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的科技革命和經濟全球化,中國共產黨人審時度勢,提出了要通過加強執政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高民主執政、科學執政和依法執政的能力,以把握新的機遇、應對新的挑戰、實現新的跨越。而其中的科學執政,就包括運用科技的手段和方法去實現其執政宗旨和目標,完成其執政使命和任務。其中,網絡就是最有效的現代科技手段之一。
首先,互聯網對于一個長期以傳統方式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及其廣大黨員來說,首先和更多的是挑戰。我們黨內盡管知道網絡的人很多,能夠熟練地運用網絡的人也不少,有一些同志甚至對網絡還有很深的研究。但畢竟互聯網是一個新生事物,人們認識它的作用、意義及其深遠影響還有一個過程,熟練地運用它則更為困難。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對網絡仍然處于一知半解狀態,對它的利用也仍然相當“初級階段”。如果說,不懂計算機是新時期的“文盲”的話,那么這樣的“新文盲”在我們黨內恐怕還著實不少。列寧說過,在一個文盲充斥的國家里,是不能建成社會主義的。同樣,我們似乎也可以說,在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快速發展的今天,一個以不諳互聯網為基本特征的“新文盲”充斥的執政黨,是很難順利地完成其執政使命的。
其次,一個成熟而自信的執政黨,其自信寬容的品質,其堅強的接受能力的重要標志,還表現在在互聯網這個“虛擬世界”里,能不能也奉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為網絡發展和人們通過網絡自由地發表意見,實現憲法上明文規定“言論自由”創造更加寬松的環境。
再次,針對互聯網運行中的各種問題和矛盾,我們一方面要更加注重對這個“虛擬世界”的監管,以保證這個世界更加安全、有序,保證在這個世界里“行走”的人們更加自由;另一方面,我們要更加注重監管的方法和手段,讓監管的目的和實現目的的過程一樣充滿科學精神、人性精神和法治精神。比如,我們應當學會正確處理堵與疏的關系,學會除蟲和護花兩不誤;學會在保證自由和實現有序之間找到一個最佳的結合點,以實現網絡這個“虛擬世界”也跟我們執政管理的這個世界一樣和諧;更加注重互聯網的法治建設,把互聯網的管理納入法治的軌道,讓法律成為互聯網管理的基礎,也成為行走在“虛擬世界”里的人們自由的邊界和基本保障。與此同時,我們還應當更加注重互聯網及其相關的文化建設,形成科學、文明的網絡文化,為互聯網的健康發展和運行創造良好的思想文化條件,讓作為文明標志的互聯網真正“文明起來”,也讓在這個文明的橋梁上行走的人們也真正“文明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