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被確診為癌癥,老余一直在考慮后事。他的所謂后事,既非自己的喪事,也不是老婆孩子怎么辦?讓老余放不下的,是90歲的老娘。
老娘患有憂郁癥,發病時成天關在自己房里,不跟家人說話,連吃飯都要人服侍。一年中多半犯糊涂,如果是入冬后犯病,就一直躺在床上。
老爹早已過世,服侍老娘主要靠老余自己,他又是獨子,自己走后老娘怎么辦,就成了大問題。讓老妻服侍吧,他們婆媳向來面和心不和,臨時照顧一下還好,要她服侍到送上山就難了。鄉下又無養老院可去。老余想來想去拿不出萬全之策。
這些天老余的肝區疼得厲害,估摸所剩日子不多了,他終于想好了辦法。
這天趁老伴不在,老媽腦子也還清爽,中飯時老余端出兩杯酒放在桌上,對老娘說,媽,今天這兩杯酒,你我各喝一杯。你聽好了,左邊一杯是放了毒藥的。不過喝哪一杯由你選擇,如果你選放了毒的,我還能給你送終,如果你選那杯沒毒的,那么下了毒的那杯我來喝,兒子先走一步,不能給你送終了。老余沒有說出來的是,老娘你如果選擇活下來,你的兒媳怕不會像我那樣服侍你老了。
老娘看看兩杯酒,又看看兒子蠟黃的臉,想了一會,問,你說的左邊,是你的左邊,還是我的左邊?兒子端起那杯毒酒,放在娘的右手邊。老娘又看看兩杯酒,這才舉起顫抖的右手,端起沒毒的那一杯,一口喝了。
老娘放下空杯,顫顫巍巍抖抖索索又去拿右邊那杯毒酒,不料讓兒子搶先一步,并沒多少猶豫,一口喝了。
鄉間為死者落殮十分隆重,司儀總請族中德高望重者,他對全村各家了如指掌,唱詞每每很有針對性,而且也與時俱進,今天劈頭一句就是:孝順長輩,中華美德,能做到否?問的分明是死者的老伴,不想老人的兒媳比周圍的人回答更加響亮:能做到。司儀又問,說到做到,心口一致,能做到否?棺材四周的親友連同死者的老伴齊聲回答,能做到。司儀又唱,菩薩有眼,善惡有報,阿彌陀佛。
90歲的老太太在村里人緣很好,自他兒子去世后,大家越發記得老人,有好吃的,總不忘給老人送去一些,他們同時發現,老太太的兒媳把老人服侍得蠻好,是怕善惡有報,還是經歷了丈夫的死悟到了什么,不得而知。
老太太又享了兩年福才走。對兒子的死,她先是很難過,但不久就想開了,說這都是命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