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中旬,當江西潯陽古城飄灑第一場瑞雪時,有“江南一枝梅”之稱的畫梅大家傅梅影先生贈我一冊《傅梅影墨梅精品集》,這是先生多年來精心創作的精品墨梅圖,這些墨梅作品有多幅被國內外博物館收藏或在境外參加展出。打開精品集,但見墨梅作品千姿百態,萬種風情,老干虬枝,曲如龍騰,奇崛古樸,清氣襲人,將詩、書、畫三者有機結合融為一體,被業內人士和收藏界認為是部不可多得的珍藏精品,捧之令人愛不釋手,覽之令人回腸蕩氣。
梅花開放在萬花凋零的嚴寒季節,它傲冰斗雪,既有冰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眾花報春,寒氣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因此古人常把梅花作為堅強品格和高貴氣節的象征。傅梅影只用水墨不用顏色畫成的“墨梅”,看上去十分高雅大方,更顯勁秀芬芳,卓然不群。
墨梅的創始和文學有密切的關系,北宋時期林和靖、蘇東坡等詩人熱情歌頌梅花的豐神和風骨,使人對梅花產生了無限珍愛之情,梅花因而成了畫壇上盛極一時的題材。宋、元以來,歷代畫梅大師迭出,大詩人、大畫家王冕被畫梅和頌梅者稱之為“梅圣”。他創作的“墨梅”風格,可用“神韻秀逸”來概括。王冕在自繪墨梅上題寫了一首千古絕唱:“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此詩被選入當今中小學生的語文課本。詩中的一個“淡”字表現出墨梅的風格,一個“滿”字將墨梅清淡的芬香充盈天地之間。王冕不愿意為達官貴人服務,曾畫一幅梅花懸掛在墻壁,題詩云:“冰花個個圓如玉,羌笛吹它不下來。”他隱姓埋名在家鄉浙江諸暨的九里山蟄居,過著自食其力的清貧生活,他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和純潔操守,一直為后人所傳頌。
梅影先生自幼受父親熏陶開始學畫,老師見其畫梅有靈性,為他取名為“梅影”。從此他戀梅、畫梅、詩梅,對梅花情有獨鐘,與梅花結為知己。梅影先生的畫在繼承傳統功力的基礎上,注重“意”對“神”和“形”的主導能動作用,努力從造化中汲取素材和靈感,因而使自己的作品從精神性和形式構成上都具有實質的根基,顯得豐富多彩,新鮮生動,這是這部精品集的特色之一。《一身傲骨,滿懷清氣》是梅影先生70歲的墨梅精品,氣勢磅礴,枝干虬勁,表現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傲骨精神。在許多大構圖墨梅作品中,他敢于塑曲干如蛟龍,有騰空于九霄之氣勢,蒼遒之干,墨韻四射,八面出鋒,勾墨花虛實結合,層次分明,疏可走馬,密不容針,功底來自認真觀察生活。
將繪畫藝術與精、氣、神融為一體,是《傅梅影墨梅精品集》的特色之二。梅影先生認為,他筆下的梅花就是他個人精神世界的體現。“梅花是我友,梅花是我師”,梅影先生以梅花鑄就自身性格,胸懷坦蕩,不媚權勢,不屈不撓。他在遭受挫折之時,也以梅言志,以梅花的傲骨精神激勵自己,堅信嚴冬過后必有明媚春光。“忽如一夜清香發,又見梅花二度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春風使他重登畫壇。梅影先生說,“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充滿精神魅力的詩句,激勵他櫛風沐雨,經歷磨難,頑強拼搏,他“精、氣、神”全都凝聚在筆底的梅花上。時間飛越了三十年,他很自信他的梅花畫出了風格,畫出了品位,憑自力奮進的人終于在藝術事業上得到了社會的認可。
將“詩格”、“畫格”、“人格”有機地融為一體,是《傅梅影墨梅精品集》的特色之三。梅影先生是一位具有詩才的畫家和書法家。《墨梅精品集》中收集了梅影先生125幅墨梅精品、48首詩詞和20多幅書法作品。這些作品是作者詩格、畫格、人格的真實寫照。由梅影先生創作、迄今在江西九江廣為傳唱的《甘棠湖之夜》,20世紀80年代曾榮獲全國歌曲創作一等獎。歌詞傳導出一種秀美寧謐、心曠神怡的境界,把九江甘棠湖之夜寫得美輪美奐、動人心扉。梅影先生以詩人的眼光觀察生活,作畫時又將心中蘊藏著的詩境以筆墨勾寫點染出來,成為賞心悅目、蕩氣回腸的藝術精品。梅影先生作于72歲時的一幅“明月有情常照我,春風著意送寒香”的墨梅,用了半幅紙面描畫出從云層中拱出的一輪皎月,一幅梅花從畫幅下半部伸向夜空,似與月對語,畫面明凈簡潔,濃郁的詩意和情趣撲面而來,耐人尋味;梅影先生所作《雪梅》題詠:“夜半和風到窗紙,不知是雪是梅花”,把人們直接帶進一個冰雪晶瑩、純凈美麗的銀色世界。這些詩情畫意勾畫出藝術家的心靈意境。
“老梅鑄就傲霜骨,腕底寒香意風流”。梅影先生已屆80高齡,然而他老驥伏櫪,壯心不已,耄耋之年仍勤于耕耘。梅影先生說,做藝必先做人,人難得是一個“真”字,作為一個畫家,千好萬好最好把自己的畫畫好。畫梅有“三要”:要有梅之性格,梅之氣質,要與梅花同傲骨,人與梅花融為一體,才能表現梅之精髓。這是一位老藝術家一生追求奉獻的真諦。
(作者系江西《九江日報》社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