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三坡是北京人周末出行的最愛。如果說野三坡是一頂皇冠,那么百里峽就是皇冠上的寶珠。峽谷中最窄的地方只有0383米,兩側陡峭的絕壁直插云天,峽谷曲折蜿蜒、幽深神秘,是北方罕見的幽谷。
好風景就在正前方
早就聽說野三坡的百里峽風景獨特,那里風柔氣爽植被繁茂,有著秀麗的自然景觀。于是,準備周末約上幾個朋友去百里峽感受一下懸崖深谷、榛莽古林,體驗鄉村民俗風情,在藍天、白云、碧水的大自然中舒展慷懶的筋骨。打算在那里,找個安靜的農家院,吃頓地地道道的農家飯,再美美地睡上一覺。
周六早上,幾個朋友相約8點在公主墳準時出發。車從六里橋上京石高速,過了房山,就到了十渡。一朋友問我這里為什么叫十渡?我說不知道,他得意洋洋的給我們介紹起來:十渡十渡,一橋一渡,十橋十渡。只因每過一座山,就過一座橋,到十渡過十座橋,名字因此而起。看來這小子來這之前倒做了不少功課。
過了十渡,就是野三坡,這一路駕車過來的感覺還真不錯,風景很美。前一半的路是平坦的柏油路,很順暢,后半程開始走山路,從山下繞著彎兒一圈一圈往山頂上走,走得越深入。就越覺得空氣新鮮。一路上,山高水藍,公路沿著拒馬河畔崎嶇蜿蜒,公路兩旁層樹叢花,村少人稀,無不顯示出這里野三坡的“野”字。
天下第一峽
10點左右,我們就到達了目的地——百里峽。百里峽雖屬于河北,但是挨著北京房山,坐落在崍水縣一個叫茍各莊的小山村旁,這是個不算太小的村子。家家戶戶似乎都以接待游客為主業,基本上每家都養有馬和羊。村莊里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賓館,游客基本上住在農家。這些家庭旅館,可以讓住慣了高樓大廈的城市人也體會一下農家小院的別樣風情。

從茍各莊到百里峽開車只有5分鐘的路程。百里峽是野三坡內獨具特色的自然風景區,如果說野三坡是皇冠,那么百里峽就是皇冠上的寶珠。它由三條峽谷組成:海棠峪、十懸峽。蝎子溝,其形如鹿角,全長105華里,故稱“百里峽”,有“天下第一峽”的美稱。峽谷中最窄的地方只有0.83米。兩側陡峭的絕壁直插云天,峽谷曲折蜿蜒、幽深神秘,是北方罕見的幽谷。
百里峽景區的入口做成了仿古關隘模樣,是一座巍峨的城樓,城墻上旌旗獵獵,真是有幾分古風,大門上方“百里峽”三字格外醒目。這座灰色的建筑基調顯得雄偉有力,像一把巨大的鎖鑰牢牢控制著峽口。據說這是為了拍攝電視劇《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擺空城計的地方,現在成了景區的標志。
進入城樓卻是另有洞天。門口是一個小廠場,廣場一側靠山,另一側是一些小攤位。我們找了一個導游,讓她帶著我們乘坐環保電瓶車進入了景區。峽里峽外完全是兩重世界,坐在車上越往里走就越感到一陣涼意襲來,身上的燥熱頓時消散,取而代之倒有一陣陰森的感覺,甚至感到有點“冷”,幸好光線還不是太暗。如果不坐電瓶車步行的話,估計到達第一個景點需要20分鐘左右。
百里峽兩邊是高聳入云的山峰,只留一條小縫漏進一點陽光。路很窄,地勢險要,很容易令人想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氣勢。與十渡相比,這兒的山體少了幾分秀氣,但其雄偉沉著,線條粗放,讓人看了能使懼者勇,懦者立。雖然時間緊,但我們仍不想放過任何目之所及的驚妙之處,時不時地發出驚嘆聲,甚而為光禿禿巖石中擠出來的孤零零的片片綠葉叫好。我們已經完全投入了,沒有了往日的矜持和斯文。谷底的小路鋪設的非常精致,僅容二人并行,路面幾乎全是用鵝卵石鋪成,有各種各樣的構圖。清澈的溪水在路邊潺緩流過,嘩嘩有聲。
越往里走,我越被這里迷人的景色深深地吸引。走在平坦的谷底,兩邊奇石聳立,絕壁萬仞。草木橫生,令人驚嘆自然界的鬼斧神工。在開闊地帶仰望天空,恰巧有一架銀白發亮的飛機掠過,與兩邊碧綠的山峰映照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絕妙的風景圖。此情此景,令人體味到真正步入了世外桃源。
海棠峪美如仙境
我們先游玩的是海棠峪,山谷兩邊峭壁上長滿的葉子,竟然是海棠,春季開花,花后長葉,十分引人注目。這種海棠單葉生長,因此人們又叫它“光棍草”。海棠峪上有一個美麗姑娘的塑像,是山民們為了紀念善良的海棠姑娘而修建的。據說這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在百里峽內居住著父女倆,女兒名叫海棠,他們以打柴為生,相依為命。一天,他們又到山上去打柴,只聽一陣咆哮聲過后,一只猛虎向海棠女的父親撲去。海棠女為了救父親,與猛虎搏斗起來。父親的呼救聲喚來了當地的鄉親們,眾人齊心協力打死了猛虎,可當時海棠女已是力斷氣絕。鄉親們懷著悲痛的心情把海棠女抬下了山,沿路灑滿了滴滴熱血……第二年的春天,灑過鮮血的路上開遍了粉紅色的鮮花。人們為了紀念大義救父的海棠女,便把這種花叫做海棠花,從此這條峽谷也就取名海棠峪。
站在海棠姑娘邊,向上望去,有一弧形懸崖構成的圓洞,極像老虎張著的血盆大口,有詩云“京畿勝景在三坡。三坡魅力數茍各。幽峽三道藏絕景,虎嘴天橋一銀河”。詩中所指老虎嘴便是這里。一看老虎已被眼前海棠姑娘的美麗所陶醉,口水都不知不覺的流了出來。通過老虎嘴的路有兩條,左邊是一條臺階路,上了八十三級臺階還需鉆過一條30來米的隧道到達老虎嘴中;右邊這條路相對來說比較驚險刺激,有兩處比較陡,我們順著這些古藤攀巖而上。不過據說,這兩條路殊途同歸在老虎嘴中匯合。到達虎口之中第一感覺就是涼氣逼人,導游告訴我們,這就是峽谷中每年夏季最涼快的一個地方,溫度保持在17℃左右。
虎口脫險后,繼續前行,前邊就是海棠峪里最大的一道瀑布,站在這里空氣清新,氣候涼爽。使人心曠神怡,稱“爽心瀑”。站在瀑布旁的巨石下。垂直向上仰望:水不顧一切地從峰端巖頂高處跌下,瀑布下激流急湍。濺起的水霧在陽光照射下形成了天然彩虹,忽隱忽現。迷離夢幻,顯得十分壯觀。再一直走,就看到前面一座山體之間有一條垂直的裂隙,好似一條線,下面有一圓孔,好比是一枚針的針眼,往下看就是針的主體。一條線倒懸著一枚針。導游說,因為每年夏至時節正午時分,太陽直射下來,形成一條金線,故稱“金線懸針”。這里由于嶂谷中南北方向的裂隙,原來是沿著嶂谷延伸的,當嶂谷突然轉變時,原有的裂隙繼續向南延伸,因此在巖壁上就留下了這樣一條大而垂直的裂隙。一路上我們聽著導游的講解,清脆的鳥語,潺潺的水聲不時傳來,清風拂面,那是一種沁人心脾的舒爽。
在海棠峪穿行,一路觀賞著老虎嘴瀑布、圣母觀音、天橋等自然景觀,海棠峪之旅也算告一段落。導游說再往下游覽有兩條路徑,一路是繼續前行,上下2800級臺階后進人十懸峽:另一路是順原路返回再游十懸峽。我們仗著身體壯,當然要走一走2800級臺階。穿越歷史的天梯
走出海棠峪,我們開始爬上下2800級的環保天梯棧道。踏著歷史攀登天梯應該是百里峽最有挑戰和最有意義的一段經歷。此地,稱得上構思新穎,很有創意,以鋼為架,上鋪木板,設計為中國歷史的“年階”。每級臺階高約20厘米,一上一下。共筑有2800多級。所謂“年階”,就是將每級臺階標為一年。從2001年開始,返回到公元前800多年的西周,哪一年發生什么重要歷史事件,就標示在那一年的臺階上,這樣一來,這簡陋的木板便擁有了更深厚的文化底蘊。游人向上攀登,或健步下踏,仿佛從今天上溯到西周,或從西周下降到今天。天梯架于樹蔭之間,邊走邊看,將歷史回顧一番,煞是有趣。游人看著腳下的紀年。還可以知道自己走過了幾級臺階。前面的路還有多遠。走完2800級臺階,等于粗略回顧了一下中華民族的歷史。
階梯旁邊是索道站,有些人直接選擇了索道,我們毫不猶豫地加入了徒步攀登的行列。開始歷史征程。相鄰兩級臺階的高度是一步,寬度僅容兩人并排通過。這樣使人~踏上它就匯入了涌動的人流。2800級臺階聽起來不怎么可怕,但攀登還是很辛苦,我們不久就揮汗如雨了,似乎每個毛孔都在出汗。拾級而上的人們走走停停,而我們卻把攀登天梯當作一種游戲,一種對歷史的跋涉,便一路情趣盎然,意氣風發,忘卻了疲勞。
過了1400級,即到達山頂。一部分人忍受不住攀登之苦,乘索道車而下。我們依然興趣不減,瀏覽了一下周圍的山峰,就開始走上了那下山的1400級臺階。下臺階的感覺不同于上臺階,沒有了將身體舉高的勞累,但有了控制速度的體力支出。很快我就覺得膝蓋不好用,不能靈活的打彎兒,就這樣一步步挨到山下的時候,已經不能邁出完整的步伐了。但是逐級走來,看著歷史的時空穿越消解了不少這登山之乏。走完最后一級臺階。心里才能細細品味出它的真諦。爬完2800級的天梯后到了十懸峽,再繞回景區門口,全程16.3華里,走了4個小時左右。
夜幕下的小村風情
走出百里峽,我們回到茍各莊。已是日暮,夕陽下村口的拒馬河泛著點點的波光,宛如一闋舒緩的樂章,打起陰柔的慢板。暮色中的山谷退凈了白天的活躍,太陽已隱沒在山后,卻不甘心地從山脊上方奮力投射出條條白光打亮著沒有晚霞的天空,立于巨大山形陰影籠罩著的小河邊,那凌然水上的竹筏。歸圈的馬匹,散步的人們,山坡上點點燈光的農家院……一百公里外,北京的都市喧囂被大山所阻隔,山村的恬靜,讓我們尋回了心底迷失已久的寧靜。

很快地,夜幕又籠罩了山谷。繁星下。河岸邊,只有我們點起的一堆篝火映紅了夜的一角。篝火上烤肉已經熟透,木柴噼啪作響,不時蹦出火星碎在冰冷的石塊上。山水靜默。任由我們圍攏起火堆放聲歡笑……
周邊景點推薦
龍門天關
歷史上京都通往塞外的重要關隘。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明清代均有重兵把守,因而留下了大量人文建筑和摩崖石刻,被譽為華北最大的歷史文化長廊。民族園
坐落于拒馬河畔,三面繞水,四面環山。游人在此可聆聽動人的民族山歌,悅耳的蘆笙、葫蘆絲吹奏,鏗鏘的花鼓演奏,觀賞具有濃郁民族風情的舞蹈。
百草畔
被萬畝林海層層簇擁,景色蔚為壯觀,素有“綠色明珠”之美譽,主峰海拔1983米。廣闊茂密的森林植被、清澈流淌的山泉溪水、自由出沒的野生動物構成了獨具風采的生態環境。
魚谷洞
風光秀麗,奇泉怪洞相映成趣。洞中千姿百態的鐘乳石、石筍、石柱和寬敞高大的洞穴,曲折迂回的通道在燈光的照射下宛若地下龍宮,是尋奇探險的好地方。
百里峽出行功略
行:
自駕游路線
北京西三環六里橋(或西四環岳各莊橋)一京石高速一從琉璃河出口出高速一十渡方向一長溝路口右轉彎(野三坡方向)一張坊一野三坡鎮一經過一座大橋(金三角)后左轉彎(茍各莊、百里峽方向)一百里峽風景區(茍各莊村)
火車路線
上午車次:6095次06:20分自北京西站發車,09:34到茍各莊。
下午車次:6437次17:44分自北京西站發車,20:52到茍各莊。
返京車次:6438次10:20分自茍各莊開車,13:24到北京西站。
返京車次:6096次18:36分自茍各莊開車,22:04到北京西站。
住:
茍各莊農家院
茍各莊村,這個酷似重慶山城風格的小村莊有370多家農家小院,200多家賓館。小村的庭院建筑在一個山坡上,成臺階形式依山而建,幾百家獨立的小樓房緊湊不規則地排列,更加有濃濃的農村風格。從這里步行進入景區約15分鐘。
吃:
地道的農家菜
河菜:一種泉水里生長的植物。河菜色澤嫩綠,清淡爽口,涼拌或做野菜團子,味道巨佳。
花椒芽:花椒樹上的嫩枝葉,涼拌或油炸,味道濃香,保健養生。春暖花開,花椒剛發的嫩芽與雞蛋調和油炸,香脆可口。百吃不厭。
情人菜:情人菜原名“荏青菜”,大概是因為過來游玩的情侶都愛吃這種菜,故把這種萊的名字改成“情人菜”,純野生菜,加工涼拌,色香味美。
炸香椿芽:炸香椿芽也是百里峽的特色,炸出來有魚的味道。
野生河魚河蝦:在拒馬河水中撈取的魚蝦,再經過農家方式的烹調,天然味美。簡單的烹調工藝。味道相當獨特,原汁原味。
烤全羊:百里峽的烤全羊是要放在固定的場地烤,用二層火燜烤而成,色澤艷麗,肉嫩味美,脫骨濃香。別的景區做不出百里峽的烤全羊,這是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