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的故事
LEA快步走到門口,微微地躬身,訓練有素地擺出送客的姿態,用純正的英語向我們道別。
棕色笑臉,齊耳短發,粉紅套裙,LEA的樣子,如此深刻地留在我們的記憶里。
她始終是禮貌的,溫和的,謙恭的。
這個來自菲律賓的女子——是700多萬活躍在全球各地的菲傭大軍中的一員。她以其專業的職業水準與前沿的服務理念讓我們了解了一個真實的菲傭世界。
不一樣的“保姆”
天色剛剛發白,LEA就醒了。她看看手表,還不到5點鐘。這是她從菲律賓來到南京。正式開始工作的第一天。
準備起床了。
輕手輕腳地穿好衣服,疊好被子,拿上自己的東西,上洗手間洗臉刷牙。然后準備早餐,吃早餐,開始一天的工作。
一切都在靜悄悄中進行。
LEA的雇主叫章娟,是南京市“幫你幫我”家政公司的總經理。對于家政行業來說,菲律賓高級家政人才,素有“世界上最專業的保姆”之美譽。這次專程請來LEA,是為了對自己公司的培訓人員和家政服務人員、特別是年輕的工作人員進行為期半年的培訓。
為了了解菲傭與中國保姆的區別,從8月13日至8月20日,章娟試用了LEA。幾天下來,章娟立刻感受到了LEA專業的素養。
LEA來了,家里一塵不染、窗明幾凈,衣物疊放有序,甚至家里每個成員早上換的襪子都是經過細心熨燙的。LEA在廚房工作時,一邊炒菜,一邊用潔凈的抹布擦拭油鍋里濺到桌臺、墻壁和油煙機上的油漬、同時可以聽到她輕快地哼著歌……
“我們很好奇的是,她的私人物品到哪去了?”洗手間里,章娟看不到LEA的毛巾、牙膏、牙刷,更沒有護膚品之類的東西。她來了,卻不留下任何痕跡。
LEA卻不以為然,在她看來,自己早晨5:30就起床,洗漱完畢后必須將物品收回自己的房間,因為這是雇主的家,除了自己的房間,其他空間都屬于雇主,如果被雇主看到自己的私人物品,就說明自己還不合格。
章娟和先生每天7時30分起床,此時家里已經非常整潔,飯桌上放上了早餐:兩杯溫開水、兩杯牛奶、4片面包。這時的LEA已經在陽臺上修剪盆景了。當章娟叫LEA來一起吃飯時。LEA卻搖搖手表示自己已經吃過了。
這一點讓章娟頗不習慣。特別是中晚餐時,LEA把飯菜端上餐桌,自己不吃,而是站在一邊為大家服務,幫助所有的人盛湯、盛飯,侍候孩子吃飯。一如港臺電視劇中的“菲傭形象”。
LEA說,她不會跟雇主共同用餐的,這也是她的職業道德之一。
當章娟和先生準備出門時。LEA會站在門口——這是她每天“出門幫助”時間,大概15分鐘左右。章娟穿鞋時,LEA就會伸出手說“我來幫你拿包”,章娟夫婦準備好后,LEA還會在一旁提醒,有沒有東西忘記了。
LEA良好的職業道德讓章娟很是感懷,比如去買菜時,LEA從來不用塑料袋,她每天買菜會拎幾個布包,因為塑料袋不環保。
如果今天燒了魚,那么桌子上肯定會預先放好報紙,用來包魚刺的,避免魚刺將垃圾袋弄破,讓一些液體的垃圾流出來。
家里燒了仔排,吃飯的時候,大家都大快朵頤,咀嚼有聲,但輪到LEA吃的時候,她卻不會發出一丁點聲響。
37歲了,依然未婚
LEA今年37歲,未婚,有14年的菲傭工作經歷。她為華人家庭服務過,也會講漢語,但不是很靈光。
LEA屬于“半路出家”。菲律賓的水產養殖業發達,所以她在大學學的是漁業養殖技術,和家政服務沒關系,也沒想過自己將來會從事家政服務。
菲律賓的家政教育十分普及,幾乎所有的中學和大學都開設有家政課。大學畢業后,LEA在一所學校當家政培訓老師,開始和家政服務結緣。
由于菲律賓就業形勢嚴峻,大約有近40%的人長期生活在貧困線下,工資收入普遍較低,LEA的月薪是3000比索(近500元人民幣)。
菲傭大都是中專以上學歷,其中不乏教育、心理學、財會專業畢業的大學生。
部分菲傭還持有護士、醫師或教師的執照,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他們的收入是LEA的10倍多,所以在LEA及當地人的心目中。菲傭的工作相當于白領階層。
LEA家里一共九口人,兄弟姐妹眾多。生活并不寬裕。為了多掙點錢,LEA辭掉了老師的工作,到臺灣做菲傭,每個月拿2萬臺幣的工資。
在一對臺灣夫婦的家里,LEA一呆就是9年。
除了日常的一日三餐、打掃衛生以及各類生活瑣事,LEA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帶孩子。她剛剛進入這個家庭的時候,雇主的大孩子才出生幾個月。
23歲的LEA開始承擔起一個做母親的責任。足足有三年的時間,LEA沒有過一天的休息時間。
寶寶小的時候,經常夜哭。凌晨2點,放射性的啼叫穿透三間屋子,把LEA和孩子的父母從睡夢中驚醒。
LEA在黑暗中睜眼定了2秒,兩步滑到嬰兒床邊,輕柔地搖蕩起床欄,接著唱起溫柔的菲律賓民歌,3分鐘過去了。哭聲依舊,LEA用寶寶平日里最享受的姿勢環抱著他,親吻著他,5分鐘過去了,孩子仍啼哭不止。
雇主敲門進來,好心地摟過孩子,“你去休息吧,我來哄他。”
幾經“易主”,孩子哭聲依舊,只好“物”歸原主。
凌晨3點整,哭聲逐漸停止,在工作了22個小時之后。LEA為孩子抹去淚水的手上也淌滿了自己的淚水。
直到孩子4歲的時候,LEA才有了一次回國探親的機會,而這時她也離開家鄉整整四年了。等到她再度回臺時,雇主的第二個孩子又出生了。剛剛輕松一點的LEAX開始了她的“苦差”。
兩個孩子慢慢長大了,他們和LEA感情深厚,LEA從小教他們講英文、做游戲、寫作業。孩子們稱呼她“丫丫”。
如果孩子犯錯,LEA也會教育,父母并不干涉,因為他們信任她。
菲傭的代價
“家政工作是一份高檔的工作,我們身為家政人員,不得穿性感或暴露的衣服;一些客戶習慣用‘笨蛋’來稱呼我們,對此我們要理解……”在章娟的公司,LEA給家政人員們講課。
參加培訓的工作人員及家政人員們都瞪大了眼睛——在她們看來。做保姆意味著最下等的工作,是沒有工作后的無奈選擇。而LEA的理念,實在令她們匪夷所思。
章娟深有感觸地說。菲傭有一個很突出的特點,就是認命。她們很明白自己的社會地位,很清楚自己的工作性質,主仆關系比我們自己還理得明白。面對與主人生活上的差異,從不會產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他們辦事小心謹慎,言聽計從,從不越雷池半步。一般都有很強的責任心。自尊心強,不愿意和主人正面沖突。如果你對她們的做法不滿意,盡管當面批評。她們會稍作解釋,或一聲不吭,最后會說一句:對不起。如果雇主強詞奪理。或長期待遇不公,她們會主動提出辭職,冒著失業危險去另找人家。
在菲律賓,LEA和她的同伴們在出國前都要經過精心挑選和嚴格培訓。
那些專門針對中國家庭安排的菲傭培訓計劃十分專業。他們將中式生活的每個細節編入教材,廣東菜怎么燒?怎么給嬰兒換尿布?怎樣給小貓大狗洗澡……細心一看,其中不少內容甚至不只是職業技能訓練,比如:讓她們知道,沙發要擦但切勿坐,音響、電視要會清理但不需學會開關,因為這些都不是你用的。
菲律賓向海外輸送“專業家政服務人員”時。都要經過3個月的培訓,代價是她們必須先預付7個月的工資給勞務代理商。為了湊夠這筆錢,有的人要賣牛賣家產,如果7個月內被辭退,不僅血本無歸,而且還要自己支付來回的機票錢。
改變貧困的強烈愿望以及害怕“失業”的心理,是菲傭認命、任勞任怨的根本原因。
根據最新統計,菲律賓目前有700多萬人在國外從事家政工作,占全國人口的10%左右。這些人分布在全球140多個國家。每年寄往國內的外匯有80多億美元,占菲律賓外匯總收入的24%。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2005年菲傭收入已達100億美元。“每一個菲律賓勞工都在養活著5名家鄉的親人”,當年執政的拉莫斯說:“她們是新國家的英雄”。每年圣誕節,外勞集中歸國探親時,政府就會在首都國際機場為他們鋪紅地毯,總統親自接見。
作為“新國家英雄”,常年寄人籬下、獨身在外的菲傭也在忍受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辛酸。
菲律賓婦女常年在海外工作,不僅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乏母愛,而且家庭離婚率劇增,許多的丈夫和孩子大把大把花著她們從海外寄回的血汗錢。
曾有參議員建議通過法律限制女傭出國。但在冷酷的現實面前,并沒有獲得廣泛支持。
菲傭遠離家園造成的高額社會成本的流失,與“新國家英雄”稱號的現實沖突,以及不衰反盛的菲傭文化,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國際現象。
菲律賓政策規定,菲傭的出國年限為18歲~45歲。今年37歲的LEA希望再掙幾年錢,然后回國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