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農村澆地用的軟水帶,人們并不陌生,軟水帶又稱地龍、送水帶、軟水管等。軟水帶的優點是省水、省力、澆灌距離遠,缺點是價格高、不耐用、維修困難,造成經濟和資源雙重浪費。如今這一難題被山東濟南雨晗乾坤公司徐經理很快地解決了,就是這樣一個新的發明不但讓很多人走向了富裕之路,還在技術上填補了軟水帶修補機的空白。
智能型軟水帶修補機,只有十幾公斤重,用自行車馱著就能走街串巷,操作方便、耗電低,一天僅用兩度電,補一處漏洞才用十秒鐘,一名家庭婦女一天可修補200-300處漏洞,按每個漏洞0.3-0.5元計算,日收入達百元左右。修補后可使軟水帶延長壽命3-5倍,深受農民朋友的歡迎。中央電視臺、山東衛視、湖南衛視、安徽衛視、山東科技報,《生意經》、《商界》等眾多權威媒體都對徐經理的創業事跡和智能型軟水帶修補機進行了專題報道。
為做大做強這一利國利民的新行業,使更多的人受益,減輕農民負擔,徐經理決定面向全國誠招各級代理商。為節約社會能源,讓更多的農民朋友走上致富道路,或許這就是當初徐經理研發智能型軟水帶修補機初衷。
無根豆芽工廠化生產
豆芽某營養豐富,清脆鮮嫩,味美可口,含有多種維生素和人體極為需要的氫基酸,長期食用能有效地防止衰老和動脈硬化。
生產豆芽投資少,見效快,并且一年四季均能供應市場,所以有很多的無資金者和下崗職工從市這項職業。傳統的生產豆芽的方法是以瓦罐,瓦缸,木桶等作容器,周期長,7-8天才能上市出售;產量低,每市斤豆僅產8市斤左右,又由于容器有滲透的缺陷,不易清洗和消毒滅菌,經常發生爛豆、爛芽、爛根現象,甚至整缸腐爛,最后形成連續性爛缸;再者,瓦缸容器保溫能力差,幾乎一年四季都得生火補溫,既加大了費用,又增加了勞動強度。
工廠化生產無根豆芽,徹底改變傳統的生產方法,不用缸盆和豆芽機,以普通的塑料袋作培育容器,投資少,周期短,產量高,即能解決城鄉失業人員就業,又能增加收入。
塑料袋培育無根豆芽的顯著特點如下:①投資少,貧富都能干得起,形成日下豆10斤的流水線作業,按材料現價,全套工具投資也不超過30元,日產500~1000斤無根豆芽的生產線,總投資也就百元左右②生產周期短,經濟效益高,一般從下豆開始,10斤豆72小時就可長到80~100市斤無根豆芽,96~120小時就能穩長到160市斤。如日投豆20市斤,按每斤豆最低產革12市斤豆芽每公斤1.5元計算(綠豆芽和黃豆芽的平均價格)除去20斤款60元,水費及藥費,最低可賺取115元。③省工省力費用,易操作,該技術巧妙地運用豆芽生長時自然發熱量供熱,就是在嚴寒的冬季中內都不用生火加溫,并且絕對不燒芽,不爛根和爛缸,每天只需淋水四次,人量節約水源,不用翻缸,倒缸,工作強度很小。④產品質量好,易銷售,四季供不應求。用該技術培出的豆芽,乳白晶瑩,粗壯多汁,無尾須側根,食用時無粗纖維感和豆芽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