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蘭州公布牛肉拉面成本價之后,西安也公布了肉夾饃、秦鎮涼皮、牛肉泡饃、豬蹄、嫩豆腐、油潑面等小吃食品成本價。小吃食品這只“麻雀”解剖得十分及時、恰到好處:從業者賺了多少,清清楚楚:消費者承受狀況。明明白白。這有利于調控行業暴利,抵制物價不合理上漲,促進社會公平和諧。可是,人們要問:有關部門對近年來價格飛漲的商品房這只民生的“攔路虎”,為什么就不能解剖解剖?
我們有些腰包鼓脹的房地產“專家”一聽此言,猶如被摸了老虎屁股一般,立馬聲色俱厲地斥責:你們這是開倒車,破壞市場經濟!大帽子是夠嚇人的了。而問題的關鍵在于,目前虛高的商品房價格,根本就不是市場真實的反映。
商品房利潤空間究竟有多大?《廣州日報》記者從包工頭手里看到一份工程明細賬,商品房建筑成本為每平方米679元,加上土地和營銷等成本,怎么高也高不到現在這個驚人的天價啊!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參事任玉玲,對房地產連續跟蹤18年,她的調查報告《關于認真解決住房問題的六點建議》披露:1987年,一個房地產商,30萬元起家,現在凈資產已達26億多元;另一個房地產商。借了點錢起家。現在凈資產已達40多億元。利潤高得離不離譜?難怪連廣州的房地產開發商都慨嘆:“賺錢賺得我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當然房地產商也有難言的苦衷。巨大的利潤并不是自己“獨吞”。一位在南方數省從事樓盤開發多年的開發商坦言:“樓盤開發,開發商能拿到其中40%的利潤,另外40%的利潤則被相關職能部門‘層層消化’掉了,而開發成本只占房價的20%。”
有官員說“商品房成本是商業機密”,這不值一駁。所謂的“機密”,可能是一些勾結撈錢的黑幕。,揭開黑幕,讓丑行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對國家進步、社會和諧、民生優化,有百利而無一害。國人并無窺探癖,除西方一些別有用心的政客和“中同威脅論”制造者之外,有誰要求過國家公布原子彈、導彈、戰機、艦艇等的成本價?
“國八條”、“國六條”和“九部委十五條”的先后出臺,反映了中央“平抑房價、調控房市”的良苦用心。但地方大員大都不愿看到自己轄區內房價下跌,因而貫徹不力,收效甚微。
是缺乏降價空間嗎?2007年3月,廣州10區的一手住宅每平方米為何能下跌700元?關鍵還在那些掌握實權的部門和官員。
公布小吃食品成本,那只是解剖“麻雀”;公布商品房成本。那才是解剖“老虎”。只解剖“麻雀”,不敢動“老虎”,難免有抓小放大之嫌。
(邱寶珊薦自《西安晚報》原標題為《“麻雀”與“老虎”》本刊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