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驚蟄,冬眠的蟲子開始蘇醒,冰河開解,大地重新復活,一片生機景象。
北京的春天好像很短,拋開傳統節氣,真正的春季是從3月底開始的,往往到了五一時已是盛夏的驕陽,春日多半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現在是最好時分。
春節過后,吹到臉上的風不再寒意濃濃,之前被圍巾、帽子、手套武裝起來的臉、手也都紛紛“拋頭露面”,沐浴在暖暖的陽光下。
都說冬日的陽光最溫暖,那么春日的陽光就是最愜意的。記得上高中時,中午下課回家都要途徑一段下坡路,每次快騎到這里時,我都會快蹬幾步,加快速度,向下俯沖開始后便撒開車把,沿下坡滑行;此時張開雙臂,任由柔柔的春風在臉上恣意,刺眼的春光一片燦爛,好像全身都融入到了春的懷抱里,那種無以名狀的愜意感,真是美妙!
問起很多人對北京春天的印象,多半都回答是沙塵暴,作為北京人,實在無言以對。風沙大確實是一段時期北京春天的特有現象,我也經歷過幾次。一次是高三時,下午時分開始狂風大作,地上的浮土被風卷起,不到一會兒的時間,天就變了色。風越刮越大,天空漸漸變成了深黃色,如飛沙走石一般,同學們都開玩笑地說:“這是黑山老妖來了還是誰家的相公踩著五色祥云來接媳婦了?”“是老天爺看咱們在這受苦,發怒了!”正在大家一邊看著窗外的怪異天氣臭貧時,政治老師抱著卷子走進了教室,張羅著又一次的考試,不知是誰說了一句:“老師,天上都下土了,就別考試了,天理不容啊!”全班喝彩聲一片!最后,風照刮,試照考,高三的春天就這樣度過了。現在回想起來,那年的春天似乎也別樣精彩。不過,隨著環境的改善,沙塵暴這樣的惡劣天氣正在慢慢退出北京的春天,花、樹、草都正在爭相開放。
北京春季最有特色的花卉非迎春花莫數。經過一冬的灰暗和凋零,它第一個以無比鮮艷的黃色點綴在這春日里。如果你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北京城市主要道路兩旁的花壇里,種植的都是迎春花。當你開車行駛在路上,放眼望去,筆直的路旁是它們一簇簇的鮮黃花朵。暖暖的春風拂開了花苞,更撫開了樹芽。嫩嫩的枝丫頂破斑駁老厚的枯皮,悄悄地探出了頭,抽出新鮮的小丫。最喜歡北京春天的顏色,滿眼都是新綠。特別迷戀大學教室窗外的大樹。教室在三層,樹是老樹,緊挨著窗戶生長。我坐在靠窗戶的位置,抬眼就能看見樹枝新芽出的嫩芽和葉片。這時多半是沒有心思聽課的,目不轉睛地盯著這片片的新綠,感覺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鮮,仿佛能聞見春天的味道。恨不得把手伸出窗外,去抓住這新生的小綠意。
冬眠的動物醒了,花草樹重新生長,人心里的活躍因子仿佛也被這滿世界的生機所打動,脫掉厚重冬衣,甩掉沉悶的蕭條的氣氛,紛紛沖出家門外出踏青,擁抱迷人的春天。思春這個詞,想必表達的就是這種情懷吧。
一切都如朱自清《春》里面描述的那般:“……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長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他領著我們上前去。”
這就是北京的春,裹挾著一些風沙,一路就吹綠了大街小巷。正如我深深地熱愛著的這座城市一樣,盡管有著這樣那樣的小瑕疵,但是在我眼里,她依舊是美的,是風情萬種的。
2008年的春天已經到了,綠色轉眼就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