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80年代,秋衣秋褲是諸多舞蹈工作者的練功服,就連國家級的中央民族歌舞團等藝術團體都不例外。當時在呼和浩特市一家針織襪廠擔任技術員的張銳,經過一階段思索后,決意向舞蹈用品這一空白市場進軍。1983年成立了內蒙古舞美企業。

沒有任何相關資料汲取和查閱,創業很艱難,可張銳心里還是有他的“小九九”,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一邊與內蒙及國家級舞蹈演員與專家交朋友并征求意見,一邊研發舞蹈產品。一連串的雛形產品設計不計其數,張銳對產品研發的癡迷程度,員工們說:“那是張總和舞美的‘初戀’。”
“我既然做舞蹈產品,就要擔當起社會責任,爭做第一是我追求的永久動力。”這是張銳給自己提出的高標準。在張銳的倡導下,他們的舞美企業建立了國際互聯網站,導入VI視覺識別系統,創辦企業內刊《舞之戀》,搭建起了與舞者的互動平臺,打造“舞之戀”品牌工程,引進舞蹈鞋生產流水線,實現了從手工業向工業化生產的轉變。這許許多多的創新和每一次“爭取第一”的行動,都讓張銳不斷地成熟、進步。員工們又說:“這是張總和舞美的‘熱戀’。”
你婀娜善舞,我合拍相伴。舞美企業的核心服務理念不僅貼切地體現了舞蹈用品與舞者親密無間的關系,也把服務的精髓滲透于其間。二十多個年頭,舞臺上輪換了無數新面孔,張銳和他的員工們都全力以赴滿足舞者的需求。這種對舞蹈事業默默的支持與付出,員工們再說:“這是張總和舞美的‘暗戀’。”
舞蹈藝術沒有國界,但舞蹈用品卻有。2001年5月,張銳參加了在英國黑池舉行的“第72屆國際舞蹈節”,并結識了一些非常有誠意的合作商,由此邁出了“舞之戀”產品走出國門的第一步。同年12月,首批“舞之戀”產品發往歐洲。張銳認為:打造一個知名的國際品牌等于開拓了最好的市場。緊接著他們進一步向國外市場發出“攻勢”,歷經兩個月的網上談判,終于和法國代理商達成合作意向,舞之戀國際舞鞋正式落戶世界最浪漫的城市——巴黎。“舞之戀”巴黎品牌專賣店在當年正式開業,打破了國內眾多舞蹈用品企業“貼牌加工”的發展瓶頸。
從低矮的平房到現代化生產流水線,從中國的天堂草原到浪漫之都巴黎,張銳用25年時間,成功經營了國內一家集科研、生產、營銷為一體的舞蹈用品企業,擁有了5個子公司和一百多家專賣店。2007年11月,在貴州舉行的“中國舞蹈產業高峰論壇”中,張總作為唯一舞蹈用品行業受邀代表參加會議,其所作的“舞蹈服裝產業化運作的實踐與期望”的專題報告,引起了與會代表和各大媒體的熱切關注……
張銳喜悅于成功的快樂,陶醉于舞蹈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