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的蒼蠅
在澳大利亞轉悠了數月,回來總得說些什么吧。奇怪的是跳上腦海第一想說的居然是最令人討厭的蒼蠅,自己都覺得有點不倫不類。然而,蒼蠅可真是澳大利亞的一大風景啊,印象之深揮之不去,非得說說。
在我們的腦海里,蒼蠅代表的是:細菌+疾病+厭惡。最大快人心的做法就是見之殺之,那是公民的職責,消滅蒼蠅就是消滅病菌!我就是一個見了蒼蠅就要惡心就要追殺的人。
頭一次遭遇澳大利亞蒼蠅時我真是惡心得好幾頓吃不下飯去,那個大啊哪個壯啊,簡直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澳大利亞這么個環境優良,干凈得不見灰塵的國度居然會有如此壯觀的蒼蠅群落,這真的是太讓我奇怪了。于是有人告訴我澳大利亞的蒼蠅是不帶病菌的,只是作為一種生物而存在,就像蝴蝶就像蜜蜂……
但是當我看見闖入家中的不速之客時,我的殺心還是勃然而起。我沒法容忍,因為那是一種觀念———是蒼蠅就是污穢就是病毒。
那天我去院子里晾衣服沒有隨手把紗門關上,澳大利亞的小生物很多,所以澳大利亞的門窗都裝有堅實的紗窗紗門,進進出出都得隨手拉上,否則就要遭遇它們的騷擾。
剛開始以為是蜜蜂呢,兩頭如此壯大的蒼蠅就這么闖了進來。當我確認那是蒼蠅時,脊梁上的汗毛都豎了起來,有生以來從未見過如此壯碩的蒼蠅啊!它們嗡嗡地叫著“噼里啪啦”地亂撞,家里沒有蒼蠅拍,我拿條毛巾壯著膽追殺,如果不消滅這兩,我怎么能夠安心做家事?好在它們雖然壯碩但是智商絕對沒有國內的蒼蠅高,國內的蒼蠅你沒有幾下子很難舉手撲殺它們,這兩家伙卻在我亂揮亂舞的毛巾下立即倒斃,碩大的尸體躺在干凈的地毯上慘不忍睹,我用紙巾裹起它們尸體的時候看見它們大頭大腦渾身長毛的樣子,哪里還會有憐憫之心去可憐它們,真是又害怕又惡心……于是,就有好幾頓飯吃不下去了,無論它們帶不帶病菌,是否叮過我的食品。這以后就再也不敢大意,進出總要隨手關門。澳大利亞的蒼蠅真是一道永不磨滅的風景。
我去澳洲時那邊正是春天,所以第一次遭遇的蒼蠅是春天的蒼蠅,活動能力不強,所以被我輕易地干掉了。夏天的蒼蠅啊,不得了啊,纏死人啊,走在大街上,或者站在戶外聊天,你可不要大意,不可以大口吸氣,不要張著大嘴傻笑,因為那樣很容易讓蒼蠅的好奇心發作,一個不小心它是要去你的大嘴里探險的,更有甚者會直接進入你的氣管嗆你一家伙———這種纏死人的蒼蠅又是另外一個品種,只有綠豆大小,不喜歡進屋,就喜歡跟著行人走,粘得你沒有辦法。你伸手臂趕它,它順著你的手臂往外飛,你把手臂放下,它就無聲無息地圍著你的臉蹭,有時候你走在路上看見前面的老兄背上停滿了像芝麻一樣多的蒼蠅時,手會很自然地往自己后背去摸一把,這一摸就有可能摸下幾個蒼蠅尸體在手中。它一路和你共舞,愛你實在沒有商量,惱也好煩也好,它就緊緊跟隨著你,只要你在行走;你搖頭趕不跑它們,你揮手它當你跟它玩,你抖動臉部的肌肉群想趕走它,它更肆無忌憚地和你親熱,你沒辦法只好一路走一路搖頭晃腦手舞足蹈,知道的人知道那是被蒼蠅欺負的,不知道的還以為“搖頭風”發作,擠眉弄眼,讓人害怕。
民以食為天,吃的感受
到達澳大利亞,碰到的頭一個問題就是吃飯———民以食為天嘛,無論到哪里。
兒子在機場接我。剛好是中飯時間,需要解決肚子問題。兒子說,機場有小面包,可以買到面包牛奶和咖啡,我們就在這里先填填肚子吧。
到國外了,什么都好奇,就說行。
面包倒是很好吃,松松軟軟的,面包本來就是洋貨,所以肯定做得好。但是牛奶啊,真是貨真價實啊,那個濃的哦,一杯下去,喝完后就覺得胃不舒服了,就此,中國胃在剛開始遭遇外國食物以后,就處于一種逆反的狀態中了。在澳大利亞幾個月的時間里,只要一吃外國食品,胃就不舒服,這是我沒想到的。
這些外國食物包括我在國內已經適應了的中國老少皆宜的肯德基和麥當勞,只要一吃就皺眉,你會覺得怎么就那么奇怪啊,那么好吃的洋快餐怎么在國外它就那么難吃了呢?那要歸功于洋快餐的老板們是真的知道中國人的舌頭是全世界最刁的了,如果他不把這些洋快餐做得色香味俱全,符合中國舌頭的味蕾,那么它在中國是不會有市場的,那些經營者真是很厲害的啊。
外國食品這么不適合中國胃的另一個原因,大約是胃的構造與人家不同,人家的胃能分解掉很濃的牛奶和奶酪而猛吃無妨,是因為他們的胃中天生有一種酶在分解幫忙,而中國人的胃中卻沒有這種酶或很少有這種酶。
不過,澳大利亞的海鮮真的很不錯,特別是蝦蟹,我從寧波這個吃夠海鮮的地方出去,什么新鮮的東西沒吃過?蝦啊蟹啊是寧波人桌上的家常菜嘛。但澳洲的蝦蟹也實在好吃,可能是沒有受污染的緣故吧,那邊有從世界各地運過來的各種蝦蟹,非常新鮮,價格也不貴,而且很多都是熟的,從商店買來馬上就可以吃的。還有淡菜,個頭很大。生蠔,很大個的,十個澳元就能買12個。澳洲鮑魚,很特別,比國內吃的鮑魚鮮嫩。還有三文魚,那是多了,特別是熏的三文魚,如果你去澳洲,一定要嘗嘗。
當然,如果你的胃不夠壯實。沒有吃洋餐的福氣,那么就去唐人街吃中餐吧,悉尼的唐人街連當地洋人都喜歡去。你可以在那邊吃到你所喜歡的三鮮面、川菜、粵菜……還有越南菜日本菜韓國菜,這些亞洲人熟悉的菜肴你都可以在那邊吃到。在那兒,有時候我有一種幻覺,覺得我這到底是在國內呢還是在澳洲啊?
兒子的同學說,在某某區有一個越南人開的面條店非常正宗,我們就坐了將近一個小時的火車趕去。店面很普通裝修也極簡單,但人很多,人氣挺旺,看來是做出牌子了,去時差不多沒有位置了,等了一會兒,我們才坐下,等吃起來也就那樣,和過橋米線差不多,就是它的調味辣醬好吃,小小的裝成一碟一碟的,可以再要,兒子的同學喜歡吃,要了好幾碟,他們倆吃得滿頭大汗,我覺得也沒有特別的好吃,大概他們年輕,吃什么都好吃。我觀察這個面條的另外一些佐料,都是我們沒有看見過的植物,聽介紹說是越南產的香菜和其它的什么。以后我又去吃過幾次越南菜,因為越南菜清淡,比較適合我的口味。
還有一次,兒子正好有課,我就和兒子的同學安倫一起出游。安倫說,阿姨,我帶您去一個地方,咱們今天去吃海南雞。
遠嗎?我問。
有一點路的,不過,那個雞很好吃,咱們就一邊散步一邊去吧。
這還不好?我馬上OK!
我們坐了四十分鐘火車,走了半個多小時,才吃到這個雞,這是到澳大利亞后最有印象的一次了,那個小餐館能把外國雞做得比中國的三黃雞都好吃,實在不容易。
那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小飯館,在一個火車小站旁邊,門面雖小但是客人不少,都是奔這個海南雞來的。澳洲地大人稀,做生意沒有特色沒有老主顧那就是失敗,那些中國人開的小店都有自己的特色,所以,老主顧再帶新主顧,生意才支撐得住。
除了吃就是玩了,爽!
到澳大利亞,玩是最爽的一件事。
澳洲有中文報紙,報紙上到處都是旅游團的廣告,很多中國人辦的旅游公司,可以電話預約。在澳大利亞旅游有一個現象很奇特,幾十個游客就一個帶隊的員工,這個員工是個萬金油,司機是他導游是他聯絡餐廳景點的都是他。因為澳洲的人口太少了,偌大的一個悉尼市,大過北京大過上海,但是人口只有300萬左右。人口少人工費就貴啊,貴到連政策都允許旅游公司可以做這樣的安排了。
堪培拉是澳大利亞的首都,那邊有很多國家的大使館,我們的車就繞著這些大使館的建筑群轉了一圈,各國大使館的房子真是各式各樣,非常有各國的風格,導游詼諧,看見日本大使館的房子就煽:小日本小樣,你們隨身帶青菜幫子蘿卜頭了沒?砸它!看見美國大使館的房子就說:你們看,美國佬牛B,整個山頭都是他家的。我們看那些建筑占了整整一個山頭,那一大群的房子,是挺氣派,但是導游又說咱們中國也很氣派啊,排第二,第二大的建筑群,我一看那些金碧輝煌的仿古建筑在陽光下真是好看,又威嚴又有民族特色,心中就特自豪,呵呵,到了國外,實在希望自己的國家非常強大,面上才有光呢,這種感覺特強烈。
堪培拉的市政廳也是一個景點,非常有特色,一年到頭,除了圣誕節一天休息,其余日子永遠向全世界的游客開放。
這讓我感到驚嘆,這里沒有任何荷槍實彈的崗哨,這些都說明了國外的軟件環境已經不是說說而已的好了,我看澳洲的建筑啊沒有我們國內的漂亮,電線桿子都還戳在路邊,電腦網絡也沒有國內的好,但是地上是看不到一點痰漬的。
我走進議會大廳,感受他們全天開放的市政廳除了正在開會的廳室。那天開會關門的廳室不多,很多廳室我們都進去了,那天游人也很多,但是一點也不吵,我還看見老師帶著學生在議會大廳講述,大概是在向學生們介紹自己國家的一些歷史吧?氣氛很和諧。
堪培拉還有一個景點很有意思,那就是小人國,建造的很是精致,都是按比例縮小很多倍的模型,有民居有宮殿還有山山水水,在足球場上還有球迷裸奔被保安架出去的造型,真是挺有意思,據說這樣的小人國全世界只有兩個,一個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一個就在澳大利亞的堪培拉。
悉尼是個很大的城市,悉尼的很多景點如悉尼歌劇院,港口大橋,那都是必定要去光臨的地方,就像到北京,必定要去天安門照相一樣,那都是標志性的景點。
我去悉尼歌劇院好幾次,剛到悉尼時去過一回,那時是春天,風還太涼,11月又去,是夏天了,熱風拂面而過的感覺就讓人不愿離開了,坐在臨海而建的歌劇院干凈的廣場臺階上,享受著迎面吹來涼爽的海風,放眼望去,蔚藍的海面浪花層層,真想這樣呆著,那真是一種享受啊,人整個被詩化了,我在畫中,畫在我心中!
藍山的景點是原始靜謐的,斷壁峭崖層疊著漫山遍野的尤加利樹。尤加利樹又名桉樹,是澳大利亞的國樹,有數百個品種之多。澳大利亞有名的考拉(樹袋熊)就是離不開桉樹的一種動物。因為尤加利樹在藍山這個地方最集中最為長得茂盛繁榮。它的葉中有一種油性物質經過太陽的照射能夠揮發出來,在空中形成一層淡淡的藍霧,故此叫藍山……
達令海港的夜景迷人,坐在那里,就是不想起來,那些燈光啊,牽扯動著你的魂魄,讓你呆在那里做一切漫無邊際的遐想……
曼利海灘迷人,海風爽人,我坐在黃金一樣的沙灘上,靠在堅實的堤壩墻上,一邊聽音樂一邊飽眼福,陽光下,遠處是藍色的大海涌著白浪,浪花中有人在沖浪,踏板上翻下滾,讓人緊張又刺激;沙灘上鋪滿了五花十色的沙灘巾,上面是白花花橫七豎八曬日光浴的人們,呵呵,這個迷死人的沙灘啊,為什么會成為全世界人向往的海灘我想我是體驗到了,那里的海風是醉人的,在那么大的太陽底下你居然感受不到太陽的炙熱,那絲巾一樣的海風啊在你裸露的肌膚上涼爽爽的滑過來滑過去,閉眼躺在這么受用的暖暖的沙灘上,沒有任何的干擾,有誰舍得離開啊?我在那里大概坐了有兩三個小時,抹了防曬霜而且是坐在陰涼處,回去后半邊臉也被太陽灼得發紅發燙,澳洲的陽光不是一般的厲害哦。
【責編 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