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誰最快樂?
著名作家福樓拜說:“快樂好似生命上的溫度計,快樂多,生命中的樂趣也更多。”追求快樂,是人的本能。無怪乎《還珠格格》里那個瘋瘋癲癲又快快樂樂的小燕子,會受到那么多人特別是青少年觀眾的青睞與羨慕。但快樂又與一個人的財富、地位、名氣無關,快樂不需要大量的金錢去支撐,也不需要以名氣為后盾,更不需要烏紗來提攜。因而,一個普通人所享受的快樂并不比一個闊人名人少。
普通人也許享受不到名菜大宴、寶馬香車、豪宅美眷,可是“富商巨賈”們卻連“一個人去公園轉轉”的快樂也享受不到,逛個商店也提心吊膽。兩個多年不見的窮朋友,要一壺老酒,兩盤小菜,摩拳揎袖,說古道今,那份快樂,絲毫不比品著路易十四,吃著龍蝦鮑魚的豪富遜色。一個看著豐收的稻谷隨風搖曳的田舍翁之喜悅心情,也并不差于盯著《福布斯》排行榜上自己名字的大老板。
英國《太陽報》曾以在這個世界上誰最快樂為題,進行過一次有獎征答比賽。從應征的八萬多封來信中評出四個最佳答案:
l. 作品剛剛完成,吹著口哨欣賞自己作品的藝術家;
2. 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兒童;
3. 為嬰兒洗澡的母親;
4. 千辛萬苦開刀后,終于挽救了危難病人的外科醫(yī)生。
誠如克魯普斯卡婭所言:“一個人一旦愛上他所從事的事業(yè),他就能從事業(yè)的奮斗和成功中獲得最大的快樂和滿足。”(尉知銘)
古人的藏冰與使用
在我國古代,人們常將冬季的天然冰塊貯藏起來以備夏季之用,史稱“藏冰”。據文獻記載,早在西周時期,藏冰就成為一種制度?!对娊洝め亠L·七月》云“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描寫的就是藏冰的過程。二之日,即夏歷正十二月??梢姽湃嗽谑碌淖罾浼竟?jié)里開始鑿冰,繼而貯存在冰室中。
藏冰的冰室稱為凌陰,明清時期稱為冰窯,隋唐時期多鑿深井藏冰,所以當時又稱之為冰井。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秦雍城遺址上發(fā)現(xiàn)了春秋時期秦國的凌陰一處,能藏冰190立方米之多。唐代藏冰,多采用冰井式,以地深為好。
到了清代,私家經營的商業(yè)性藏冰開始出現(xiàn),官府也往往向冰戶派購藏冰,稱為“冰差”。
古代藏冰以北方為盛,南方受氣候制約難以大規(guī)模經營。但南宋以后,北方藏冰法在江南流行。宋人莊綽《雞肋編》載:“是冬大寒屢雪,冰厚數(shù)寸。臨安府委諸縣皆藏冰,明年五月天中節(jié)日,可供奉行宮?!庇捎谀戏奖?,難以久存,后來當?shù)匕傩談?chuàng)造人工制冰的方法?!队看毙∑贰肪?5記載:“南方冰薄,難以收藏。用鹽灑冰上,一層鹽,一層冰,結成一塊,厚與北方等。次年開用,味略咸,可以解暑愈病?!?/p>
古代的藏冰有多種用途,如祭祀、保存尸體、食品防腐、避暑制冷等等?!吨芏Y·天官·凌人》載:“祭祀,共冰鑒;賓客,共冰;大喪,共夷冰?!敝傅木褪潜氖褂谩?/p>
古代宮廷藏冰除保證皇室夏季奢用外,也常常分賜給各官府和臣僚們,這在當時被認為是極高的待遇。在藏冰數(shù)量有限,賜冰又有等級的情況下,臣使們把接受賜冰當成一種榮幸。元人薩都剌《雁門集》卷6《上京雜詠五首》詩云:“上京六月涼如水,酒渴天廚更賜冰。”把皇帝賜冰視為受寵之舉。清朝廷供給下屬各官署用冰,還印發(fā)了專用的發(fā)票,“以數(shù)寸之紙印為小票,為領冰之券。”(王賽時)
曹操的擇婿標準
丁儀字正禮,是三國時享有盛名的才子,他的父親丁沖是曹操的舊友。曹操雖然沒有同丁儀見過面,但早聞其才,因此想把自己的愛女嫁給他,遂與兒子曹丕商議此事。曹丕說:“女人都希望自己的丈夫容貌好,正禮目眇(瞎一眼),這事恐怕不妥。不如嫁給伏波的兒子伏茂。”曹操聽了兒子的話,就把女兒嫁給了伏茂。
不久,曹操召丁儀為掾吏(屬官)。丁儀一到,曹操便與他議論古今大事,無所不談。曹操見他才華橫溢,通古博今,知是稀世之才,甚為嘉許,后悔當初沒有把女兒嫁給他,說:“丁掾,好士也。即便兩目盲,尚當與女,何況但眇(只瞎一眼),是吾兒(曹丕)誤吾!”
曹操擇婿也同普通人一樣,會從才貌諸方面考慮,不過他重貌更重才,他認為像丁儀這樣的奇才,即使雙目失明,也該把愛女嫁給他。只是由于誤聽了曹丕的話,終于追悔莫及。(吳稚甫)
胡宗南拒認父親
1936年胡宗南任第一軍軍長時,駐扎徐州。一次他的父親從浙江安吉縣孝豐老家去看他,找到他的司令部。衛(wèi)兵進去報告,胡卻說:“此人我不認識,叫他回去?!毙l(wèi)兵出來回報胡父。胡父十分詫異,對衛(wèi)兵說:“你一定傳錯了,他是我的兒子,我是他的老子,他怎會不認識我呢?你再去對他講,叫琴齋(胡宗南的號)自己出來見我。”衛(wèi)兵只好再進去報告,胡宗南立刻翻臉說:“哪里來的混賬老頭,這樣無賴,快把他攆走!”隨后派一心腹副官去跟蹤他父親,等副官回來報告他父親住在哪個旅店后,胡才化了裝穿著便衣去旅店看他父親,對他父親說:“以后你不要隨便到司令部來找我,現(xiàn)在給你300塊錢,你快快回家吧!”這下把他父親氣得要死,大罵兒子勢利,一怒之下,錢也沒拿,向孝豐同鄉(xiāng)借了點盤纏就回了老家。(史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