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的動作往往不是舒服的姿勢。也許,是愛情電影的錯,示范了太多浪漫的親密動作,讓我們戀愛的時候,兩只手無論何時何地都粘在一起,好不容易坐下來了,不管天冷天熱,先緊緊挨著擠著。
有一次和老媽上街,看到一對五六十歲的情人,緊緊摟在一起,老頭以為別人沒注意,還偷偷親了一口。我贊嘆他們老來情濃,老媽卻肯定的說:“這肯定是剛談戀愛的,老夫老妻沒有這樣的。”那是什么樣的呢?老爸老媽最有發言權,他們的感情很好,可是早就分床睡了,平時逛街除了過馬路拉一把,大多數是爸走爸的,媽看媽的,一個進書店,另一個摸摸毛線試試布料。到了約定的時間,兩個人各自盡興滿意,聚在街口一起回家。這種感覺是:“舒服”。
戀愛的時候,頭腦發熱,我們不考慮這個詞,愛讓人忘我,當然也忘了自己的舒服。手臂被枕得酸麻不要緊,同杯同筷不衛生不要緊,互相只想更接近更親密。
直到有一天,天轉涼,我們的體溫恢復正常,于是記起了自己。我們勢必要找個舒服的姿勢,就像爬山一樣,一雙平實舒服的步鞋更勝于漂亮的高跟鞋,舒服要有空間,舒服要有自由,兩個人的手只要離得不遠,又何必每一步都拉著,兩個人的心只要默契,又何必每一步都盯著。
舒服就是兩個人之間的一點兒空隙,不太遠,也不太近,清涼的空氣流過,通風,透氣,這樣才能保鮮,穩妥,有余地。
年少時的愛沉淀下來,其實也就是,親密的動作轉換成了舒服的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