成了當地獨特的生活形態。

相傳,明永樂年間,有山西洪洞縣藝人到此居住,帶來了木版印刷的手藝。整個明清時期,武強出產的就是各種印刷品,以年畫為主要生意。當時武強南關一條古街上,畫社上百間,各家有各家的絕活手藝,是“家家點染,戶戶丹青”,500多年的歷史延續兩朝,至今仍然不絕。武強舊城南關,便成了北方最大的木版年畫產地之一。乾隆、嘉慶時進入全盛時期,當時,全縣各種年畫生產廠家和作坊近千個,業者萬余人。遍布全國各地的武強年畫批發莊有160多處,年銷量1億多對開張,約占當時全國年畫銷量的三分之一。
年畫是民俗產物,農村素來有“鬧春”的習俗,每逢春節,從臘月初八開始,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傳統節日,同時也是盛大的民間藝術節。臘月二十三到二十七,家家戶戶清掃、粉刷庭院房屋,然后人們把從集市買回來的年畫貼在門上、室內、灶房、倉房、水井、馬廄,把土地爺的神像貼在神龕上,既寄托人們祈福禳災的美好愿望,又為平日清貧冷淡的農家小院增添了節日的喜慶。精美的彩色年畫又如何做得很便宜,家家買得起呢?這要從年畫套板印刷術談起。
年畫最早是由民間畫師用國畫水墨的方法手繪出來,但是這種人工畫法費時費力,價格貴,產量低。為了能夠提高產量,民間在傳統雕版印刷術的技法上又增加了紅、黃、藍三種顏色版,再配以精確套色印刷的工藝,一幅全彩風格的木版年畫就誕生了。非常巧合的是,這四色基本上也接近現代印刷術的基本色CMYK模式??勺畲蟮牟煌谟趥鹘y木版年畫的套色之間重疊并不多,也大多沒有墨色深淺的變化,基本是單純的四色交錯,偶爾也用到綠色、紫色、粉色等加色版。如此,畫面風格看上去,鮮艷,醒目,多了幾分古樸扎實和遠古圖騰般的神秘。
時過境遷,進入后現代網絡化的時代,如今武強街面已經找不到一家年畫社了,只有年畫博物館的小作坊,還在按照傳統方法少量制作年畫,這樣給了觀者一飽眼福的機會。其實現在木版年畫已經成為藝術品,一尺見方,裝裱過的,要30~50元一張,更大的需要多次拼版套色印刷的,則要數百、上千元?,F今,春節集市上流通的年貨,包括一些年畫早就被價格更為低廉的膠印品替代了。

學習木版年畫制作,首先是從繪畫的基本功開始,這是比較費工夫的手藝,按照學徒過程要熟悉家傳和師傳的各種畫譜內容,可以一一做到畫版樣的水平??贪嬷暗墓ぷ骶褪怯媚€在宣紙上勾畫出整個畫稿,特別是黑色線圖版稿,沒有5到10年的工夫別想能創造出精美絕倫的作品,而線圖版直接關系到整幅畫的結構?,F場有2位師傅正在刻板,他們把線圖版畫稿用香油潤濕了,變得半透明,再粘在堅硬的梨木板上,用刻刀把邊緣的空白刻掉。制作線圖版,短的10天,長的要1個月才能完成。色版相對簡單些,把不著色的部分去掉即可。他們用的刻刀都是從早年間傳下來的自制刻刀,非常合手形,而且鋼材經過特殊手工打造處理,外賣的一般刀具在這么堅硬的木材上會很快廢掉。就像美術學院做版畫的學生一樣,他們把手上的剪子、刻刀和畫筆稱為入門“三件寶”。
這種鄉土風格的色彩艷麗的版畫在戰爭年代成為群眾宣傳的有力工具,可惜當時存留下來的作品比較稀少。民國早期的民間作品存世較多,有關于戲曲的,《劉無雙贈珠》《三國演義》《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白蛇傳》等,還有宣傳畫《禁煙——捉拿櫻徐花》和一些針砭時弊表現軍閥內戰和民國政府腐敗的黑白作品。傳統年畫的代表作是《六子游戲圖》《門神》《文武財神》《灶王爺》等。窗花也是年畫制作的副產品,畫幅都不大,內容也無非是小動物,梅蘭竹菊和喜慶字,卻能給古樸的民居帶來濃濃生機。

如今武強年畫社依舊采用傳統套色印刷生產,只見兩個中年婦女坐在高腳凳上,用棕刷子在板上涂色彩和墨色,再把壓緊的宣紙覆蓋上去,用棕墊壓印均勻,一張彩色年畫要做四次套色工作,據說一天最多能生產100多張,人就已經累得不行了。其間要色版,每次都需要對齊,肯定先出幾張廢品。只見他們用小榔頭,輕輕敲打版的位置校正,下面用小木片墊好,這么簡單的辦法居然也做到了整個版在隨后的印制中紋絲不動!研究了一下,可能是靠板子本身的重量,還有下面氈墊被墨水潤濕后的摩擦力吧。但能做到紋絲不差的套色,還需要手拉紙的力度均勻,壓印的力量適度,沒有長期的熟練是不行的。
離開那制作木版年畫的中原小院,同時也不忘買了一些制作精美裝裱過的年畫帶回來,不過我是舍不得把它們掛在墻上門上的,而是靜靜讓它們躺在書柜里。有些還是上世紀60年代“文革”前的老版印刷的,盡管線條都沒有如今的清楚,卻更有一種韻味。據說,當年燒掉的年畫舊版,武強縣整整燒了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