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53歲的袁金安被村民們選為山西絳縣續魯村村委主任,后當選為縣人大代表。為了村里的事,袁金安把經營多年的鋼門鋼窗廠交給兒子管,久病在床的老伴他顧不上親自照顧,連家里80多歲的老母也交給妹妹們輪流照料。他說:“作為人大代表、村委主任,官雖小,但責任重大,我要帶領鄉親們踏踏實實干幾件‘硬棒事’,改變續魯村的落后面貌。”
袁金安說到做到。他團結支部、村委一班人,因地制宜規劃出續魯村基礎設施建設藍圖;集體賬上沒有錢,他就拿出自家的5萬元作為村委會工作的啟動資金。
20世紀70年代初修的繞村柏油路已破爛不堪,群眾早就盼望著重修。資金從何而來?袁金安率先捐出1 000元,帶動起全村黨員干部群眾和在外工作的鄉親千兒八百、三十五十地捐款,附近企業老板也紛紛加入捐款行列。他還三番五次向縣上有關部門申請村路改造工程,終于爭取到了5萬元資金。2003年11月,1 000余米長的環村柏油路順利修成。緊接著,袁金安又設法籌資24萬元,完成了全村8條街道4 000米長的道路硬化工程,同時,村里還配套修建了道路兩旁排水溝,安裝上了街道路燈。

多年來,續魯百姓吃水困難。袁金安帶上村干部多次到縣水務局尋求支援,爭取到了縣上撥的原材料,加上村委會的18多萬元和群眾部分集資,于2004年底建起了水塔,使村民家家戶戶吃上了自來水。
在袁金安的領導下,2003年~2005年,續魯村村委會共投資20多萬元為續魯學校裝備了1個電腦室,購置電腦16臺,并把全校36間教室修葺一新,維修硬化校園道路180米,綠化校園面積1 000多平方米,并按時足量對學校提供了水、電、煤等必備物資,該校于2005年達到縣標準化小學驗收標準。
在發展續魯村商貿經濟方面,袁金安帶領鄉親們建起了西門外工、商、貿馬路經濟一條街,路兩旁共建商品房115間。續魯村黨支部、村委會順應市場經濟之潮,精心籌劃,集資300余萬元,于2005年5月開始動工興建一座農貿市場,經過1年多建設,2006年10月竣工。市場占地24畝,建商品房170余間,開辟攤位200余個,主要經營農副產品、日用百貨、五金交電、飲食服務等業務。它的建成,徹底改變了以前雜亂無序的街巷經營,為續魯村民創造了廣闊的就業空間。
為了使村民農閑時有個活動場所,袁金安帶領村委一班人從2006年起在村中心拆遷主房8間、側房6間,填土石 1 500多立方米,共投資9萬余元,建成一個占地面積3 200平方米的文化休閑廣場。
就在袁金安撲下身子一心忙村里事時,不幸降臨到這位實干家身上。2006年,兒子突遭車禍,骨折住院,9歲的孫子不幸夭折。接著,慈愛的老母也撒手人寰。鄉親們紛紛擔心這不幸會壓垮他們的帶頭人。然而人們發現,其實不然。
袁金安想的更多的還是續魯村的發展,悲痛過后,他重振精神,繼續帶領村委一班人奮戰在續魯村新農村建設的高潮中。他和支部、村委一班人規劃出續魯村的遠景:完成村西灌溉渠的管灌工程建設,解決當地農民澆地難、費用高的難題;開發、治理磨盤山、李家坡,栽上經濟林;開發、建設垌子溝,建一個占地30余畝的養殖基地;配合侯馬運輸公司在村內建一個汽車客運站……
袁金安作為縣人大代表,先后提出議案11個,被上級引起重視并解決處理的達9個,讓當地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續魯村有的村民說:“建設社會主義續魯村就需要袁金寶這樣的領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