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前影響武漢市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稅收因素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汽車產業經過16年的建設與發展,已經建立起了比較完整的轎車和零部件的生產體系。2007年開發區已有神龍汽車公司、東風本田汽車公司、東風電動車股份有限公司、中譽汽車有限公司等7家整車生產企業,現已形成規模化產能的有4家,零部件企業達到160多家。日產、本田、法國PSA等世界汽車巨頭聚集開發區,一大批汽車銷售企業、配送中心進駐開發區。目前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形成了汽車產業的生產、研發、銷售與服務為中心的產業鏈集中區域。2007年開發區汽車產銷超過30萬輛,工業總產值達400億元,國稅收入達42億元左右,占開發區國稅收入的80%,占武漢市國稅收入的10%,汽車產業已成為武漢市和開發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根據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目前的發展規劃和實際項目計劃的實施情況,預計到2010年,開發區將形成年產100萬輛整車的生產規模。
由于受到現有相關國家法律政策、燃油價格不斷上漲以及國內外汽車產業競爭日趨激烈的影響,我國汽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結合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汽車產業發展實際,當前在稅收政策上對促進汽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有以下不足:
1.從稅收政策總體上看,對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導向性不強。2004年6月國家發改委頒布實施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明確了促進汽車產業與關聯產業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目標。在技術政策上提出了引導和鼓勵發展節能、環保型小排量汽車,開發新型動力汽車,開發新型車用燃料和生產新型燃料汽車,提高汽車燃油經濟性指標等一系列要求。國家汽車產業政策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發展方向,充分強調可持續發展。
從當前稅收政策分析看,國家在促進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導向性不是很強。具體來講,除汽車消費稅對小排量汽車略有傾斜外,對低排放、新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等節能環保型汽車發展并沒有多少鼓勵性稅收優惠政策。而從國內汽車企業的發展趨勢看,小排量汽車雖然市場份額占有一定比重,但生產企業普遍盈利能力不強,導致很多生產小排量汽車的企業均立足發展大排量汽車以增強競爭能力和市場盈利能力。如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神龍汽車公司生產經營初期定位于生產小排量、節能環保型小汽車,但由于利潤率低,個別車型甚至出現虧損,企業生產經營受到很大影響,最后不得不轉向生產中高檔排量汽車。而落戶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時間僅3年的東風本田汽車公司生產的CRV車型,由于動力性強、排量適中,受到消費者的追捧,新款CRV目前形成供不應求狀態,2007年繳納國稅已突破20億元大關。
2.從節能、環保型汽車消費市場的培育來看,國家稅收政策調控缺乏力度。以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例,目前開發區東風電動汽車公司生產的混合電動汽車和東風本田通過引進技術生產的混合動力轎車雖然油耗量比同類車型低將近40%,但由于產品生產成本高,導致銷售價格遠遠高于市場上汽油動力汽車。如東風電動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混合動力汽車由于生產成本過高難以被市場接受,據調查,一輛混合動力公交車價格將近60萬元,是同類型汽油動力公交車的兩倍多。2007年11月在廣州車展上展示的東風本田汽車公司從國外引進試銷的混合動力思域轎車,對外宣布的上市價格為28萬元,是同類型汽油動力汽車的兩倍。該公司準備根據試銷情況決定通過引進技術和裝備投入產業化生產。其負責人對外也袒露了由于我國目前新能源汽車國內消費環境尚不成熟,市場銷量不容樂觀的預測,國外新能源汽車能得到大力推廣,一方面得益于民眾強烈的環保意識,另一方面則在于政府的大力扶持,如降低消費稅等相關稅費和給予相應補貼等措施。從目前汽車消費的綜合稅費成本來看,在我國,真正的車價一般只占購車費用的65%,35%則屬于增值稅、消費稅、車輛購置稅以及其它費用。
例如一輛10萬元的經濟型轎車,所含增值稅和消費稅約為1.5萬元,購置稅1萬元。在使用過程中還有每年必交的車船使用稅、養路費等。與此同時,由于目前稅費負擔在購置、保有和使用階段的比例不科學,車輛的稅費負擔主要集中在購買環節,與國外鼓勵購買但限制使用的政策相比,我們是一次投入、無憂使用,導致大中排量轎車所占比例偏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奢侈性消費傾向。目前還沒有多跑路、多耗油、多排污、多繳稅的政策機制,不利于節能環保型汽車消費市場的形成。從上述數據分析來看,應充分利用稅收政策推動節能環保型汽車產業化發展,以尋求降低生產成本與提升消費者購買的愿望 。
3.從提高我國汽車產業綜合競爭力來看,稅收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大。要提高我國汽車產業的綜合競爭力就必須加強與國外先進汽車生產企業的戰略合作,充分利用國際市場的各種資源自主研發,或者引進和消化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手段,與合作伙伴一道生產汽車品牌,與合資企業共同發展自主品牌。國家發改委在2004年頒布的汽車產業政策目標中提出,要激勵汽車生產企業提高研發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積極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實施品牌經營戰略。從目前實際情況看,我們在提高我國汽車產業綜合競爭力,特別是在發展自主品牌上,國家在稅收政策上并沒有給予額外的稅收政策支持。相反,汽車生產企業的稅收政策環境是內資不如合資企業,在新的企業所得稅法未出臺之前,過去一直以來中外合資汽車生產企業可享受“兩免三減半”和1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的稅收優惠政策,與此同時還可在稅前抵扣、費用列支等方面享受比內資企業更多的稅收優惠政策。此外,汽車產業既是一個資本密集型產業,也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產業。過去,國家僅僅只是對在高新技術開發區內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企業所得稅優惠。在鼓勵汽車生產企業提高研發能力和技術創新方面在稅收政策方面給予的支持很少。
二、促進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稅收政策建議
根據上面提到的當前影響武漢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稅收政策因素,筆者認為在汽車消費稅、車購稅、企業所得稅、燃油稅的征收中應考慮一些稅收優惠政策出臺,以此加大對小排量、經濟型、環保節能型汽車生產的支持力度。這樣既可以降低汽車企業的生產成本,又可以降低消費者的購置成本,使得環保型車輛得以迅速推廣,極大的促進“兩型社會”的建設。
1.調整汽車消費稅政策。按照國家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推動汽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可對汽車產品消費稅結構進行優化調整,進一步降低甚至取消針對小排量、經濟型、環保節能型汽車產品征收的消費稅,對大排量、達不到國家環保要求的汽車產品進一步提高消費稅稅率水平,以增大大排量汽車的消費稅稅負,增大購車成本。盡快解決小汽車歐洲Ⅲ號排放標準的制定及相關技術問題,落實《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低污染排放小汽車減征消費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3]266號)規定的符合歐洲Ⅲ號排放標準的小汽車可以減征消費稅的政策,鼓勵汽車生產企業生產環保型小汽車。
2.調整車輛購置稅政策。目前對小排量、經濟型、環保節能型汽車征收10%的稅率過高,建議改按乘用車排量的檔次設計分檔稅率,對大排量汽車可設計更高的車購稅稅率,對小排量汽車調低稅率。
3.盡快出臺燃油稅和排污稅。按照多跑路、多耗油、多排污、多繳稅的思路,對目前的公路養路費收費政策進行改革,改征燃油稅,進一步增大汽車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的成本。同時開征排污稅,以促進汽車生產企業生產開發環保和燃油經濟型汽車,同時也推動消費者購買節能、環保型汽車,以培育消費者的環保節能意識,促進環保節能型汽車消費市場形成。
4.運用所得稅調控杠桿,扶持汽車企業做強做大。對國內大型汽車企業集團,以及一定規模以上的汽車生產企業和零部件生產企業,給予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提高抗風險能力和國際市場競爭力。通過稅收調節社會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促進汽車企業走聯合經營、規模效益的路子。避免汽車生產企業遍地開花,造成資源浪費,低層次惡性競爭。對汽車企業生產開發環保節能汽車新產品、開發清潔能源等給予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以鼓勵汽車生產企業生產和開發環保節能新技術及產品的積極性。
5.鼓勵汽車生產企業自主研發和發展自主品牌汽車的稅收政策。國內汽車生產企業在加大產品研發力度時,對生產企業在產品研發過程中的設備儀器購置、技術引進等各類研發費用準予從所得稅稅前列支。對汽車生產企業聯合開發或咨詢項目對外所支付的開發費、咨詢費、專利和專有技術免征所得稅,以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高我國汽車產業的綜合競爭力。
希望武漢市人民政府在落實國務院批準的“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試驗區”規劃中,盡快出臺有利于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汽車行業發展的配套政策。建立支持環保節能產品生產企業的稅收政策。并本著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宗旨,國家在稅收政策上對環保節能產品生產企業予以支持。新的企業所得稅法改變以前只有在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內的高新技術企業才能享受所得稅優惠的政策,規定以行業劃分只要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都可以享受所得稅優惠政策。這就意味著,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汽車企業也可以享受所得稅優惠政策。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在出臺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范圍時,著重考慮環保型特別是電動汽車及混合動力汽車的生產企業,要把這些符合條件的企業列入高新技術企業。
(作者: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國稅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