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結婚時,新家第一次開伙。她煮的米飯稀稀軟軟,那是她做女兒時養成的做飯的習慣,他吃不慣,沒有嚼頭;回家早了,他煮,飯就硬一些,她嚼著,牙齒竟覺得疲憊,而他吃得津津有味,這是他家里人吃飯的習慣。
一次,倆人一起煮米飯,就商定在米下鍋時,把水中的米碼成斜坡狀態,再去上火蒸煮。不久,滿屋米香。他盛了一碗鍋里最低的那部分米飯,給她;自己的碗里是最高的那部分。于是,兩人都津津有味地吃著,日子就在這米香飄散的時光里打發著。
后來,當孩子能嚼米飯時,他們發覺,鍋里的米和水面是平行的了。而煮出的米總是那么香甜,孩子也愛聞這彌漫滿屋的米香。
一家人,一鍋米飯,相依相伴久了,有什么不能改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