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對目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認知程度的思考

2008-01-01 00:00:00王璟珉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08年3期

摘要 隨著全球增溫以及各種異常氣候災害的頻繁發生,人們越加關注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 的研究,并一直努力尋找解決該問題的最有效的方案。然而自《京都議定書》這份唯一的國 際范圍簽署的旨在減緩溫室氣體的協議制定以來的10年時間,氣候變化問題有增無減,沒有 得到實質改善。這不僅是科技水平和政策手段上的局限所至,更為根本的原因是現有對全球 氣候變化問題的認知仍存在缺陷。全球氣候變化長期被默認為“公地悲劇”的現象是一種典 型的“冥王星現象”。這種認知上的缺陷導致了當前緩解全球氣候變化的方法難以行之有效 。要找到緩解全球氣候變化的有效途徑,完善人們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認知是重要的前提 條件。

關鍵詞 全球氣候變化;溫室效應;公地悲劇;冥王星現象

中圖分類號 X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2104(2008)03-0058-06

在科學家不斷對全球氣候變化進行評估和研究中,人們越來越感到該問題的嚴峻。全球氣候 變化已經成為國際關注的重要環境問題,其影響也深入到了政治、經濟、文化等人類社會的 各個領域。諸多研究證明,近幾十年來氣溫升高主要是人為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為此,國 際社會早在20世紀80至90年代就開始了在控制人為溫室氣體排放方面的努力,并希望通過 國際 協議的方式來約束各國的排放行為。然而,從目前各國在減排方面的成果來看,都不能令人 滿意。唯一一部旨在減緩全球氣候變化的國際協議——《京都議定書》,是經過了上千 位 科學家、上百個國家共同研究制定出來的,被認為具有靈活和先進的減排機制,但卻一直沒 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即便是對減排表態最積極的歐盟,其中的許多會員國在履行議定書的義 務時也表現出了力不從心。本文認為,造成這種低效的原因不僅僅是科 技研究水平和政策手段上的局限所至,更為關鍵的是現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認知出現了問題 。認知的過程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并選擇相應解決方案的根本前提,一旦在認知上出現了誤 差,必然會導致解決方案的低效性甚至無效。因此,要尋求更適合緩解全球氣候變化的方案 ,就必須對全球氣候變化有正確的認識。

1 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中的“冥王星現象”

“全球氣候變化是‘公地悲劇’” 這一說法無論是在學術界的論著中、各國政府的報告中 還是新聞媒體的報道中,早已成為探討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基本前提。人們普遍認為全球氣 候變化是典型的“公地悲劇”[1~3],并且在解決該問題的過程中容易出現 “ 免費搭 車”現象[4]。在這樣的認識基礎上形成了諸多致力于緩解全球氣候變化的政策和 機制, 其中就包括第一份國際范圍簽署的《京都議定書》。許多學者及環境組織在探討緩解氣候變 化的機制時指出:只有當全球所有國家參與到國際合作中來,才能避免“免費搭車”現象和 環境的惡化,否則悲劇的后果必將由所有國家共同承擔[5~7]。許多國家的政府 報告也肯定了這一說法。例如從較早的美國政府的官方報告[8]到最近的英國政府 所做的 全球氣候變化經濟分析報告[9]都將全球氣候變化看作是“公地悲劇”。而相關的 新聞媒 體報道也與學者和政府的言論形成了巨大默契,在大多數與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相關的新聞報 道中,很難找到對此持否定或懷疑態度的。

但就筆者接觸到的文獻來看,“全球氣候變化是‘公地悲劇’”這一“事實”自從哈丁提出 空氣污染等環境問題屬于“公地悲劇”后幾乎是直接被沿用下來,很少有人進一步論證它的 合理性,致使這種認識一直延續到今日。哈丁原文是:“……公地悲劇又表現為污染問題。 ……生活污水,或化學的、放射性的和高溫的廢水被排入水體;有毒有害的和危險的煙氣被 排 入空氣;……”[10],并沒有直接指出全球氣候變化是“公地悲劇”,但隨著全球 氣候變 化問題的提升,人們將其作為一種國際環境問題并納入到了一般環境污染問題之中,自然成 了“公地悲劇”的表現形式之一。而這種現象可稱之為“冥王星現象”。

有關人們對冥王星的認知問題,美國天文學家湯博在1930年發現了冥王星并錯誤地估計 了其質量,認為它是比地球還大的大行星。他的結論被國際天文學界普遍接受,冥王星成為 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而且這一認識也被當作科學事實編入了各國的百科全書、教科書、字 典詞典等各種出版物中,在全世界得以普及。雖然也有過質疑和反對的聲音,但一直沒有得 到應有的重視。在2006年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上才最終將冥王星剔除出太陽系大行星之 列。自此,太陽系九大行星的說法經歷了近一個世紀后不復存在。所謂“冥王星現象” 就 是指起初沒有得到充分論證的說法通過宣傳報道,久而久之被廣泛接受為事實,甚至是公理 的現象。

“冥王星現象”的結果必然是扭曲了人們對事物本質的認識,而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任何 試圖解決問題的方案也必然是低效甚至是失效的。全球氣候變化被公認為是“公地悲劇”正 是一種“冥王星現象”。在幾十年的研究中,人們一直秉承著最初哈丁對環境污染問題的看 法來認識全球氣候變化,并且在缺乏系統論證的情況下將該觀點在全球范圍內普及。期間雖 然也有學者對此提出質疑或否定的看法[11~13],但這樣的觀點相對而言極為 少見, 且本身由于缺乏系統性論證而難具說服力,被一個龐大的集體無意識的認知浪潮所淹沒。在 這種集體無意識的推動下,全球氣候變化作為“公地悲劇”已經成為一個尋找解決全球氣候 變化問題的默認的前提假定。

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認識中存在的“冥王星現象”從對當前認識和解決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邏 輯中也得到了進一步印證。表1用路徑的方式將“公地的悲劇”與當前普遍接受的全球氣候 變化問題在認識上進行了對比。該比較主要包括對問題性質的預先假定、問題影響的預期和 解決方案三大方面。

哈丁以一個對所有人都開放的牧場為例指出了作為公用品的牧場最終會由于過度放牧而 導致 崩潰這一悲劇的必然性。因為一般情況下人們在權衡個人利益和公眾利益的時候往往以前者 最大化作為一種理性的追求。“每個人都被鎖進一個強迫他無限制的增加自己畜群量的系統 ——在一個有限的世界里”[10],直到牧場最終的毀滅。也就是說,公地的自由使 用是導致 悲劇的根本原因。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必須讓所有人參與進來。哈丁提出要么通過產權私有 化的方式使公眾利益和個人利益更為緊密地結合起來,進而確保公地悲劇不會發生;要么建 立管理機制,由權力機構限制人們的行為。他認為這是兩種最為有效的解決方案。

由表1可知,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影響也被普遍認為是負面的,將會給全人類帶來巨大的災 難,因此當前主要通過簽訂國際協議的方式,呼吁所有國家參與到國際協議的履行中來以求 解決這問題,《京都議定書》就是在這一認識中形成的。通過比對可見,目前在邏輯結構上 ,全球氣候變化與“公地的悲劇”在認識上具有一致性。

然而“全球氣候變化是‘公地悲劇’”這個沒有經過系統論證就被認可的觀點尚待考證。只 有展開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重新認識才能從本質上尋找到解決的途徑。

2 全球氣候變化與“公地悲劇”之比較分析

如何將全球氣候變化區別于“公地悲劇”對于深入探求前者的本質至關重要。表2是在 表1的結構上發展起來的兩者在三方面特征的比較。

2.1 基本假定的差異

基本假定決定了人們到底要研究的是一個什么問題。在這方面,“公地悲劇”和全球氣候變 化表現出了完全不同的特征。

首先,“公地悲劇”屬于風險性問題,而全球氣候變化屬于不確定性問題。從定義上看,風 險性問題是可以列舉出某種決策可能帶來的所有結果以及計算出這些結果出現概率的。牧地 的承載力是有限且可以預測的,牧民在做決策時(是否應該在牧地上再增加一頭牲畜)對 公地自由使用權所帶來的結果和出現概率都有清晰統一的認識:只要公地繼續自由使用下去 ,必然帶來悲劇。但是出于自利的選擇,他們仍然超載放牧,令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風險平 攤給所有的牧民。而不確定性問題是無法計算出各種結果出現概率的[14],甚至無 法掌握 一個決策可能帶來的所有后果。這主要是因為不確定性問題不具有對問題的完整認識。全球 氣候變化就是難以預測未來影響及各種影響出現概率的不確定性問題。雖然人們相信在一個 封閉的循環系統中的氣候子系統的承載力是有限的,但這個承載力的極限會在什么時候出現 ,當前全球氣候狀況離這個極限還有多遠仍然是不確定的。并且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對氣候 變化還具有著非常強的適應能力,正如進化論中所述的人類的存在在于他對自然的最大的適 應性。在以往的研究中,人們經常會把風險性和不確定性問題混為一談。其實,風險性問題 主要由問題的本質所造成,不確定性問題則是對問題本質的認識不夠完善所造成,引發兩種 問題的原因不同,兩種問題所帶來的影響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案也就不同。

其次,哈丁提出“公地悲劇”時考慮造成悲劇的因素是非常單一的,他排除了戰爭、災難、 疾病等各種因素在外,假定社會穩定,造成悲劇的因素只有畜牧量對資源的宿求。在人口問 題中則體現為人口的增長對資源的宿求。但是影響全球氣候變化的因素不只是人為溫室氣體 的排放,而是更多更為復雜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例如人們對氣候系統有限的認識水平上 所發現的全球暗化(Global Dimming)、陽光的日益猛烈等現象以及地球氣候變化的自然規 律共同影響全球氣候系統的變化。其中,全球暗化是指20世紀50年代以來產生的一種現象, 即 被地球表面吸收的太陽光照量在逐漸減少。目前的研究認為,全球變暗主要是人為原因造成 的,主要元兇是人類工業生產、地面運輸等活動中排放的各種懸浮微粒以及飛機高空飛行留 下的凝結尾流。諸多專家學者發現,自1990年以來,尤其是在歐洲隨著空氣污染的治理降低 了懸浮顆粒的含量,暗化的趨勢有所好轉。然而暗化的趨緩卻造成了溫度的上升,溫室效應 的影響更為顯著[15~16]。由于暗化與暖化的雙重矛盾,人們擔心側重解決全球暗 化問 題將加速全球變暖,若側重解決全球變暖問題則有可能加重暗化的影響。因此如何處理解決 兩者的關系尤為重要。總起來說,近幾十年來全球平均溫度的升高應該是各種因素共同作用 的結果,且主導因素未明確,各因 素也無法進行影響大小的先后排序。總之,這個過程是 復雜的,也是人們當前有限的知識范圍內所無法看透徹的,在未來,氣候將如何變化也將取 決于這些因素組合而成的結果。

另外,“公地悲劇”另一個重要假定是所面臨的局面沒有技術解決方案。技術解決方案(Tec hnical Solution)一般是指通過自然科學的途徑,即科學技術的手段提出的方案。也就是說 ,面臨“公地悲劇”問題,也許解決的科學技術已經存在,但卻不存在有效的技術解決敏感 。這個假定對于人口問題來說也許是合理的,因為無論出現任何技術,人們的理性選擇是不 采用這些技術進行自我消亡。生育是人類自我延續的一種基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雖然當前 已經有非常成熟的避孕技術,但這些技術無法阻擋人類的迅速繁衍和人口數量的激增。那么 對于全球氣候變化來說,是否有技術解決的方案呢?答案仍不確定,可絕對不是否定的。雖 然技術與技術解決方案存在差異,但是技術解決方案必須依靠技術的發展。從當前的科技水 平來看,人們正在從提高能源利用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加強清潔技術的研發三方面 努力,并在減排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只是這些技術的發展尚沒有轉化為一種可行的技術 解決方案。所以人們主要采用政治、經濟等社會科學的手段,希望通過國際合作的方式尋求 問題的解決。然而,全球氣候變化的技術解決方案并非是不可能的,這主要取決于技術淘汰 過程中的轉換成本(Switching Cost)的大小。作為經濟人的理性選擇,一旦轉換成本合適, 人們就會選擇更為清潔環保的技術和設備。因此,要減少溫室氣體的人為排放,絕不能否定 技術解決方案的可能性。

2.2 預期影響的差異

全球氣候變化與“公地悲劇”不僅在探討問題的前提假定上不同,在造成的影響上也有很大 區別。

這首先與它們所探討的問題性質有關。哈丁認為在公地自由使用的社會里,風險是顯著的, 然而每個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爭先恐后追求的結果最終是帶給公地以及所有人的 崩潰,即悲劇是注定要產生的。然后對于全球氣候變化這個不確定性問題來說,未來的局面 是否一定是所有人的悲劇仍存在很大爭議。Perman 等指出不確定性問題存在兩種類型,一 種是可能列舉出某種決策帶來的所有結果,但是無法確定各種結果出現的概率;一種是既無 法列舉出某種決策帶來的所有結果,也無法確定結果出現的概率,后者被稱作絕對不確定性 問題(Radical Uncertainty)。由于人們對復雜的氣候系統及其影響的認識極為有限,全球 氣候變化問題仍處于絕對不確定性問題之列,這就決定了它的悲劇不定。直至現在,在全球 平均溫度趨于上升的同時,許多區域的溫度卻在下降,不同區域的溫度變化情況也有著非常 大的差異。

在公眾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上,全球氣候變化與“公地悲劇”也存在很大差異。后者認為 公地的自由使用權短期會給個人帶來收益,但從長期來看,對于個人利益和公眾利益都會帶 來難以挽回的損失。而全球氣候變化,或者說溫室氣體的人為排放短期對個人有利,長期對 個人和部分公眾也不一定有害。談到這一點,探討全球氣候變化到底會帶來什么影響就顯得 尤為重要。

2.2.1 全球氣候變化影響的三種論調

直至今天學術界對于全球氣候變化是否會給人類造成巨大災難仍存有爭議,并且基本上可以 被劃分為三大派別:全球氣候變化有害論、有益論和不定論。以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PCC) 為主的諸多科學機構和學者通過在全球范圍內的氣候研究和評估,雖不否認全球氣候變化可 能帶來的益處,但認為全球氣候變化的綜合效應是負面的,是關乎全球命運的。他們通常被 看作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有害論者。對于全球氣候變化到底會帶來什么樣的災難不多贅言,因 為對它的研究占據了該領域研究的很大部分并且極為系統,同時也占據了國際道德高地,被 全世界所了解并廣為接受。但是全球氣候變化的諸多災難性的影響都是通過情景模擬等方法 對未來的預測,其中的不確定性仍然很大。全球氣候變化的有益論者也不否認人為溫室氣體 排放造成了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等現象,但一方面他們對主流觀點所提出的各種影響的程 度表示質疑,另一方面他們對氣候變化給人類造成的各種影響是否有害表示質疑,并且有不 少 學者和機構指出氣候變化對地球是有益的。例如溫度的上升有利于漁業的發展、某些物種的 繁衍、使得處于寒冷的無法開墾的土地得以耕種、北方的冬天得以縮短等[12,17] 。不 確定論者則處于前兩者之間,承認人為因素造成了全球CO2濃度的迅速提升,但是全球氣 候變化的影響利弊還難以斷言,氣候變化的影響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沒有必要采取強 制 措施加以控制;同時,有的不確定論者認為人們所謂的全球氣候變化的威脅很大一方面是因 為威脅了人們原有的生活方式,而人具有較強的適應性,既然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仍不確定 ,更多的應該考慮通過生活方式的改變等途徑嘗試著如何更好地適應氣候變化。還有人認為 ,人為排放溫室氣體造成的全球氣候變化并非是導致那些惡劣影響的本質問題[18] ,例如 “國際政策網絡”的報告指出世界范圍內的貧困問題才是本源,應將更多的注意力轉移到解 決貧困問題上[19]。

2.2.2 氣候變化對不同利益群體的影響

不僅從總體上看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難以定論,對于不同的國家、地區和個人,全球氣候變 化所帶來的短期和長遠利益也是不同的。從當前世界的利益格局來看,可以將各國基本上分 為6大利益群體。①歐洲大部分國家。這些歐洲國家的清潔技術是相對完善、先進的, 推動一個限定溫室氣體減排期限和目標的強有力的國際協議是符合他們短期和長期的經濟、 政治利益的。②以美國為主的少部分發達國家。這部分國家不僅工業發達,且主要依靠化石 燃料能源,按照《京都議定書》在定期內的定量減排溫室氣體的做法對他們來說不僅會造成 短期經濟的損失,也不符合他們長期利益,因此在缺乏對全球氣候系統及影響的認知的基礎 上,他們拒絕履行國際協議中的減排任務。③以俄羅斯為主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這些國家 在20世紀90年代的政治和經濟轉型使得工業發展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水平迅速降低,在《 京都議定書》中不承擔或較少承擔減排任務。因此,參與國際協議并非是出于減少溫室氣 體排放的目的,而是通過出賣交易許可證給其他國家贏得更多的政治和經濟利益。更何況全 球氣 候變化對他們的負面影響相對較小,甚至溫度的升高都會給他們帶來農業生產率的提高、更 適宜生存的氣候等。④小島嶼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海拔較低,又多數孤立于大陸,因此對 于全球氣候變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的應對能力最脆弱。如果海平面持續上升,將直接威脅到 這些島國的存在。因此全球共同承擔溫室氣體減排責任符合他們短期和長期的國家利益。⑤ 大部分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由于工業發展較晚,認為西方發達國家對當前溫室氣體排放造 成的全球氣候變化應負主要責任,而發展中國家應以發展為主,在逐漸擺脫貧困落后的過程 中不應承擔早期的減排責任。⑥石油國家的利益聯盟。以中東為主的石油資源豐富的國家, 他們的經濟發展和就業主要的推動力來自于石油產業。推動清潔能源和技術的使用將造成他 們石油產品出口利潤的大幅降低,不符合他們的短期和長期利益,因此這些國家也缺少加入 推動溫室氣體減排的國際協議的動力。由這6大利益群體構成的博弈平臺使得全球氣候變化 問題更為復雜。

總之,與“公地悲劇”不同,全球氣候變化的未來不僅難以預測,而且還存在一系列難以用 “公地悲劇”解釋的現象:面對全球氣候變化,個體并非無差別受損;排污的人不一定受害 ,減排的人不一定受益;某些利益群體受害的同時,另外一些利益群體則從中受益;某些利 益群體受害程度嚴重時,另外一些利益群體受害程度較輕。

2.3 解決方案的差異

由于全球氣候變化與“公地悲劇”問題的性質及其影響上的巨大差異,使之成為了兩種不同 的問題,針對這兩種問題的解決方案也就必然相去甚遠。

首先,解決“公地悲劇”問題是以地區或國家權力機構為核心的,這些權力機構都具有強制 某種政策實施的權力或者保障私有產權的能力,而且由于悲劇的注定和對本國造成的負面影 響,這些權力機構也有意愿主動加強控制。全球氣候變化作為一個復雜的國際環境問題,是 難以通過個別國家的努力而解決的,因為所帶來的影響不均衡分布在不同的區域,有些國 家是溫室氣體排放大國,但卻使得其他國家受到威脅,有的國家花大力氣減排使得其他國家 得以“免費搭車”。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必須通過高于國家的權力機構來管理控制才能得以解 決。然而在當今以國家主權的完整性和不可侵犯性為根本原則的國際政治舞臺上根本不存在 高于國家的權力機構,即便聯合國也不具有強制各國執行國際協議的權力,這勢必造成在各 國利益沒有得到充分協調的情況下國際協議的軟弱性和履行的困難性。例如《京都議定書》 中就表示任何主權國家都可以根據本國的利益選擇履行或退出國際協議。一個不具備約束力 的協議是無法起到預期效果的。

其次,避免“公地悲劇”發生的另一種解決方案是通過明晰產權使“公地”私有化,但是人 們無法對全球氣候明晰產權。因為,氣候在不同地理位置和不同的海拔高度上都具有其獨特 性,生活在不同區域的人們每年所面臨的氣候條件截然不同。這是氣候區別于一塊牧地這種 公用品的重要特征。那么面對不同的氣候,溫室氣體在不同地區的排放可能給本地和其他地 區帶來相同的、不同的甚至相反的影響,也就是說影響具有不確定性、遷移性。同時,人們 一方面對地球吸收人為溫室氣體的能力的認識有限,一方面無法將排放溫室氣體的權力準確 清晰地分配給每個國家、每個單位和個人。這從《京都議定書》談判過程中各國對要求減排 的溫室氣體總量的爭論中可略見一斑。

另外,哈丁在探討“公地悲劇”時對另外一種解決方案,即依靠喚醒人們的良知和責任來避 免悲劇的產生表示質疑。他以人口問題為例,指出一方面由于人們不會選擇自我消亡,所以 良知的呼吁不可能對所有人起作用,另一方面長期呼吁良知只會讓一部分響應呼吁的人們降 低生育率,而另一部分生孩子較多的人所生育的后代所占比例逐漸增大,最終“自然界將會 采取她的報復行為,節育的種族將滅絕,取而代之的是生育的種族”[10]。所以對 于“公 地悲劇”這一問題,是不可能通過良知與道德的呼吁宣傳與教育解決的。然而,對于全球氣 候變化來說,良知道德的呼吁卻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首先,降低溫室氣體減排量不會對人 的生存與延續產生質的威脅,尤其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清潔技術和清潔能源的普及,以及人 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逐步提高,倡導環境保護的呼聲的確起到了也會繼續起著積極作用。另 外,采用清潔技術進行減排的人們也決不會因減排而出現“自我消亡”的事件,溫室氣體排 放量大的單位和個人也決不會因不減排就生存得更好、更長久。還有,人們都具有憐憫心, 在有利己主義傾向的同時也具備利他主義傾向,通過宣傳、教育等方式來呼吁人們的利他主 義傾向,從而使得良心展現出積極應對問題的一面是可以肯定的。更何況,從20世紀60年代 起的綠色運動掀起的環境保護浪潮也足以證明呼吁良知在全球范圍的積極作用。

3 結 論

綜上,全球氣候變化并非由單一的人為原因所造成,它是典型的不確定性問題。相比“公地 悲劇”,該問題更為復雜。目前人們仍無法掌握它可能造成的所有影響及其出現的機率。科 學技術的發展和清潔技術與能源使用成本的逐步降低則給未來的技術解決方案提供了可能。 全球氣候變化的這些特征決定了它的預期影響并非悲劇注定,而是更為復雜多樣,不同的國 家或個體不可能做到風險均擔,引起危害的國家或個體不一定受害,受害的不一定是引起危 害的。面對全球氣候變化這種國際性的環境問題,既難以依靠高于國家主權的強制力量來加 以解決,又無法準確地對各國的溫室氣體排放權加以明晰,但同時不能忽略呼吁良知和責任 的力量。這就是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一個從基本假定、預期影響到解決方案完全不同于“ 公 地悲劇”的問題。人們必須基于對該問題的全新的系統的認知才能真正找到有別于《京都議 定書》的更為有效的解決途徑。

(編輯:李 琪)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Donald K. Sustainability and the Commons[J]. Science, 2003, 302(5652): 18 61.

[2]Robert T W. Climate Change: The Political Situation[J]. Science, 2003, 30 2(5652): 1925~1926.

[3]齊曄. 氣候變化、公用地悲劇與中國的對策[A]. 見:巫永平編.公共管理評論(第 二卷)[C].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4, 149~157.[Qi Ye. Climate Change, T rage dy of the Commons and the Policy of China[A]. In: Wu Yongping. China Public Ad ministration Review (Second Vol.)[C].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4 , 149~157.]

[4]Mark J L. Security and Climate Chang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the Limi ts of Realism (Routledge Research in Environmental Politics) [M]. London: Rout ledge, 2005. 73.

[5]Cédric P, Jonathan P, et al. Beyond Kyoto: Energy Dynamics and Climate Sta bilisation[R]. Paris: OECD/IEA, 2002. 1.

[6]Ruchi A.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Justice: A NorthSouth Dimension[M] . Hampshire: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2004. 57.

[7]Christoph B and Michael F. The Kyoto Protocol: Success or Failure? [A]. I n: D. Helm. ClimateChange Policy[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258.

[8]United States Congress House Committee on Interior and Insular Affairs Subc ommittee on Water and Power Resources. Implications of Global Warming for Natura l Resources: Oversight Hearings Before the Subcommittee on Water and Power Resou rces of the Committee on Interior and Insular Affairs[R]. Washington D.C.: U.S .G.P.O. , 1989. 561.

[9]HouseofLords Britai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2nd Report of Se ssion 2005-2006, Volume II: Evidence[R]. London: TSO Shop, 2005. 128.

[10]加勒特#8226;哈丁. 公地的悲劇[A]. 見:赫爾曼#8226;E#8226;戴利, 肯尼思#8226;N#8226;湯 森主編.珍惜地球:經濟學、生態學、倫理學[C].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1. 154,152,158.[Ga rrett Hardin. Tragedy of the Commons [A]. In: Herman E D, Kenneth N T. Valuingthe Earth: Economics, Ecology and Ethics[C].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 001. 154,152,158.]

[11]Wolfram K.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The Contribution of Forestry Proje cts [M].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0. 19.

[12]Ian H R. Classical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 In: Luterbach er U. and Sprinz D. 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C]. B oston: MIT Press, 2001. 56.

[13]Carlo C and Marzio G. The Future Evolution of the Kyoto Protocol: Costs, B enefits and Incentives to Ratification and New International Regimes[A]. In: C arraro C and Egenhofer C. Firms, Governments, and Climate Policy: Incentivebas e d Policies for Longterm Climate Change. Chetenha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 03. 276.

[14]Roger P, Yue M, et al. Natur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M].3rd ed. Harlow: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2003. 299.

[15]Wild M.,Hans G.,et al. From Dimming to Brightening:Decadal Changes in Sola r Radiation at Earth's Surface[J]. Science,2005,308(5723):847~850.

[16]Pinker R. T., Zhang B.,et al. Do Satellites Detect Trends in Surface SolarRadiation?[J]. Science,2005,308(5723):850~854.

[17]Wright L J, Hoblyn R A, et al. A Threatened Species Benefits from ClimateChange? [EB/OL]. 2002. www.britishecologicalsociety.org/articles/meeti ngs/judging/woodlarkposter.pdf.

[18]Bjrn L. Global warmingare we doing t he right thing? [EB/OL]. 2001.http://image.guardian.co.uk/sysfiles/Guardian/documents/2001/08/14/war ming.pdf.

[19]IPN. Climate Chang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blueprint fromthe Sust ainable Development Network[R]. London: International Policy Network, 2004. 3.

Cognition Research on Global Climate Change

WANG Jingmin WEI Dong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Jinan shandong 250014, China)

AbstractAlong with the growth of global average temperature and the frequent o ccurrence of extreme climate disasters, the climate change issue gets more and m ore attention all around the world. Researchers are looking for an effective sol ution to the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However, after the ratification of Ky oto Protocol, which is the international agreement dedicated to solve the proble m, climate change is getting more serious in the recent ten years. It is conside red that the ultimate reason is not from the limitation of current technology orpolicy instrument, but from the cognition part, which is the basis guiding peop le to comprehend problems and search for solutions. Until now, the research on t he climate change issue is consistently based on a deficient assumption that cl imate change is a kind of “tragedy of the commons”. This phenomenon could be c onsidered as the “Pluto Phenomenon” and directly caused the inefficiency of cu rrent solution. Therefore, the cognition's reconstruction is vital to guide rese archers and relevant stakeholders to search for an efficient approach to mitigat e climate change.

Key words global climate change; greenhouse effect; tragedy ofthe commons; pluto phenomenon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嫩草研究院| 999精品在线视频| 一级做a爰片久久免费| 狠狠色成人综合首页| 日韩欧美中文亚洲高清在线| 欧美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好吊妞欧美视频免费| 免费无遮挡AV| 无码丝袜人妻| 亚洲 成人国产| 国产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播放| 成人国产小视频| 国产系列在线| 午夜丁香婷婷| 九色在线视频导航91| 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 国产无遮挡裸体免费视频| 亚洲一区精品视频在线| 经典三级久久|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五月婷婷综合在线视频| 欧美翘臀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免费黄| 丰满少妇αⅴ无码区| 91网在线| 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久久| 欧美人人干|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观看| 不卡色老大久久综合网| 精品国产欧美精品v| 欧美亚洲激情| 99成人在线观看| 久久国语对白| 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最新| 国产精品主播| 欧美日韩午夜|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对白优播| 国产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网站| 视频二区欧美| 国产精品开放后亚洲| 国产成人艳妇AA视频在线| 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午夜三级在线| 亚洲三级影院| 欧美一区福利| 亚洲Av激情网五月天| 成色7777精品在线| 欧美一级片在线| 中文字幕伦视频|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极品尤物av美乳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亚洲成人在线网| 欧美日韩激情| 久久国产拍爱| 国内精品自在欧美一区| 91欧美亚洲国产五月天|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午夜久久| 色妞永久免费视频| 亚洲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黄色福利在线| 在线免费观看AV| 五月综合色婷婷| 国产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久操中文在线| 91在线视频福利| 亚洲精品桃花岛av在线| 亚洲天堂福利视频| 91精品视频网站| 亚洲精品欧美日韩在线| 久久久亚洲国产美女国产盗摄|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该| 婷婷综合在线观看丁香| 国产精品女熟高潮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