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是人類不會說話的心靈伴侶,我想大部分人決定飼養寵物的根本原因是聊慰內心的空虛和寂寞,貓、狗、鳥、烏龜、蜥蜴……任何動物都好,我們把它們當作親人、孩子、朋友,相互依賴、信任。但在這些小可愛、小乖乖在帶給我們歡樂、慰藉的同時,也給我們生存的環境帶來了無窮的噪音污染。
寵物聲音污染的主要制造者是狗和貓,這也是人類飼養數量最多的兩大寵物種類,其中叫聲最大的當屬人類最好的朋友——狗。以狗為例,分析一下寵物噪音產生的原因:首先看家護院的本性。狗天生就有看家護院的本性,家里有陌生人敲門或來訪,都會發出兇狠的叫聲,一是提醒主人注意防范;二是嚇唬、震懾來訪者。我就遇見到無比忠誠、執著的看家狗。住在一層的鄰居家里養的是一只小博美,約1歲大,我每次上樓經過門口時,它都會發出尖細的叫聲,而且音域極其高遠、縹緲,可與vitas的海豚音相媲美。而且其叫聲持續力久、穿透力強,我走到5層樓時,它依然“飆著高音”,聲音清晰入耳。時間一長,每次回家都會被它的狂吠所驚擾,這種噪音讓我心中不免煩躁起來,于是也報復性地學起狗叫,與其針鋒相對。反復幾次后,心中的煩悶有增無減,更加痛恨這只狗,便在見到其遛彎兒之時,狠狠地教訓了它一頓,至此以后,這只狗再見到我就不“搭理”我了。
叫聲是狗的語言,也是它們宣泄情緒、表達意圖的方式。它們高興時會叫、撒嬌時會叫、生氣時會叫、餓了的時候也會叫。多數是向主人表達不滿。家中新養了一只卷毛比雄犬,3個多月大,起名叫million。別看它年紀尚幼,但叫聲威力無比,而且不分白天黑夜,隨時吠給你聽。最不能忍受的是,million總是在夜深人靜、熟睡時分開始“唱歌”給你聽,并用小爪子扒拉你的胳膊、手指,示意讓你陪它玩耍、給它喂吃的。開始時聲音很小,哼哼唧唧,如果看你沒有理它,便開始用中音提醒你,如果你還是不加理睬,它就放聲大吼,讓你睡意全無。就算你想用暴力制服它,也是無濟于事。它會假裝安穩下來,待你準備再次睡去時,用雷鳴般的聲音吠給你聽。實在沒想到養了一條如此多心眼的狗,自打養它那天起,我就沒睡過一個安穩覺,并患上了神經衰弱,始終睡不踏實。自己受害不算,還影響到了鄰居,每天埋怨我對million教育不嚴,家教不好,真是可憐的狗,可憐的我啊!
人和人會吵架,狗與狗也會因為彼此不和而起沖突,互相比叫聲,從而起到威懾對方的作用。經常馬路邊遇到遛玩的狗掐起架來,雙方的主人雙手緊緊地拽住自家寶貝的鏈鎖,用盡全力,斜歪著身體,嘴里還不停地說道:“乖,不叫了,走了走了,咱回家吃好吃的……”再看那兩只狗,怒目相對,一邊噴著口水一邊撕心裂肺地狂叫著。而且主人越勸叫得越來勁,這就是俗話說的狗仗人勢吧。狗打架時的噪聲分貝最高,而且狗是群體意識很強的動物,一只狗的叫聲可以帶起三四只狗一起“合唱”,這樣一來,兩只狗的打架可以引來這條街上所有狗的齊鳴,這個噪音的分貝簡直無法測量。
而其他家養動物制造出的噪音更是讓人無法忍受。北京電視臺《7日》欄目曾報道過這樣一則新聞:王女士家已有半年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了,每天半夜2點準時被雞叫醒,簡直成了“半夜雞叫”故事里的長工高玉寶。原來樓下的住戶是一個動物愛好者,飼養了4只狗、2只公雞、N只火雞,還有N只鸚鵡和無數條金魚,家里簡直就是一個動物園。陽臺上籠子里飼養的公雞每天半夜2點開始打鳴,一直“歌唱”到天亮才罷休。街坊四鄰怨聲載道,特別是王女士家的孩子才2歲大,被雞鳴聲嚇得哇哇大哭,這么小也要跟著受罪,可憐的孩兒!記者問及樓下的“動物愛好者”為何在家還要飼養公雞?主人理直氣壯地答曰:“等著過年殺了熬湯喝。”真是讓人哭笑不得。經過記者的協調,公雞已經不再打鳴了,而王女士一家終于不會在半夜被吵醒。但更可悲的是,經過半年的考驗,王女士一家還是習慣性地失眠了,因為早已聽慣的雞鳴聲消失了。不知道到頭來,是人更可憐,還是制造噪音的動物可憐。
動物和人類在地球共生,既是相生相伴的朋友,又有互相制約的關系。寵物在給人帶來慰藉、愉悅的同時,也帶來了難以忍受的噪音,讓人愛之深,恨之切。寵物的行為來自主人的教育,飼養寵物的人只有先規范自己的行為,才能真正從根源上消除動物噪音,人與動物和諧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