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中年同事,曾經當過知青,骨子里透出一種淡泊悠遠的性情,與眾人迥然不同。我曾經十分驚異,他為什么能夠在這個繁華浮躁的塵世里真正摒棄五光十色的誘惑,如閑云野鶴般氣定神閑地生活,直到有一天,他對我講述了他親身經歷的一件往事。
那一年他才18歲,正在參加一項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設,他所在的第四排險小組共有6個人。那一天,他們點過炮后,照例躲到一塊事先選好的大石后面,一陣巨響之后,大石被震掉了一些碎石,最大的一塊恰好砸到了一個人頭上,那個人當場死了。
他們5個人眼睜睜地目睹著這個剛才還和他們嬉鬧說笑的年輕人一瞬間便痛苦而迅速地跨過了生死的分水嶺,就這樣消逝了思維、語言和生命。
“當時我們都沒有說一句話。”他說。是的,有什么好說的呢?面對人人都必須承受卻又無法預測的生死大限,又能說些什么呢?
20年后,這5個人都依然生活在世上,但是生活方式卻大相徑庭。一個人按照正常程序娶妻生子,吃喝玩樂,那個人的死沒有在他心中激起任何波瀾;一個人則通過這個偶然事件看透了世事無常,于是抱定主意及時行樂,終因犯罪而身陷囹圄;另外一個人也始終忘不掉那個血淋淋的場景,極度擔憂自己會重蹈覆轍,久懼成病;還有一個人從此不愿再想那么多,終日渾渾噩噩地生活著;最后一個人強烈地認識到了生命的有限和可貴,徹悟了許多道理,不再為一些身外之物而困擾,學會了正視生命和珍愛生命——他就是我的那位同事。
死去的永遠死去了,他拋出的生命繩索卻引導出5種不同的生命指向。同一件事情,為什么會在5個人心中反射出截然不同的色澤和道路?
從某種意義上講,是死去的那個人造就了活著的5個人。然而活著的5個人,卻又分別造就了各自的一個人。
一個,是一個。5個,是5個一個。
其實所有的生活歷程和生命表象都有太多的雷同,世界上的人之所以會呈現出如此紛繁的類別和形態,也許只是因為思想的迥異、心靈的異質和靈魂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