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因為一小購物袋垃圾被罰$360,按人民幣兌換比率1∶7換算就是¥2520。為這一小袋垃圾,你說讓人得多郁悶啊?
話說人到北美,除了要適應不同的文化環(huán)境,還要習慣和遵守與國內(nèi)截然不同的生活規(guī)則。就拿扔垃圾一事來說吧,在國內(nèi)啥時把這當成一回事啊?有了垃圾往樓里垃圾道一扔,齊活!什么也不用想啊!
可是到了北美就不同了。尤其是生活在HOUSE里的,要將垃圾分類之外,還要按規(guī)定的日子放到HOUSE前指定的地方。不同垃圾收的日子不同。
那還是在夏天的時候。某日,我整理垃圾時發(fā)現(xiàn)因天熱的緣故居然長了蟲子。我從小就對蟲子有恐懼癥,現(xiàn)在提起這事都渾身不自在。為了避免此事再發(fā)生,就在接下來的那個星期一(我們這里收垃圾是星期五),吃完晚飯后,我將有蝦皮的垃圾系在一個購物袋里,在飯后散步時,路過一個公園的垃圾箱時,由老公將那袋垃圾扔了進去。我想,公園垃圾一定不會是一星期收一次,還不是天天有人收?
第二天早晨,一個身穿制服的白人男子來敲門,問是否我昨天在旁邊公園垃圾箱里扔了一袋垃圾?我多誠實啊,當然一下承認了:“難道這有什么問題嗎?”他告訴我,從家中帶出的垃圾不可扔到那里,隨后就給了我一張早就開好的罰單。我一看金額,蒼天啊!大地啊!$360?$360!!!我瞪大眼看著那位先生,不,他現(xiàn)在在我眼里就是二狗子!他無限同情(我覺得他是裝的)地對我說,開了的單子是無法取消的,我只能去法庭(專門處理各種告票和罰款紛爭的地方)爭取減輕罰款金額。
拿著罰單去預約了上庭時間,回來怎么也想不明白他們怎么就知道是我扔的垃圾。難道有錄像?可是那天不是我扔的啊,我明明在公園欄桿外站著啊!而且之后我們還走了很遠才回的家,難道還跟蹤我們了?嘿,我這爆脾氣!你說這里是殺人犯死活抓不到,各種刑事案件破不了,卻能將我這扔一小袋垃圾的抓個正著,氣死我了!不行,我要上庭!那垃圾箱旁沒寫不讓扔垃圾啊!而且不是我親手扔的,我又不是真正的“殺人兇手”,頂多算個望風的“從犯”,那憑什么判我“死刑”啊?
我給我的朋友們說起這事,你猜怎么著?人心不古啊!他們除了不知道那里不能這樣扔家里的垃圾,覺得要吸取教訓外,一個個就對為什么知道是我家扔的,尤其是為何明明是我老公扔的,可是卻給我一張罰單感興趣,一點同情心都沒有,反而覺得一小袋垃圾罰這么多太逗了。
時間是治愈心靈創(chuàng)傷的良藥,等到我上庭時,已經(jīng)是快到冬天的現(xiàn)在了。我已經(jīng)對罰金不再耿耿于懷了,就想要殺要剮趕緊的,要不怎么也在心里是個事兒。本來我都想好了到庭上如何以弱者的形象楚楚可憐地訴說我不是真正的“兇手”,就是一個旁觀者。可是在法庭助理提前問訊時,我一下就理屈詞窮了。因為助理告我,無論是否是我親手扔的,垃圾里有我的名字和地址,所以你只能認罰。我在看到那一小片寫有我名字的紙片時,一切疑團都解開了。原來我在廚房開媽媽寄來的東西時,隨手將寫有我地址和名字的郵單撕了扔在垃圾筒里(平日紙什么的都扔在回收垃圾箱)。唉!!!人不用錄像,是我自己提供了作案證據(jù)!認栽唄!接受了庭下調(diào)解,將罰款降到一半,刷卡!終于塵埃落定,心里的一個事情就這樣了結(jié)了。
和老公一起去逛街,把省下的一半罰款買東西吧!平日不舍得買的靴子,瞧,這一不留神就讓一袋垃圾給扔沒了。買!!!
同志們啊,我終于知道良好的社會秩序是怎么來的了,是巨額罰款罰出來的!甭說你不知道,不知道不是理由,罰你一次就什么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