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字旁
老師給每個小朋友一個寫看自己名字的胸牌,媽媽看見姍姍被寫成珊珊,就對老師說:“她不是這個珊,她是女字旁的姍。”三歲半姍姍在一旁小聲問:“媽媽,是不是老師把我的名字寫成男字旁的了?”
◆屬老狗
萌萌屬虎,常常以大老虎自居。媽媽為了勸萌萌吃飯說:“你現在只是個小老虎,只有好好吃飯長大了,才能真正成為大老虎!”萌萌聽了之后問:“媽媽你現在屬狗,是不是等你老了就屬老狗了?”
◆觸類旁通
兩歲的嘉嘉問奶奶:“為什么把媽媽叫媽咪呢?”奶奶回答說;“媽咪是昵稱,表示你非常非常喜歡媽媽。”嘉嘉又問:“我也非常非常喜歡爸爸,那我可以叫他爸咪嗎?”奶奶覺得挺有趣,回答道:“可以,只要你喜歡。”小家伙受到鼓勵,小腦袋瓜轉得可快了,快得奶奶都跟不上趟:“奶咪,嘉瞇的小汽車咪跑到沙發咪下面去了!”
◆胳膊別名
從來沒教過小陶胳膊怎么說,有一天他想讓我把小臂抬起來,自己琢磨了半天,然后誠懇地請求道:“媽媽,把你手上邊的小腿抬起來!”
◆別有用心
前幾天,兒子感冒住院了,弟弟帶著4歲的小侄女來探望,還帶來了一大箱兒子平時愛喝的酸奶。小侄女走到病床前,踮起腳關切地問:“小哥哥你疼嗎?你會不會死啊?”我笑著對小侄女說:“寶寶真乖,懂得關心人了,小哥哥得的是小病,不會死的!”小侄女聽了,還是一副不太放心的樣子,眨巴著小眼睛又冒出一句:“伯伯,小哥哥要是死了,那一大箱酸奶就給我喝吧……”
◆多久才叫老婆
日前與愛妻為點小事爭吵了幾句,之后兩人很生氣,在相互沉默冷對近50小時后,我向妻子認錯想結束冷戰。爾后,問妻:“老婆,還生氣嗎?”
不料兩歲多的兒子鸚鵡學舌,扭頭嗲嗲地也問:“老婆,還生氣嗎?”
我只好指出錯誤:“這是我老婆,不是你老婆。你應該叫媽媽!”
兒子似乎想趕緊改錯:“媽媽老婆,還生氣嗎?”
“媽媽是媽媽,老婆是老婆,媽媽不是老婆,老婆不是媽媽。”
“哦,不是老婆的媽媽,你還生氣嗎?”
“沒有這么說的。你媽媽怎么不是老婆?難道還是大姑娘?她就是我老婆。
兒子一臉茫然,妻子倒是從濃濃笑意中反應過來:“兒子你應該這樣說:‘爸爸的老婆我的媽媽。你還生氣嗎?’”
我笑不過來了:“有你這樣叫的嗎?多繁瑣。兒子,記住了,等你長大了就有自己的老婆可叫了,現在只能叫媽媽!”
兒子真的懂了:“媽媽,我要再過多久才能叫你老婆?”
◆后天沒法再努力
侄子樂樂今年6歲,已經開始上小學了。在我們眼里,樂樂是個很可愛的小家伙兒,雖然他有些調皮,還特別愛搗亂,但是他特機靈,而且善于動腦子,所以學習成績一直很好。
樂樂每天放學回家都會向我們大人匯報他的學習情況。由于他成績一直很好,所以經常能得到大哥和我對他的表揚,樂樂漸漸有了些自滿的情緒。
那天回家后,樂樂跟我說:“我們班里的萌萌真是沒治了,每次考試都不及格!”
我一聽,覺得他有這種思想,問題很嚴重。于是我趕緊教育他:“樂樂,不許這樣說你的同學啊!我們大家誰都不笨,只是有的人天賦好一些,但是先天條件不太好的人,通過后天的努力還是能超越天賦好的人的,只要勤奮努力,事在人為嘛!”
侄子聽了我的話,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但隨即又哈哈大笑起來。我一臉正經地說:“樂樂,嚴肅點兒,我說的不對嗎?你笑什么?”
樂樂繼續笑著,一邊笑一邊摟著我說:“叔叔,后天努力?后天沒法努力了,因為后天是星期六,我們該放假休息啦!”
◆拿了紅包心不安
過年時,全家最開心的數5歲的小外甥陶陶,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舅舅、阿姨、叔叔、姑姑……一人一個紅包,樂得他每天晚上都要把錢倒出來數一遍,簡直就是一小財迷。
晚上吃完飯,大家坐在客廳看電視,陶陶又在擺弄他的紅包了。這時播出一條新聞,說某地方官員巧立名目收取紅包,貪污受賄,最終被揪下了馬……大家議論紛紛,都說是罪有應得。
過了一會兒,我發現陶陶呆呆地坐在旁邊,一聲不響。我奇怪地問:“你怎么了?”
陶陶抬起頭,憂心忡忡地問我:“阿姨,我收了這么多紅包,會不會也被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