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香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浙江省婦女保健院)創始人、首任院長,國家一級教授,是我國為數不多的現代婦產科學開拓者之一,浙江省婦產科學奠基人。2006年3月,婦保新大樓落成時,劉天香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她向醫院捐贈了一株有紀念意義的廣玉蘭。這棵廣玉蘭就栽在醫院庭院里,枝葉繁茂,每當潔白的玉蘭花盛開的時候,總會吸引許多人的目光。
婦保幾代人的先驅者和楷模
作為婦產科醫院56年發展歷程的見證人,劉天香始終關心著醫院的發展,看著醫院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步發展成為擁有750張床位、1000多名職工的國內少見的婦產科專科醫院。
1998年,在新病房大樓開工奠基儀式上,近90歲高齡的劉天香親自來到現場。當她和浙江大學原副校長黃書孟、醫院院長謝幸一起,按下開工啟動鈕的一霎那,看著眼前那一片空地,在不久以后將矗立一幢15層的住院大樓,她欣喜萬分,看到了自己曾經傾注了全部心血的醫院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己的夢想在繼任者手上已經得到了實現。
而這僅僅是醫院新一輪跨越式發展的一個起點。2001年,現代化的病房大樓投入使用,優美舒適的住院環境、賓館化的服務贏得了病人和家屬的交口稱贊;隨后,智能化的門診醫技綜合大樓也于2006年3月正式啟用。那一天,在醫院領導陪同下,劉天香參觀了醫院。看著煥然一新的門診醫技綜合樓、病房大樓,這位世紀老人感慨萬千。她和院領導相約,在醫院三期建設項目醫院醫療科教大樓開工之際,她將再次回來參加慶典,與大家分享喜悅。是啊,她一手創辦起來的醫院,正在一天天壯大。如今,醫院的年門診人數到達90萬人次,住院人數也超過2.5萬,醫院已發展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婦產科專科醫院(婦女保健院)之一;最近,又傳來了一個好消息,醫院的婦產科學,被批準為新的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劉天香教授獲悉后,微笑著寫下“誠篤”兩個字,激勵后來人。
迎接5萬小天使來到人間
1910年1月3日,劉天香出生在天津。父親是鐵路職員,上過外語學校,留過洋,接受過各種新觀念,思想比較開明,準許女孩子上學讀書。1932年9月,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山東齊魯大學醫學院(現山東大學醫學院的前身)醫療系。在大學的7年學習中,她的成績始終名列前茅。1939年大學畢業時,她總分第二名,得獎金200銀元,并獲加拿大多倫多醫學院授予的醫學博士學位。
劉天香不僅從小目睹了舊社會婦女地位的低賤,而且也看到了婦女因疾病和分娩所帶來的巨大痛苦,她決心做一名婦產科醫生,為千千萬萬個婦女姐妹們解除痛苦。
抗日戰爭期間,在大轟炸最厲害的時候,常常天上是日本飛機,她和同伴在山洞、甚至豬圈旁為產婦接生。郭沫若的兩個孩子,就是這時由她接生的。劉天香回憶說,更多時候,她們只能在夜間出外接生,奔跑在崎嶇的山路上,日本飛機的照明彈、炸彈照樣不時響起。
70多年過去了,劉天香說,記憶最深刻的一次接生,就是在此期間完成:耳畔炸彈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但劉天香沒有選擇放棄,她強迫自己冷靜下來,調動當時所有知識和技能,在危險的戰火旁,最終保全了母子二人的生命。
為盡快提高自己的醫療水平,劉天香于1940年1月來到了國立高級助產學校附屬產科醫院。在這里她接受了解剖及婦產科學的教學,并看婦產科門診、管產科病房及接生。在高級醫生的指導下,劉天香的技術進步很快。1941年10月,南京中央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在成都成立后,她受同學和老師的邀請,調到該院,經過半年的努力,順利地由住院總醫師提升為主治醫師,1948年又晉升為副教授。后來10年的摸索和實踐,使她全面地掌握了婦產科學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成為一名國內著名的婦產科專家。
從醫這么多年,劉天香從未出過一起醫療事故。回憶一生,劉天香說,她為成千上萬的婦女治過病,有時還經常遇到母女兩代人都是她接生的現象。她用一雙靈巧的手,迎接了5萬多個小天使來到人間。許多母女的生命,都是她從死亡線上搶救回來的。劉天香常說,她最愛聽的聲音就是嬰兒的第一聲啼哭。她從這些哭聲中感受到生命的奇妙,也體會到了母親的快樂,更感受到作為醫生的自豪。
獻身浙江婦保半個多世紀
1949年2月,解放軍渡江前夕,南京一片混亂,有人已為劉天香和她的兩個孩子訂上了去臺灣的飛機票,但劉天香堅持留下為新中國服務,經地下黨員的幫助和介紹,離開南京經過上海來到杭州市民醫院,創建了杭州第一個西醫婦產科,并任婦產科主任。
來到杭州不久,她就做了浙江歷史上第一例剖腹產手術。當時,有家人用竹床把孕婦抬進醫院。這在當時是高難度手術,處理不慎大人小孩都有危險,但劉天香妙手回春,手術成功,母子平安,生下個大胖兒子。“出院時,產婦的老公感激得跪在地上給我們磕頭。”劉天香回憶說。
“我是一輩子的值班醫生。”從1954年到1984年擔任院長職務期間,劉天香言傳身教,為醫院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劉天香不論嚴冬酷暑,刮風下雨,只要有危重病人,她都立即趕到現場搶救。她還千方百計在不同場合努力爭取改善醫院工作條件,增添醫療設備。她經常帶領醫務人員深入農村、城鎮考察婦女和兒童的疾病,她忘我地工作,實踐著自己的誓言。
50多年來,劉天香苦心鉆研,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1954年,劉天香總結實踐經驗,撰寫了多篇學術論文;她審校英文譯文23篇,指導和修改論文115篇。為了鼓勵大家寫作,經她修改的文章上大多數不署自己的名字。在1980年和1984年間,她還指導、審閱了《婦產科臨床實踐》《婦科惡性腫瘤》兩部專著。
在繁忙的醫療、教學、科研工作中,劉天香親自培養出的研究生,現都已成為本領域里的骨干力量。如多次執行援外任務的浙大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邵溫群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黃麗麗教授當年都是劉天香的碩士研究生。
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國策。劉天香不顧年邁體弱,又承擔了國家計劃生育研究課題,與同事們齊心協力,攻克了一道道難關,取得了一項項成果。她指導的《復方18甲基炔諾酮常效口服避孕藥對肝臟遠期安全性的觀察》等多次獲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獎。由于她在醫療、教學、科研戰線上成績突出,曾先后受到衛生部、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教育委員會的表彰,并頒發了榮譽證書、胸章及獎金。
50多年來,她始終站在婦產科醫療、教學、科研的第一線,并且還有著眾多的社會兼職,成為一個杰出的社會活動家,1950年參加了中國民主促進會,任中央委員及浙江省常務委員及副主任;1964年5月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實現了她多年的夙愿。
她曾任浙江省第一屆至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浙江省婦女聯合會第二屆至第六屆委員、常務委員、副主任,浙江省科協第一屆至第三屆常務委員、副主席,全國第一屆計劃生育協會理事、浙江省第一屆計劃生育協會副會長等職。1992年開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劉天香事業的成功,還在于她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丈夫李慶昌是她大學的同學,我省著名的結核病防治專家。他們夫婦倆專心致志于自己的事業,白天上班,晚上查閱資料、備課、商談疑難問題等,一切家務事由保姆處理。他們有兩個兒子,一個畢業于浙江大學電機系,一個畢業于清華大學土建系,都是本領域的骨干。一家人和睦相處,幾乎年年都是“五好家庭”。她現在最開心的事就是坐在電腦前和遠在美國的孫子和重孫視頻對話,聊聊家常。
如今,劉天香教授近百歲高齡,但她仍未改為千千萬萬家庭造福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