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災區行跡
韶關,廣東粵北山區是廣東省的經濟欠發達地區,也是這次冰雪災害受災最嚴重的地方。2008年進入3月的第一天是周六,廣東省慈善總會秘書長方炎松決定利用周六周日休息的時間去韶關考察災情,并和當地慈善組織商議在災后重建中慈善組織如何發揮作用,如何把來自民間的援助,及時用到災民最需要的地方。我有幸與方炎松秘書長同行。在韶關,韶關市民政局、慈善會的同志向我們介紹了冰雪災害給當地群眾生活帶來的損失和困難,也介紹了這里的人們當時與冰雪災害抗爭時,連續作戰、勇于奉獻的事跡。方秘書長事先已經與這里慈善會的同志聯系好了我們要去的地方,那是韶關最北面、大山深處的一個村莊。韶關市慈善會曾明秘書長和我們同行。
我們要去的仁化縣長江鎮冷飯坑村離韶關市還有150公里。從韶關到仁化縣的道路已經很好走了,沒有了冰雪災害的痕跡,但當初這里軍民齊心合力抗冰雪,為打通京珠公路韶關段浴血奮戰,和為滯留旅客緊急送食品衣物的感人情景似乎還不時會出現在眼前。我們馬不停蹄地驅車前行,不時會看到路邊被凍死的香蕉樹、芭蕉樹。那些樹的葉子都已經干枯,像被雨水浸泡又被風干的草紙,當啷在東倒西歪已經發黑的枝干上。有時,還能看到殘留在枝干上的香蕉、芭蕉,不過都已經變黑仿佛被火燎煙熏過。我問這些樹還會不會復活,方秘書長有些傷感地說不可能了,還說小樹至少要十年才能長這么大。我們都不再說話,默默地看著車窗外移動著的山區景色。我看到村民都正在田地里忙活著,有趕著牛犁田的,也有揮動鋤頭整地的,沒有看到有人停歇,甚至很少看到他們抬起頭來。埋頭苦干,這個已經被我用濫了的成語,好像此時才被我更深地理解。
到縣城了,我們沒有停留,車輪繼續朝目的地飛轉。從仁化縣城到長江鎮已經是蜿蜒崎嶇的山路了,道路雖然狹窄雖有損壞但還算平坦。我正隨著汽車引擎的響動和車窗外移動的景色思考,不覺長江鎮已經到了。長江鎮的幾位領導正在路邊盼望著我們的到來。我們全都下車,換乘鎮里為我們準備的吉普車。鎮里的領導告訴我們到村里的路只有這種越野車才能走,接下來我們便開始了異常顛簸的行程。從鎮上到冷飯坑村全是泥土路,坎坷不平。當地的人說,雪災時只有這條土路沒有結冰,但這路的低洼處仍有積水,汽車經過這泥水路時則更加艱難。這條土路很狹窄,有的路段狹窄得只能勉強通過一輛車,路上基本看不到往來的汽車,行人也不多。這路的一邊是高山,一邊是懸崖,也有時是在大山的間隙中穿過。
顛簸中,我們看到車窗外滿目都是冰雪災害留下的痕跡。路邊隨處都能看到被冰雪壓倒的大樹,這些粗壯至少生長了二三十年的大樹被冰雪壓得連樹根都被拔出來了。山坡上成片的樹林許多樹都只剩下了被折斷的光禿禿的樹干。我把手中的相機端起對準它們,它們痛苦的吶喊似乎也同時傳到了我的鏡頭里。這里的村民,主要靠出售山上的毛竹過活,用來搭棚架的細竹可以賣到每根三四分錢,建筑工地用的粗大毛竹則可以賣到十多元錢一根,可成片成片的竹林被裹在它們身上厚厚的冰掛壓彎壓折,這些竹子已經沒法賣錢了。那時,這里是冰的世界。漫山遍野都被厚厚的冰層覆蓋,晶瑩剔透。樹林、竹林的枝干、電桿電線、房屋都被冰層不停地包裹著,越包越厚,越過越沉。您也許無法想象,一根細細的茅草,最終竟被纏裹成可以當板凳坐的冰柱。這是一種讓當地村民恐懼、心痛欲裂的奇景。當時,不少村民面對這給他們帶來巨大災難冰雪,面對被毀壞的毛竹、樹木、房屋禁不住放聲大哭。我們心情沉重著,繼續艱難地前行,從鎮上到冷飯坑村只有30里的路程,可我們的汽車卻走了一個半小時。有時,汽車的速度竟趕不上行人的腳步。路上,我們遇到了修路的工程車,鎮上的領導告訴我們,政府已經決定修這條路了。先平整、加寬、硬化,而后再考慮鋪柏油或石子。我們看著、聽著,心里頓時升起幾分寬慰。路上,我們還看到了架設電線的電業工人,看到不久前剛剛豎起的嶄新的電桿,我把手中的鏡頭同樣對準了這令人鼓舞的場景。
冷飯坑村終于到了。如果不是有人指引,真很難想象這大山深處的山坳里竟還有這樣一個村莊。這個村子在廣東省的最西面,翻過村子前面那座大山,就是江西的地界了。當地的人說省里只有民政和慈善的人來過這樣偏僻的山村。
韶關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天熱,冬季相對來說是比較涼的,山區以往的冬季偶然也會有雪花飄落,但基本不會結冰。冷飯坑村是韶關平均氣溫最低的地方之一,在這里居住的老輩人,飯做好后,常常還沒等吃就冷了。所以很久以來大家就把這里稱為冷飯坑村。
方炎松秘書長一行早早就下車了,一邊仔細考察這里村民的生活,一邊聽村長的介紹。村里的路依舊是土路、小路,依舊隨山勢起伏。村民的住房在相對平坦的山坳里,而山腳下平地面積都不大,所以村民的住房也只是相對集中,高低錯落著依山勢而建。冷飯坑村分兩個組,上坑組和下坑組。下坑組在低處,上坑組在高處。村民住的多數是破舊的土坯房,除村委會辦公的地方,我見到的村民磚瓦房大概只有四五間,可見這里家境好,蓋得起舍得蓋磚房的實在不多。大雪壓垮了一些住房,由于及時清理積雪沒被壓垮的房屋,墻體上也出現了裂紋,土坯也由于浸入雪水而變得松垮。村里沒有倒塌的住房也都成了危房。方秘書長一行在村里考察被大雪摧毀的竹林,考察損壞的村民住房,考察村民的生活。他們一邊考察一邊商議如何幫助災民建造新的堅固的新房,他們和村里干部、群眾共同計劃開辟一塊較大的地方,集中建設25套新房,將村里25戶原房屋基礎差、房屋損失最重的村民遷到這里,另25戶房屋基礎相對較好的則落地重建。建設新村和重建資金將由三部分組成,一是當地政府的補助;二是個人的支付;三是慈善的資助。
……
方秘書長一行正走在村里唯一一條狹小的石頭路上,當地的村民告訴我說,70多年前,朱德總司令曾帶領部隊走過這條路。
我默默地看著這條路,看著走在這條路的人們,舉起相機,一次次按動快門。記錄了這個時刻,也記錄的我的思緒我的思考。
我用電話向中華慈善總會范寶俊會長和劉國林秘書長及時匯報了我見到的一切,慈善總會領導正在精心計劃在這次冰凍災害的恢復重建中任何用好百姓的捐款。
這次南方發生的冰雪災害,廣東也遭遇巨大困難,遭受了很大的破壞。廣東廣大群眾、各界人士在黨中央的號召和當地黨和政府的安排下,積極參加抗冰雪的戰斗,并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人道主義精神,慷慨地為戰勝冰雪災害和災后的恢復重建捐款捐物。廣東省慈善總會在這期間發揮了非常有成效非常顯著的積極作用。
廣東省是全國稅收的第一大省,占全國22%的人口的廣東省,稅收卻占了全國稅收總額的1/7。廣東的慈善事業對全國慈善事業的發展也起到了積極的支持、推動作用。2005年底印度洋發生大海嘯后,我國慈善系統為海嘯災民捐款2億多元,其中5千多萬來自廣東百姓的捐贈。
您或許并不知道,為全國稅收貢獻最大的省份,工資待遇卻不是最高的。省慈善總會一位已經有15年工齡的女干部,每月卻只有2500元的工資收入。可她依舊愉快而努力地工作著、奉獻著,沒有什么怨言。廣東省慈善總會、廣州市慈善協會的所有同志都是這樣,都富于樂于奉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