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公司倒閉,我得到了6萬元的補償金。窮了一輩子的我一下子成了親戚朋友眼中的“有錢人”,憂愁和煩惱也接踵而至。
補償金到賬的當天晚上,消息靈通的老同學阿黃就上門來借錢。阿黃本來有個不錯的工作,但他嫌工作壓力太大,辭職后做起了職業(yè)炒股人。前幾年股市疲軟,阿黃損失慘重,借了別人不少錢。股市變幻無常,我這點生活費哪敢冒險借給他?所以盡管他好說歹說,我還是委婉拒絕了他的要求。最后阿黃拂袖而去,搞得我l心里也很不痛快。
過了幾天,堂弟也登門拜訪來了。堂弟是今年才進入股市的,恰逢多年不遇的牛市行情,“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他買啥賺啥,幾乎被勝利沖昏了頭腦。他逢人就抱怨自己的資金太少,不然早就發(fā)大財了。他希望我能將這6萬元錢借給他炒股,他愿意付高息給我。我勸他股市風險很大,還是小心謹慎、量力而行為好。他甩下一句“真是一個死腦筋”,很不高興地走了。
老婆苦笑道:“看來,我們真得好好考慮一下這筆錢喲,要不然,會把親戚朋友得罪干凈的。”
“要不我們也去交易所開個戶?”我提議道。
“你瘋了啊?難道你也想把這些生活費拿去炒股?”老婆急得跳了起來。
“我們開個戶,沒事時也去交易所轉轉,讓大家知道我們也在炒股,就不會再盯著這6萬元錢了。至于我們是在真炒股還是假炒股,只要自己知道就行了喲!”我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