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見世街,跟北京的天橋、上海城隍廟或南京夫子廟一樣,有些傳統,有些平民。
從淺草寺的雷門到寶藏門有一條石頭路面的街道,是參拜觀音的必經之路,也就是日本著名的“仲見世”街。它是一條“庶民之街”,少了“銀座”的繁華和時尚,更多帶給你的是江戶時代“下町”的情調和氣氛。
仲見世街形成于1685年,是日本最古老的商業街之一。德川幕府時期,由于到淺草寺參拜的人日漸增多,于是政府規定,只要當地居民能保持寺外清潔,就給予他們特權,允許在寺外街道兩旁的自家門前擺個小攤,販賣紀念品,這就稱為Nakamise(內部購物街)。


在這短短的300余米里,云集了饒富古味、色彩鮮艷、頗具日本風情的手工藝品,形形色色的土特產品和惹人心動的小雜貨。古色古香的江戶式街道上,大小店鋪代代相傳,現在已發展為90余間,它們被稱為“仲店”,傳載著古老的東京文化。
除江戶玩具的“助六”,象牙制品的“瓢屋”,七味粉的“崛中島”等歷史悠久的老鋪外,還有琳瑯滿目的扇子店、和服店、木屐店、古玩店、燈籠店、吉祥物店、掛飾店、風鈴店、糖果店……讓人目不暇接。現在的仲見世街被分為7個街區,透明的頂棚,朱紅色門面,每個店鋪的頂上都掛著櫻花,雖然只是人造的工藝品,卻頗有些東瀛的韻味。
街上有意思的傳統玩具琳瑯滿目,例如:在圓盤上角力的相撲選手小玩偶叫做“力士駒”,還有以小木槌敲打達摩身體,但不可弄倒達摩頭或身體的玩具叫“達摩落”,它們總能吸引游客久久駐足。
除去各種各樣的玩具和紀念品,日本傳統零食也是這里的大賣點,現場表演、現場制作的人形燒、紅梅燒、仙貝等,時時散發著誘人的香味兒。街上很多家小店都賣淺草的“人形燒”,就是動畫片里叮當貓最愛吃的銅鑼燒,那是淺草最有名的點心。
很多店里的店員都是上了年紀的大媽或是大叔,他們大多穿著簡單的傳統服飾,每個人都笑容可掬,見到客人就鞠躬,一邊說著“いらっしゃいませ(歡迎光臨)”。無論你在店里買什么,他們都主動幫你包成小禮物,因為他們知道大多數人都是買回去送親朋好友的,這讓人覺得很貼心。然后,他們會把包好的小禮物遞到你的手里,鞠一個躬,再用蹩腳的中文對你說:謝謝!
特色小店推薦:
·助六:開業130多年,靠近寶藏門,以江戶趣味小玩具為主打,陀螺、人偶和風箏,迷你又精細,因此店內總是擠滿好奇的日本人及外國人。
·平尾商店:五顏六色、形狀各異的燈籠,上面印有雷門、淺草、東京等字樣。
·福光屋:雷門右邊頗受海外游客歡迎的一家小店,尤其是肥版的T恤,上面還印有“大相撲”的圖案,非常搶眼。
·木村家人形燒本鋪:創業于明治初年的,現場制作的人形燒有鳩、提燈、五重塔、雷樣等4種模樣,紅豆餡產自北海道,甜而不膩。
·杵屋:“炸年糕片”很有學問,因為它強調用的是最高級的糯米以及名水制成年糕片,再用紅花油炸,健康又美味。
·文扇堂:江戶末年創建的扇子專賣店,一把把展開的扇子就是老店最好的招牌。從大到小不同的尺寸、不同的材質,全部手工繪制,沒有一把是相同的。
·龜屋:也以人形燒聞名,包的餡是蛋加蜂蜜,而且控制甜度;此外,現烤仙貝也是不錯的點心,也就是日式煎餅。熱乎乎的仙貝,再抹上醬汁,香脆可口。
·稻葉店:琳瑯滿目的小飾品,很適合“批”回去當禮物。門口有很多寫著小孩子名字的掛牌,可以送給小孩子。
·小山商店:店里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日式軍刀、玩具刀。
·富士屋:主營和服,男女老少的傳統服飾,這里一應俱全。
·金龍山淺草餅本鋪:一家創業320年的和果子店,這里強調自家手工制作的淺草餅非常有名。
圖說:
1.雷門的燈籠高4米,重67公斤,穿過這里,就是仲見世街了。
2. 仲見世商業街布滿了各種紀念品的小店,是購買小禮物的好地方。
3.新仲見世商業街與仲見世商業街垂直。它是一條有頂蓋的購物廊,兩旁分布有各種各樣的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