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鋼琴演奏者來說,擁有高超的技巧并且遠離傷痛的影響是我們追求的目標。為了培養良好的手指肌能,我們必須與自然狀態做斗爭——提高骨間肌能力,以合理的方法使骨間肌從支持性肌肉成為主要運動者。
關鍵詞:指屈肌系統;骨間?。贿\動傷害;手指肌能
中圖分類號:J6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2172(2008)04-0077-03
作為一名從事多年鋼琴教學教師來說,根據學生不同的手指情況來要求他們練習手指肌能或針對技術薄弱點進行系統訓練,以求在鋼琴演奏中提高技術和改善音質,我常常會對學生說:要想手指強而有力就必須在練習中盡量抬高手指,要想跑動的快,那么手腕就必須保持平穩,在練習時避免晃動。長期以來,我們只知道通過某些方法可以提高手指技能,卻不明白為什么要這么做。
通過大量閱讀相關的書籍和文章,并向醫學界的專家求教,筆者最終找到了答案。
學琴者可能不知道,我們的手指動作大部分是由兩個肌肉系統控制的:第一個系統,叫指屈肌系統,它位于我們下臂的上半部分,靠近肘部的地方。這些肌肉和前臂長肌腱沿著手腕一直向下伸展到我們的指關節。這個肌肉系統能使我們具有結實的抓握能力,不但能讓我們輕松地拎起手提箱或水瓶,甚至可以讓專業的體操運動員在做吊環、單杠等運動時支撐起整個身體的重量。
指屈肌系統包括:
1.指深屈肌,位于從肘部至下臂,通過位于腕部的“腕骨槽”下方到每個手指的第一手指關節的最靠近指尖處。
2.蚓壯肌,從指深屈肌在手掌中的一點開始分叉到每一個指關節。

3.指淺屈肌,同樣從肘部沿前臂,通過手腕下方至每個手指的第二手指關節處(它們在靠近指端處分離,讓指深屈肌通過至第一手指關節)。前三種肌肉的作用是使手指彎曲及握攏。

4.腕屈伸肌幫助前三種肌肉在彎曲及握攏時,牢牢地支撐住手腕(因此會導致手腕變硬),否則指屈肌會使手指和手腕卷起來,就像卷竹簾一樣。

第二個控制手指運動的肌肉系統——骨間肌系統。骨間肌分布于整個手掌間,包括骨間掌側肌和骨間背側肌。這些肌肉分布在4個手指的掌骨兩側,一直延伸到剛剛超過掌關節的手指骨處。
單獨使用骨間掌側肌將手指拉向一側,單獨使用骨間背側肌將手指拉向相反的一側(下圖深色處就是骨間肌位置所在)。

骨間掌側肌和骨間背側肌同時使用能使指關節向前彎曲(或當手處于水平位置時,手指向下彎曲)。
從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看出,指屈肌系統雖然強而有力,我們手指的大部分運動都會持續地使用它,但是這些肌肉對訓練一個好的鋼琴手指肌能來說卻并不適合,那是因為:
1 、這些肌肉大部分分布于手掌外,對要求精細的手指動作而言太遠了,不好控制和掌握。
2、由于必須從手腕經過才能到達手部,它們會造成手腕一定程度的僵硬。時間一長,易引起腕部的勞損,給演奏者帶來傷痛的煩惱。
3、從下臂開始的肌肉運動,會形成一種向下用力壓的動作,導致觸鍵生硬且沒有控制,從而造成彈出的聲音缺乏音質感,不能產生共鳴,缺少清晰感和流暢性。
而骨間肌系統位于手掌中,在彎曲關節時起次級和支持作用。它雖然不像指屈肌系統那么強壯有力,但易于控制,靈活,最重要的是這些肌肉對于鋼琴演奏者來說,可以使指關節在彎曲或完成某個合適的手指動作時不會導致手腕僵硬從而產生運動傷害??墒牵?/p>
1.當指關節完全伸展,骨間肌也是相同的狀態,與手掌和手指骨成一行。在這個位置,骨間肌是無法開始向前或向下彎曲關節。

蚓狀肌比骨間肌以更大的角度達到手指骨。這意味著蚓狀肌在指關節完全伸展的狀態下就可以開始彎曲指關節,因此蚓狀肌是關節彎曲動作的啟動者。

2. 蚓狀肌是有力的指深屈肌的分支,因此比骨間肌更強有力。
由此可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自然地依賴蚓狀肌來完成大部分指關節運動(甚至包括我們在琴鍵上的手指動作),所以也就自然的會出現因使用指屈肌系統而造成的手腕抖動、手指無力、運動傷害等情況。要想提高手指肌能,解決手腕,手指的協調問題,減少運動傷害,我們必須與自然的狀態做斗爭——提高骨間肌的能力,使骨間肌從支持性肌肉成為主要運動者,依賴它們能夠起到支配作用。當骨間肌開始起支配作用時,指屈肌和蚓狀肌作用將會逐漸減小成為次級作用。
那么要發展骨間肌,我們就必須要求學生做到以下幾點:
(1)持手始終在鍵盤上方,手指向下,這樣手的重量就由手指支撐,從而鍛煉到骨間肌的支撐力量,減輕指屈肌系統對我們手指的控制。
(2)用重力(即手指、手、臂自然落下)作為力量的主要來源,因為不是單純生硬地運用指屈肌系統敲擊琴鍵,能使彈出的音色清澈明亮,產生自然的共鳴。
(3)所有的手指動作都盡量只使用關節,并保持手腕穩定,關節運動產生的動作小,能提高手指的跑動速度,減少手指負擔;而手腕運動所產生的動作大,不僅會影響手指跑動的速度還會減弱骨間肌對手指的控制,影響手部肌能的正常發展,更會為演奏者帶來不必要的運動傷害。
(4)采用專時專曲進行針對性訓練來提高骨間肌系統的力量。自然的狀態不易改變,因此我們每天必須用專門的時間和專門的指法進行練習?;A練習(如哈農鋼琴指法練習曲或音階、琶音等練習 )是訓練和提高骨間肌系統的好辦法,而不僅僅只是在練習鋼琴作品時稍加留意。
(5)總是以良好的手形彈奏——指關節不能是直的,而需要微微彎曲,因為只有在這種狀態下,骨間肌才能起到啟動肌的作用。而平直的手指是沒有辦法運用到骨間肌的。

(6)保持手掌在手指上的平衡,向鋼琴方向施加輕微向前的壓力(這樣使手指關節鎖定位置),不要將手向后拉,這樣要么會造成手指倒塌,或者為了企圖防止出現這種情況,會把指屈肌帶到彈奏動作中而造成手腕僵硬,并影響到手指肌能的發展。

通過上述方法,加以時日,我們的骨間肌系統將逐漸變得強壯、有力。當骨間肌變厚時,會向外推手掌骨并使手部變寬變大。一旦骨間肌變得足夠強壯,可以支撐起手和手臂時,指屈肌和蚓狀肌便會逐漸失去主導地位,我們就將獲得良好的手指技能了,這就意味著我們能夠解放手腕,減少運動傷害,提高手指的自身能力,使彈奏的音色、共鳴、清澈度、均衡性以及流暢度得到顯著的提高。
對于鋼琴教學工作者,了解一些肌肉運動原理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在教學過程中,能更好的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做的道理,而不是單純地模仿。
責任編輯:陳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