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游還是相當自由的旅行方式,時間和路程都可以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我有九年的駕齡,但是真正稱得上自駕游的經歷并不多,基本上都是周末去露營。我不喜歡一個人的自駕游,如果是一個人的話,我情愿乘坐火車,到云南發呆去。家人玩的概念和我不一樣,基本沒有一次自駕的時候沒有和家人同行,我認為“好游伴是旅游成功的一半”,所以如果碰到志趣相投的游伴,我就會選擇結伴同行。在我的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是浙江水鄉七日游。
那是在2004年的五一黃金周,我跟著我所在的戶外俱樂部的其他19名成員一同驅車前往浙江。旅游都實行AA制,一切費用大家平攤,這是最為公平合理。行前集體定計劃,車輛和人數的確定是最頭痛的,兩者都要配合的好,而且要做到最經濟的,所以也下了一番功夫。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由于人數車少,而且其他人開的都是轎車,所以我的大切諾基就擔當起“貨車”的角色。不巧的是,由于我的“大切”年代有點“久遠”,空調設備不太聽話,索性全程就沒開啟它,在五月的南方,應該算得上是初夏,所以我的車子被同伴戲稱為“桑拿車”,好在我們的出行完全是為了緩解工作的疲乏,沒有太在意這些外在因素,所以大家還是滿心歡喜地向目的地奔進。
我比較喜歡有民俗文化氣息的地方,所以我會選擇諸如福建閩西北龍巖一線、浙江一線、江西婺源一線的地方去旅行a那次正好是去浙江,二十人組成的團隊浩浩蕩蕩地從福州出發。首站抵達紹興,我們參觀了紹興的魯迅廣場、故城墻。第二站是安昌古鎮,后面又是去了諸葛八卦村、西塘、烏鎮等聞名遐邇的水鄉古鎮,這次充分發揮了游玩的興致,所以可以玩的地方都不會錯過。一行人又到了仙居、南溪江的地下溶洞游玩。一路玩回來,一直到了羅源的海上魚排,才戀戀不舍地結束了這一次旅程。
由于我們的團隊都是戶外俱樂部的會員,癡迷于戶外生活,所以對旅行的條件也不太講究。居住條件很簡單,只要有洗澡的地方就可以。主要采用隔天露營的方式,有的住民房,房間不夠我們就在院里搭帳篷。好在碰到一群興趣相投的,條件再苦沒二話,心情全部放開。在這個集體中,你沒有任何的優越感,因為大家都沒有必要了解你的背景,沒有任何的利益關系,所以每個人的心情都很開闊,一個小小的村莊就夠讓我們欣喜若狂。
當然,類似于這種規模的自駕游活動畢竟還是不多,因為長假大家的出行計劃都各異,很少有調節一致的時候。不過出行是只不過一種心態,美景也不是最主要的,其實景觀自在心中,離開你熟悉的環境,到一個你所不了解的地方,把自己融入到其中,可以很好地調試一成不變的生活。
即使生活里沒有自駕游,我的工作與生活還是分得很清楚,工作再繁忙,周末也會出去呼吸新鮮的空氣。一到周末,我就和戶外俱樂部的朋友去郊外爬爬山,走一些非景區的線路,到未開發的自然當中,享受一種全放松的生活狀態。而我的汽車對于我而言,就是戶外運動的一種延續,它可以讓我走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