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二人生若只如初見——留在記憶中的英雄
有些人物你不需要深入去了解便可傾蓋如故,往往越是遙遠的英雄越讓我們熱血沸騰。他們的事跡我們只能從書本上去閱讀,但那沖天豪氣一樣可以成為我們下酒的大餐。冷面熱心一飲而盡,只恨自己生年太晚,不能與英雄共同經歷那風霜撲面卻又理想高昂的年代。
第一位九段和模仿棋
“模仿棋?”記得曾經有對圍棋技術根本一竅不通的人宣稱:讓我執黑先行,只要不貼子,最后必定勝你一子。他的“絕招”就是第一步落于天元,然后白方走在哪里自己就走在棋盤對稱之處。模仿到底,正好贏天元一子。
圍棋當然不是那么簡單,破模仿棋的方法有很多種:讓你的天元一子成為自撞氣或者繞開它不理讓它自然死亡等。那如果是執白時走模仿棋呢?黑方首先想到的念頭必定是搶占天元——總不能在我天元上面再壘一個子吧?
這樣看來模仿棋是一種帶有戲謔意味甚至是有點無賴的手段了,初級的業余棋手偶有所用必將引來一片哄笑,那要是頂尖職業高手這樣走了會是什么樣的場景呢?
還真有一位擅走模仿棋的大師,他就是日本現代圍棋史上第一位九段藤澤朋齋。
一說到“藤澤九段”,現在的我們頭腦里第一個反映出來的必然是藤澤秀行。不過,藤澤朋齋與秀行真有血緣關系,說起來秀行還是朋齋的舅舅呢。只不過這位舅舅要比自己的外甥還要小上六歲,出道也晚了好幾年。
藤澤朋齋是日本棋院院生出身,在吳、木谷面前他算是后輩,而在坂田榮男、藤澤秀行等人眼里他則一直是需要苦苦追趕的一大目標。
朋齋年青時的才氣確實逼人,被稱為“日本棋院鎮院之寶”,他的“執黑不敗”天下聞名。六段時朋齋與當時八段的吳清源受先下十番棋,以六比四取勝。這是吳清源在所有十局對抗中惟一的失利。1949年朋齋因“大手臺”戰績出眾,晉升為九段,成為當時棋界的最高段位者,引起轟動。
藤澤朋齋賴以成名的一個“獨門兵器”就是他執白時的模仿棋。從“大手臺”比賽開始,他的絕招就讓許多對手無可奈何。后來與吳清源的番棋大戰洛項頭銜戰的決戰這樣的大賽上他依然故我。想想也是,你苦思冥想了半天落下一子,人家眼皮不眨就照搬了上去。要是你氣火攻心。干脆走步大臭棋讓他也跟著臭,可人家——不學了,該搶哪里搶哪里,你的那步臭棋就成了敗著。于是多數人遇到對方下模仿棋時都會尋機搶占天元。可是那時已經開始實行貼目了,四目半或者是五目半,你那手天元到底有沒有一個貼目的價值呢?還真不容易把握。
不過就此論定模仿棋可以做為一個獨特的流派熠熠生輝顯然還早,藤澤朋齋的主要戰績并不是依靠模仿棋得來的。自上世紀五十年代后期日本棋界群雄并起,朋齋的模仿棋屢遭挫折,已不為人所懼,日本第四期NHK杯決勝局,由坂田榮男執黑對藤澤朋齋。朋齋在爭奪冠軍的關鍵時刻依然大走模仿棋,膽略實在驚人。模仿棋的最直接好處就是可以節約時間。NitK杯是快棋,每方保留三十分鐘,坂田需要一手一手地考慮,朋齋只要看準地方跟著學就是了。但已經多次領教過朋齋模仿棋的坂田不急不躁,非常平靜地落子,在左上和右下選擇了兩個一模一樣的定式,坂田顯然有用意,將雙方棋子都趕向中央,而非就地安定,這樣先行一方就可以掌握主動。由于是雙方糾纏在一起,白棋的模仿也是欲罷不能。到第107手,黑棋所有準備工作完成,“啪!”落子天元,頓時輝映整個棋盤。天元此時正是形勢消長的要點,白棋得到的一個先手價值無法與之相比,黑棋的優勢一下就確立了。雖然至此坂田已經用掉了二十三分鐘,而朋齋僅用了兩分鐘,但坂田對每個局部的后續手段都已了然干胸,一招一式不見破綻,朋齋頑抗到195手終于放棄,將王冠拱手讓人。
這盤棋也折射出藤澤朋齋的整個圍棋生涯。年青時的他氣勢極盛,無人敢輕攖其鋒,就像模仿棋之初想破腦袋尋求破解之策的總是對方。但中盤以后,只要對手鉆開了破壁之路,朋齋的棋往往一瀉千里。他飛速成為九段后又迅疾下滑,其情其景直可以用“悲壯”二字形容。
1950年吳清源被日本棋院贈予九段,作為當時僅有的兩名九段,朋齋與吳的十番棋不可避免。前四局朋齋2勝l和1負,大有延續前次受先擊敗吳清源之勢。但隨后吳清源竟然連下六城,將朋齋降為先相先。三個月后朋齋卷土重來,十番棋再戰吳清源,可是只下到第六局就又以1:5慘遭降級,成為定先的棋份。在吳清源輝煌的“十番棋”之旅中,藤澤朋齋是被他打得最慘的一個。
不止是輸給吳清源,1954年藤澤朋齋還與橋本宇太郎下了一次十番棋,也是到第六局即被降為先相先。最后總成績是3勝7負,全然不見當初目空天下的風采。
藤澤朋齋一生獲得過王座、十段、圍棋選手權等多項桂冠,毫無愧色地列于大棋士之林。但以他最初展露的才氣,本應有更杰出的建樹的。或許正是對模仿棋的執著阻礙了他前進的腳步,趙治勛說過:如果朋齋先生不是那么偏執于模仿棋的話,也許坂田時代不會那么堅固吧?
但你能說模仿棋害了藤澤朋齋嗎,模仿棋真的就一定沒有深層次的價值嗎?也許再過數十年,一套完善而全面的模仿棋理論會誕生,那時還有多少人能憶起斯人已逝的藤澤朋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