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離我駐地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姓張的老頭,他過去是民政局的副局長。過去我在鄉鎮工作的時候他常去下面貧困戶里,這樣我們便認識了。等我調到城里來時,他已退休在家。
張老頭就是我們常說的半邊戶,他老伴在郊區的農村,種有幾畝地和幾大片果園。退休之前,老兩口商量好,等老張退下來就回農村老家,與老伴兒一起種地養果園。同時也為了給兒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所以他們就拿出全部積蓄在郊區做了一棟三層樓的水泥房。房子做好后,房改政策也下來了,張老頭在單位的住房只需要交少量的錢就可以成為自己的財產,老兩口只好改變主意將房改房購買下來。
房子買下來后,老伴兒一住到城里就不愿意回郊區了,畢竟城里的生活方便得多,文化生活豐富得多。兒子、兒媳、孫子也不愿意回到郊區那個家里,他們在城里做生意也買了房子。而在城里住了一輩子的張老頭卻舍不得放棄郊區的那個老家。我曾想把他那個毛坯房給我弟弟買過來,但他說什么都不肯,他舍不得那一片果園。這樣,他就把老伴兒的責任田轉包給了別人,他每天早晨八九點鐘騎著自行車從城里出發,到郊區的那片果園里是修修剪剪,打打藥水,扯扯雜草。即使沒事,他也得往那兒跑,去看看果園,摸摸果樹,聞聞鄉下的新鮮空氣。別人勸他別這樣,跑來跑去多辛苦,但張老頭卻自得其樂。
張老頭的果園我去看過的,并不大,分布在房前屋后,但品種豐富,有柑桔、柚子、葡萄等等。最多的是柑桔,分成一園一園的,成排成行的柑桔樹就像一排排大蘑菇,整整齊齊地排列在他的房前屋后。柚子樹并不多,但樹粗壯高大,最高的高過了屋脊。葡萄則爬上了毛坯屋頂,頂層全是葡萄架,一串串的葡萄掛在架下。盡管果園不大,但管理得相當好,地上看不見雜草。樹上也看不見一根枯枝,一片敗葉。一年中的絕大多數時間張老頭就在這個果園里度過,中午餓了有從城里帶來的快餐,困了有臨時鋪成的床鋪。吃飽了,喝足了,乏解了,接著又在果園里轉悠。那片果園就像他的一幫孩子,望著那片果園,他的臉上總是掛著滿足的笑容。
其實張老頭精心管理出的水果他是根本吃不完的,而他自己又從不賣一個,除了自家留存外,其余的全部送人。親戚、朋友、鄰居、過去的老同事等等都幾乎吃過他種出來的水果。我作為他的朋友之一,自然也被他囊括進了“送”的行列。平時工作、寫作的空閑時間,我常常喜歡騎一輛自行車溜出城外,去郊外的曠野里溜達。就是在這些路上,我常常碰上他。一旦到果子成熟的時節,他總是把我喊停,然后把隨車帶的水果往我懷里和車上塞。一次二次,一年兩年倒也罷了,但年年如此,我就顯得極其難為情了??蓮埨项^卻固執得很,他回家用麻絲袋裝好水果,用最快的速度從后面追上我,非要我把水果拖回去不可。若我客氣,他則淡然地說,幾個水果又不是什么好東西,客氣什么呢。
一日過去了,一月過去了,一年過去了,天天月月年年如此,我從張老頭悠閑的神態和滿足的神情里看到了他的內心世界。他這樣樂此不疲地奔跑,原來是在感恩啦。天地孕育了萬物,為人類提供了食物、衣物、道路和房舍,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但是萬物是需要我們人類呵護、保護和培育的。
張老頭退休了,每天完全可以打打牌,下下棋,跳跳舞,聊聊天,喝喝茶,可他偏偏選擇了往鄉下跑,如果不是感恩會有什么更合理的解釋呢?因為果園不修剪,不培育,任其自生自滅,果園就不再是果園了。天地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舞臺,你好好地侍弄,那就是對天地最好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