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華為辭職門”在全國被紛紛議論的時候,跨國公司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的一名老員工王國平經過兩年的仲裁和訴訟,撕下該公司解雇員工以規避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面紗,并最終勝訴,拿到了各項保險金、經濟補償等共計36萬余元。2007年12月7日,該案塵埃落定,王國平訴阿斯利康公司案成為公司規避法律規定挑戰勞動法用人制度且被判決的第一案。
招聘程序違反誠信準則
今年39歲的王國平原是河南省南陽市一家國營制藥企業的銷售員。上世紀90年代,北歐制藥巨頭瑞典阿斯特拉公司在中國開拓市場,1995年末,時年27歲的王國平憑著自己出色的資歷、業績和個人條件加入阿斯特拉(無錫)制藥有限公司。1996年2月5日,王國平和阿斯特拉(無錫)制藥有限公司簽訂為期兩年的勞動合同,正式成為該公司駐河南省南陽市的銷售代表。此后,王國平和公司的勞動合同一般都是1~2年簽訂一次。1999年,瑞典阿斯特拉公司與英國捷利康公司對等合并成立阿斯利康公司(AstrdenCo),其中國公司名稱為: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下文簡稱阿斯利康公司)。王國平任該公司高級醫藥代表,負責河南省南陽和平頂山兩個地區的全產品銷售,2004年3月后負責南陽地區全產品銷售和推廣。1996年—2004年期間,王國平每年均完成或超額完成公司制定的銷售目標任務。2003年王國平的個人銷售業績高達430萬元,排總公司前20名,武漢辦事處(轄豫、鄂、湘三省)第1名。
2005年1月6日,阿斯利康公司成立鄭州辦事處,一位陳姓女士任辦事處經理,同時鄭州辦事處擬招聘兩名地區經理(主管),鄭州辦事處共有5名同事參加應聘,王國平是其中之一,他應聘的職位是河南省區呼吸類藥品主管。當天晚上,公司南中國區人力資源部在鄭州大學對應聘人員進行網上在線語言邏輯和計算能力考試(SHL測試)。不枓,考試過程中電腦出現了故障,一直到次日凌晨1點考試才結束,即使這樣,王國平對考試的自我感覺不錯。
在應聘經理期間,陳經理多次告訴王國平:公司南中國區人力資源部的張經理不想讓王國平和另外一名同事參加考試,是她為兩人爭取到了考試機會。后來,在赴新加坡年會前,王國平接到南區人力資源部電話:他的網上在線考試一部分沒有提交成功,無成績,可以隨后提交。但不知何故,2005年1月17日新加坡年會結束后,公司南中國區培訓部單獨通知王國平到廣州重新考試。1月19日,王國平飛到廣州,20日進行了筆試、幻燈片演講和角色演練。此后,人事部張經理將王國平的情況匯報給時任公司副總裁馬克先生和鄧濤先生:1、筆試成績不及格,2、2003年-2004年平頂山業績報量不清楚,后來,王國平問張經理為何不想讓他參加SHL測試以及銷售報量問題,張經理的答案是“集體決定”,而報量則是有關方面的說法,此事最終不了了之。
應聘失利王國平并不特別遺憾,但他對公司的招聘程序感到十分不滿:所有參加考試的應聘人員的成績沒有公布,屬于暗箱操作;別的參加應聘人員都是一次考試,對他卻是兩次;既然已經有“集體決定”,為何讓他再次考試搞形式主義,這一切證明招聘程序嚴重失當,這不但違反了阿斯利康公司“正直誠信”的行為準則,更使自己遭受了不公平待遇和嚴重歧視。
但是,一些意外的事還在繼續發生。
2005年5月18日,鄭州辦事處陳經理專程到南陽找王國平談話,勸其主動離開公司,并說人力資源部的張經理經過計算,如果王國平主動離職的話可以得到75000多元的補償,并出示了張經理發給她的短信。王國平不理解,公司為什么讓他離職?況且他再過幾個月工作年限就滿10年,按照《勞動法》第二十條“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以上,當事人雙方同意延續勞動合同的,如果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王國平就有權提出和公司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自己在這個時候離職,太可惜了,因此就沒有同意。
5月20日,阿斯利康公司的網站上開始公開招聘南陽醫藥代表,同時王國平也風聞陳經理在公開場合講他要離開公司了。此時,他再也坐不住了。
誠信投訴導致精神抑郁
2005年5月20日,王國平以電子郵件的形式向公司南中國區銷售總監溫某投訴。溫總監隨即電話和王國平進行溝通,勸他不要再投訴了,投訴也不會有什么結果等等,王國平則表示保留意見。
5月24日,王國平接到了陳經理的電話,說如果他主動辭職就可以拿到補償,這樣可以應付公司程序等,王國平當即拒絕,5月25日,陳經理在上海又電話講:人事部張經理說若主動辭職不但拿不到補償,還要賠償公司損失,此時,王國平感到非常氣憤。
2005年6月5日,溫總監和陳經理約王國平到鄭州一家賓館面談離職事宜,但是沒有達成共識。6月6日是鄭州辦事處成立揭牌儀式的日子,時任公司總裁、副總裁及其他高管和鄭州辦事處全體員工都到場參加,但是卻沒有人通知王國平,而此時他正在離辦事處150米的賓館里等待進一步溝通!
2005年6月18日下午,陳經理在“南陽呼吸年會”后約見王國平,要求他立即全面交接工作。王國平表示:一、勞動合同沒有到期:二、沒有接到公司任何中止勞動合同的通知。所以交接工作無從談起,陳經理說那就要進行強制交接。
不久,南陽一家客戶通知王國平到場確認誰代表阿斯利康公司開展業務,因為一名宋姓女士聲稱是阿斯利康公司鄭州辦事處派來南陽全面接替王國平工作的。在這家醫藥公司,王國平聲明和公司有正式勞動合同,工作報告系統、報銷系統且享受正常工資、福利等,而宋女士則說她是按招聘程序入職,由鄭州辦事處陳經理直接指派來南陽全面接替王國平工作的,對王國平仍在公司工作毫不知情。
接著,王國平收到了鄭州辦事處進行“南陽銷售分組”和“新的銷售指標”指令,王國平認為自己今年以來由于投訴了鄭州辦事處陳經理等,這次指令是“非正常工作安排”,依據阿斯利康《行為準則》規定:“沒有任何阻力,即使是為了達到目標或上司的直接命令都不可以讓我們對正直誠實的承諾妥協”,因此拒絕執行。
不久,這位宋女士得知真相后離開了阿斯利康公司。
隨后,王國平按照阿斯利康《行為準則》的誠信投訴規程繼續向阿斯利康公司法律事務部、行政部、中國公司總部和英國總部進行投訴。2005年7月22日,王國平終于收到了公司的投訴回復,回復針對王國平的投訴作了說明,認為王國平的應聘成績不合格,到廣州參加評估不是形式主義而是給他個機會;未通知他參加總裁訪問活動是因為參加的員工以辦事處所在地員工為主,不希望影響外地員工的正常業務;招聘人員是為防止南陽地區業務下滑……
可是令王國平不服氣的是,最后署名的是鄭州辦事處的陳經理和人力資源部的張經理,而這兩個人正是王國平所要投訴的人,并且投訴回復沒有加蓋阿斯利康公司印鑒,王國平立即將投訴回復寄回公司總部。要求公司加蓋印鑒,
此時,王國平一方面負擔著公司繁重的銷售任務,另一方面要和公司各個部門交涉,自己已經焦頭爛額,身體健康狀況逐漸惡化,出現失眠,多夢,食欲不振,乏力,體重減退等病癥。此時,他的朋友們則發現他經常煩躁不安,情緒低落,甚至悲觀厭世,多次流露出自殺傾向,嚴重影響了他的正常工作和家庭生活,此時,王國平不得不去看醫生,經醫院診斷,王國平患上了膽囊炎伴生患肉,抑郁癥和印,不得不住院治療。平常還需服用大量藥物進行維持治療。
終遭解雇被迫勞動仲裁
2005年9月13日,王國平收到了阿斯利康公司9月5日作出的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通知書載明,“鑒于您近期以來多次拒絕服從公司的工作安排,拒絕接受公司在南陽地區的分組決定和銷售指標,拒絕填報ETHS(客戶拜訪)拜訪記錄,拒絕接受辦事處發出的會議通知,公司為此曾多次與你進行溝通,并對您進行了勸告和教育,但你一直以其他托詞堅持錯誤不予改正,您的上述行為已經嚴重影響了公司的正常管理和工作秩序,并且嚴重違反了公司與您簽訂的勞動合同和規章制度。因此,公司現決定與您立即解除勞動合同,您的最后工作日為2005年9月12日,……參照《勞動法》的有關規定,計算和支付您的一次性離職補償金人民幣79275元。”
拿著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王國平十分痛心,自己為公司業務盡心竭力,而公司最終卻借故解雇老員工以躲避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跨國公司的信譽和責任何在?
咨詢律師后,2005年10月25日,王國平向南陽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申訴,要求立即恢復勞動合同,并賠償272萬元的損失,如果阿斯利康公司不同意恢復勞動合同,則支付工資獎金損失、醫療費、精神損失以及各種保險金共計534萬余元。
2005年11月29日上午8時30分,南陽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開庭審理此案,但阿斯利康公司不知什么原因,沒有參加庭審。在庭審中,王國平發表意見稱,1、申訴人患有職業病,尚在治療期間,被訴人不能解除勞動合同。2、依據阿斯利康公司《行為準則》的規定:“阿斯利康確保舉報員工的雇傭不受任何影響”現仍在投訴期間,被訴人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與其《行為準則》相違背。3、被訴人依據“拒絕執行工作安排”解雇申訴人屬惡意侵害申訴人合法勞動權益。申訴人正在對被申訴人工作安排等按程序進行投訴,被訴人給出的投訴回復存在互相矛盾并與事實嚴重不符,致使申訴人的工作環境愈加惡化,無法正常開展工作。阿斯利康《行為準則》規定:“沒有任何阻力,即使是為了達成目標或上司的直接命令都不可以讓我們對正直誠實的承諾妥協”,申訴人正是在這一原則的指導下對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及嚴重歧視作出以上不妥協的行為。
南陽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審理認為,申訴人在履行勞動合同期間,工作認真敬業并績效顯著卻遭受到不公平待遇,在患職業病期間被申訴方不僅未給申訴人鑒定病情和給予醫療補助,反而解除了申訴人的勞動合同,由此造成并加重其肉體和精神上的痛苦,在共建和諧社會,以人為本的前提下,被訴方應當積極給予申訴人患病治療費和預期費用,申訴人在勞動合同期間的工資、獎金和“三金”應全額補發,
2006年2月17日,該仲裁委員會作出裁決,1、被訴方全額補發申訴人合同期間的工資獎金和“三金”:支付獎金損失5萬元:一次性支付患病治療費和后續治療費67萬元,2、精神損失費不屬本庭審理范圍。3、被訴方依法支付申訴人一次性離職補償金近8萬元。
兩審皆勝最終討回公道
仲裁裁決書發出后,王國平認為仲裁裁決不予支持精神損失賠償不當,補發工資獎金和“三金”無具體數額,遂向南陽市宛城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2006年2月20日該院受理此案。
而阿斯利康公司則認為,解除勞動合同合法有效,不用支付任何經濟補償金、工資、獎金和“三金”,王國平的所患病不屬職業病,治療費或后續治療費不應由公司負擔,因此也向當地法院提起訴訟。2006年2月24日,江蘇省無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受理了阿斯利康公司的訴訟。
王國平接到無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的應訴通知書后,在答辯期內向該院提交了管轄權異議書,該院經審查認為,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訴訟,后立案的人民法院應將案件移送給先立案的人民法院,故本案應移送南陽市宛城區人民法院。2006年3月7日作出裁定,本案應移送南陽市宛城區人民法院審理。阿斯利康公司不服裁定,向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審理過程中,阿斯利康公司申請撤回上訴。
南陽市宛城區人民法院先后三次開庭審理此案。法院審理認為,原告在“誠信投訴”期間拒絕公司“銷售分組”及“銷售指標”的行為符合《行為準則》,而不是違反勞動紀律的行為。因此被告單方做出解除勞動合同,不符合《勞動法》第二十五條所規定的情形,同時也違反了《勞動合同》的約定,也與被告的《行為準則》規定不相符。故被告解除原告的勞動合同是違反法律及合同約定的行為,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原告所患疾病經醫院診斷為精神抑郁癥和印,雖說原告所患疾病不在法定職業病范圍,但是被告公司所制定的《安全,健康與環境手冊》所定義的職業病即:“指除因茶導致的受作外,其他任何精神上異常或身體不適癥狀”。原告所患疾病應為本手冊定義的職業病范圍,且不違背法律的規定,被告《手冊》所定義的職業病是雙方認可的,應尊重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告抑郁癥、印與原告所受被告的不公平對待有一定的關系,故其職業病應予認定;原告醫療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三條之規定,被告應支付原告因治病所花去的費用,至于后續治療費,由于目前沒有發生故不予支持;原告所提的精神損害賠償請求因屬一般民事侵權案件范疇,在此勞動爭議案件中不宜合并審理,且法律依據也欠缺,不宜支持。
2007年2月10日,該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條、第七十三條、第八十九條、第九十八條之規定判決:一,限被告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支付給原告王國平工資、“五金,經濟補償,額外經濟補償、賠償及醫療費36萬元。二,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判決發出后,原告和被告均向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南陽中院審理認為,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既違反了《勞動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同時也違反了《勞動合同》的約定,也與其《行為準則》規定不相符,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依照《勞動法》第九十八條及《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規定,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故原審判決上訴人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承擔經濟補償責任并無不當,上訴人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的上訴理由因無法律依據,其訴訟請求不予支持。上訴人王國平的上訴理由也不能成立,認為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判決適當。2007年8月6日,該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南陽中院判決下發后、阿斯利康公司沒有積極履行判決書義務。2007年8月30日,王國平向南陽市宛城區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8月31日,該院受理并向阿斯利康公司發出執行通知書。9月6日,該公司收到法院執行通知書,同日向王國平電匯執行款36萬多元。2007年12月7日,宛城區法院收到了阿斯利康公司最后一筆執行款,至此,該案塵埃落定。
編輯:陳暢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