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筆者對廣西欽州坭興陶業發展的情況進行了科學的調研,并且一直在一線從事陶瓷專業的教學工作,對兩者之間的關系和相互影響頗為了解。本文旨在對兩者的協調發展提出一些建議,希望能夠起到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 陶瓷專業教育,廣西欽州坭興陶,影響
1引 言
廣西欽州坭興陶發展至今已有9000多年的歷史,在1915年,欽州坭興陶獲舊金山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牌獎,前些年更被認定為廣西目前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兩件寶之一,與壯族織錦一起申報列入國家傳統工藝美術保護名錄。欽州坭興陶作為中國四大名陶,是最具民族特色的傳統工藝美術品,民國初期,欽州坭興陶除暢銷大半個中國外,還通過越南遠銷東南亞各國,極具名望。
2廣西欽州坭興陶業的現狀
技藝是靠人來創造、靠人來傳承的。在我國,許多民間技藝都“因人而存”,民間技藝的興衰與藝人的多寡、技藝的高低緊密關聯,民間藝人有著不可替代性。欽州坭興陶是壯族先人流傳下來的一種傳統民間工藝,經過藝人的不斷創新和時間的磨練,使其具有陶土獨特、窯變神奇、浮雕精致等特點。陶藝的藝術風格必須由陶藝的物質形態來體現,而陶藝物質形態的形成則取決于藝人一整套的技法。坭興陶的每項技法都有其特有的難度,坭興陶藝人則各有所長,其技藝必須經過長期的實踐訓練和虛心學習,通過手把手傳授才能掌握、傳承延續。
然而,欽州坭興陶從業人員從上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在減少,企業技術力量薄弱,工藝人才匱乏。據問卷調查,目前在欽州略有名氣的欽州坭興陶藝有限公司,現有職工78人,其中設計和生產技術人員共17人;具有中級職稱的3人,高級職稱的2人。在技術人員中,中專(高中)畢業及以上學歷的只有10人,且對口專業畢業的僅為4人。2005年在欽州全市產值最高的欽州坭興二廠,沒有一個高級技術人員,只能生產內銷的日用陶。欽州坭興陶行業專業技術人員偏少,職工隊伍的文化素質偏低顯而易見。過去制作的許多坭興陶工藝品因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已獲得榮譽獎項或收獲到良好的經濟效益,但由于藝術人才大量流失,使坭興工藝特色喪失殆盡,許多優秀的傳統工藝品在今天已無法制作。據坭興業內人士稱,極具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的水滸人物坭興浮雕大花瓶,是李人幈大師等10多名技術人員花費三年心血研制而成的。從中可以看出,制作一件優秀的坭興工藝品,需要雄厚的技術力量,更要有名師巧匠的參加。象欽州坭興陶藝公司雖然設立了創作室,但現在只有工藝美術大師李人幈一人搞藝術設計創作,而且還要兼顧銷售和其它事情,而李人幈大師也已經60歲,可見人才匱乏。
如何傳承坭興陶技藝這一文化遺產,應該在傳統美學與現代藝術思潮、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相互碰撞和交融中,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推陳出新,探索創造出有時代風貌和獨具風格的坭興陶產品,這是欽州坭興人急需解決的課題。但在這課題的解決過程中缺乏具有相當功力和一定數量的坭興陶藝術創作人才與工藝制作人才。此外,由于坭興陶生產過程中有不少環節依賴人的經驗,如燒窯、制泥等工序,工人的技術水平也直接關聯到產品的質量和成本。可見,欽州坭興陶生產的人才匱乏、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是制約坭興陶產業發展的最根本因素。
3陶瓷專業教育的現狀
2000年以前,廣西欽州坭興陶的人才和技術需求,難以得到本地的有力支持,決定了廣西欽州坭興陶產業僅僅是一個低技術產業,無法向創新型陶瓷產業轉化。廣西欽州在教育投資方面的落后,使得本地的產學研主要是與欽州以外的高校和研究所合作。目前已有一些企業和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但是這些都不是面向坭興陶產業群的,而且主要集中在科研的合作,對于廣西欽州坭興陶人力資本的形成和中高級的行業專業人才的教育、培訓難以顧及。
根據欽州學院坭興陶藝術研究所課題組的調研,坭興陶企業普遍認為開拓國際市場和開展科研活動最大的困難是缺乏相關人才。從所需人才來看,最需要的是熟悉本行業的經理人、技術工人、科技人員及國際化人才。
2006年欽州學院擴大了招生范圍和招生數量,并且加快了實驗室的建設。當年學院陶瓷專業生源擴展到省外,本、專科學生有一百多人。2008年,初步建成了可以同時容納50人的現代化實驗室。
4發展陶瓷專業教育的意義
廣西欽州坭興陶業,已經突破過往以小作坊為主的產業發展模式,成為廣西欽州重要的文化產業。因此,廣西欽州坭興陶業需要進一步的發展,就必須得到強有力的支持,尤其是智力和技術的支持,陶瓷專業教育對廣西欽州坭興陶意義重大。
4.1 陶瓷專業教育是廣西欽州坭興陶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重點
2004年,陶瓷專業教育在欽州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欽州學院陶瓷藝術設計專業的基本定位就是以高等專業教育為主。2006年,欽州學院的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加強以高等陶瓷專業教育為重點的藝術教育建設,構建專業的教育體系。”
4.2 陶瓷專業教育有利于廣西欽州坭興陶的傳承和發揚光大
廣西欽州坭興陶具有悠久的歷史,但偏重于傳統的師徒傳授教育方式,沒能將陶瓷教育專業化,難免造成現代化大生產對教育的需求脫節。現代陶瓷藝術產業既要有陶瓷文化的根,又要有現代化大生產的葉,才會枝繁葉茂、根強樹壯。目前,廣西欽州坭興陶市共有9位陶瓷藝術大師,他們是廣西欽州坭興陶文化的主要代表。而在瓷都景德鎮,已有22位陶瓷藝術大師,此外,還擁有眾多工業美術大師、陶瓷工業美術方面的研究員、教授、副教授、講師、研究生、本科生等,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研究隊伍和教學梯隊。造成這個差距的根本原因是廣西欽州坭興陶陶瓷專業教育的落后,因此,加大陶瓷專業教育的投資力度,將有利于把廣西欽州坭興陶發揚光大。
4.3 廣西欽州坭興陶產業配套升級的必由之路
廣西欽州坭興陶產業,要實現低成本擴張與產業升級并舉。企業要進入國際競爭體系,必須從制造邁向創造,把力量投入到研發上,這樣就必須培育和引進高素質的技術人才。
5完善陶瓷專業教育的建議
廣西欽州學院是廣西沿海唯一的公辦高等院校,以本科教育為主,專科教育為輔。陶瓷專業教育的興辦,其發展資金和師資隊伍乃至校舍建設都實行了社會化,與當地企業結合,整合各類資源,靈活采取多種辦學形式和研究方式,目前已把它作為廣西欽州坭興陶產業技術升級和進行產學研合作的主要載體,而且力求所有專業均與陶瓷企業聯辦,建立契約關系。
而計劃在北部灣大學興辦的陶瓷學院,不應局限于和國內高校合作,還可與學科內所有知名科研院所合作,形成學科、人才、項目、信息的集聚地,使之成為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人才培養基地、科技信息流通中心、科研成果產出中心等,真正發揮人才供給、技術支撐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馮四東.高職陶瓷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實踐探索[J].中國陶瓷,2006,7:131~135
2 張德山.當前景德鎮陶瓷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J].景德鎮陶瓷,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