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上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楊柳風”,不
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婉轉的曲子,跟清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在鄉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地里還有工作的農民,披著蓑戴著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兒事去。“一年之計在于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
賞析
朱自清的散文《春》是一篇描寫春天的精品,清新雅麗,樸實雋秀。文章多方面地描繪春天的景色,把一個個渾然一體的春天形象展現到讀者眼前,就像一幅長卷風景畫,而且這幅畫是流動的、鮮活的。
開篇是一幅盼春圖。突出“盼望”的心情,總領全篇,開啟下文。中間集中描繪春天的美好畫面,分別為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和迎春圖。春草圖。寫出了小草的情態、質地、色澤、長勢,洋溢著對春天生機的贊美;春花圖,寫花朵多、花色艷、花味甜。流露出對春的鮮亮明麗的熱愛;春風圖,從觸覺寫春風的柔和,從嗅覺寫春風的芳香,從聽覺寫春風的悅耳。作者通過細膩的感受,將難以描寫的春風寫得神韻透徹;春雨圖,抓住雨的特點。即細密和輕盈。從靜寫到動,從物寫到人,由近寫到遠,融入了作者為春天孕育萬物、令人充滿希望而感到喜悅的心情;迎春圖則寫出了春到人歡的場面。和開頭相呼應。結尾運用一組比喻句,贊美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強調她的“新”、“美”、“力”,表達了作者追求美好未來的強烈感情。激勵人們珍惜春光。努力工作。奮發向上。難怪人們說朱自清的《春》像一首詩。像一支歌,像一幅畫呢!
(陳茂海 宋厚嵐 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