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圖(取材于韓國第5期巴克斯杯決賽五番棋第三局,曹薰鉉九段執黑對文容直四段):黑l、白2分別強化自身,黑3托、5扳之后,白棋當如何應付?
實戰經過圖:黑7一間高夾是夾擊中最緊湊的一手,白8以下正面應戰。

參考圖一:白l托角也是誘人的大棋,黑2封鎖當然。白3好點,至白7下立,雙方可謂各得其所。
白14、16重視根基。
參考圖二:白l壓是常見的應手,但經過黑2、白3的交換后,黑4的打入十分嚴厲。
實戰黑19夾擊,下邊形成混戰局面。
由于右下的黑棋也未安定,白20、22再度選擇了正面應戰。
黑2l也有改于A位罩的心情——
參考圖三:黑1封鎖,白2關下必然。
黑3托、5斷有趣,至黑11的結果粗看黑不壞;但由于白棋伏有A位點的試應手令黑方頭疼。白A之后,黑若在B位接,則白C、黑D之后,白E小尖,黑難應,白F、黑G成活型。

實戰2l跟應,顯然對白22、黑23以下的混戰自信心。
黑23大跳再輔以25小尖,棋型舒展且富有彈。
白26阻渡很實用,這手棋如改于B位托恐遭到黑在26位扳的反擊。
黑29尖頂再31跳同樣實用,注重實效、因地制宜已漸成現代圍棋的標志。進行到白44,雙方下了不少單調的單關跳,形勢還是難分伯仲:黑45托及47托均為場合好手。
參考圖四:黑1長是不動腦筋的常識性下法,但遭到白2、4、6冷靜行棋,白外勢完整。以下黑如依常形在A扳,白B、黑C粘的活,非常擔心白棋在D位刺、黑E、白F的猛烈攻擊;黑若不敢走A、C扳粘,而下G位m頭的話,被白在A位r立,黑棋痛苦。
解答圖:實戰白1斷打再3接并非最佳應于。

參考圖五:白1單接優于實戰。
白3拆邊后同樣對中腹黑方人龍施壓,而在左上留有A位攻角的余味。
至黑10活角,黑方簡明易下,黑12小飛,扎實。
白15并的味道不佳,應走A位小尖。
到白23的進行,白落后手補棋,白方局面愈加難下。
黑24是厚實的補法,并不拘泥于角部實地。
白25破空,當然。
黑26至30又是明快的定型。

白39頂時,黑槍占40位大棋。以后黑方只需將上邊及中腹大龍分別處理好即可。
白41以下分斷當然,除此便無爭勝的線索。
至黑52靠,黑方處理兩塊棋并不困難
實戰繼續圖:黑1先做活上邊棋。

白2扳過分,正著是在A位內扳。
黑7試白應手,巧妙。白24做最后的抵抗。
黑27是決定性的打擊,至黑39成劫,白崩潰。
本局結果:共149手(即本譜第49手),黑中盤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