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郭亮,在我的記憶里,始終如一位未曾謀面的女郎。早在好多年前,我就時常聽人說起她的名字,也不斷從報刊電視等媒體上看到關于她的情況,卻一直無緣領略其芳容,這使得她在我心目中魅力與日俱增。今年十一月初,由市作協組織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采風活動,給我提供了一個走馬觀花的機會,并親臨這個只有80余戶人家、300多口人的“中華影視村”,從而使我對這個有著“太行明珠”之稱的村莊有了一次零距離的接觸與感受。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天時間,似乎有點匆匆忙忙,但卻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她有歷史、有人文、有驚險、有神奇,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有人定勝天的豪情壯志。
與當地一位老鄉攀談,我才知道“郭亮村”歷史悠久大有來頭。據傳東漢時期,王莽建立了所謂的“新”王朝,由于王莽不得民心,這期間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其中就有農民領袖郭亮率領的隊伍。后來,郭亮欲憑借太行絕壁峽谷與官兵對峙,官兵多次進攻都不能取勝,后收買了郭亮手下一個名叫周軍的部將。周軍自以為對地形熟悉,用兵守住山口,企圖困死郭亮。足智多謀的郭亮就在馬頭山上掛上一只山羊,羊蹄下放一個戰鼓,山羊不停地蹬擊鼓面,發出陣陣鼓聲。郭亮以此為掩護,帶兵到郭亮村休整后,轉移到太行山北面的山西省,數日后,山羊餓死,鼓聲自然停止了。周軍到山上一看,原來是中了懸羊擂鼓之計,一氣之下吐血而死……后人為紀念郭亮,遂把無名小村起名“郭亮村”。
在過去,由于郭亮村土地貧瘠,加之氣候寒冷,每年到5月份山上的積雪才開始融化,因此一年當中只能種一季玉米,一天三頓喝的都是玉米糊。雖然山上有山楂、柿子等果樹,桔梗、血參等藥材,但是由于路途不暢,這些東西也不能變賣成錢……自然,村民的生活十分貧困。最困擾他們的是通往郭亮村的路,當年的郭亮村人僅依靠建在懸崖上的狹窄天梯與外界聯系。天梯始建于宋代,至清末歷代不斷擴修,是村里人唯一通往中原的古道。我們這次去郭亮,特意沿著天梯走了一個來回。天梯高百余米,寬處1.2米,最窄處0.4米,720級臺階,是由多塊不整齊的巖石及直接在垂直的巖壁上鑿出來的石坑組成。天梯蜿蜒曲折,臨淵而行。在崖壁上望下去就是懸崖,不小心就有墜入深谷的危險。我們一行個個膽戰心驚、小心翼翼。沒走幾步,我便氣喘吁吁,大汗淋漓,也不知道是累的,還是害怕的。多少年來,郭亮人爬上爬下了多少次?他們就不感到害怕嗎?他們怎么就沒想到要走出郭亮村呢?他們就沒感到對生活的絕望嗎?我百感交集,感慨不已。多少年來,郭亮人的油鹽醬醋和其他日用品都是從天梯下背上來的,買來的牛犢、豬崽全都是從山下抱上來的。天梯維系著郭亮人的全部生命,被郭亮人稱之為“生命梯”。
好在那一切都已成為過去。
秋高氣爽,坐在出租車里,駛騁在被人們稱之為世界第九大奇跡的“絕壁長廊”,看著窗外的景物,心情特別的激動。絕壁長廊蜿蜒盤旋,忽明忽暗,上下不一,洞壁有的整齊平坦,有的參差不齊,形狀各異。如此壯闊、氣勢雄偉的絕壁長廊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驚世奇觀我還是第一次看到,我的心強烈地給震撼了,乃至好久都沒回過神來。為了領略絕壁長廊的壯觀,我們索性下車步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大自然的恩賜嗎?不是,絕對不是,可以明顯地看出人工開鑿的痕跡。我暗自思忖,如果沒有超人的勤勞智慧、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意志是絕對開鑿不出這樣氣派、壯觀的石洞的。果不出所料,在途中遇到了村里76歲的老漢李明奇老人,他驕傲地對我說,這條路(即“絕壁長廊”)是我們村里的老少爺們在沒有電、沒有任何機械設備的情況下硬是用雙手在懸崖絕壁上鑿出來的,從1972年開始,整整修了五年才把路打通。我說:“大叔,你當年也參加修這路了?”李明奇老人嘿嘿一笑,自豪地說:“當然,我們村除了申明信帶領的13個人一日不落地修路外,其余的村民農閑時節都上工地了,上至70歲的老人,下至十幾歲的娃娃,為了清理石渣,一個個十指流血,肩膀都結出了厚厚的老繭;喝蜀黍湯(即玉米粥),吃腌制的咸蘿卜……”說到這里,老人嘆了口氣,用粗糙的手掌摸拉了一下濕潤的眼角。我除了敬佩,竟無言以對。在洞口的紀念石碑上,我進一步了解到,這條“絕壁長廊”長1250米,6米寬,4米高,在五年多的時間里,郭亮人開出石方2.6萬立方米,打禿鋼釬10多噸,打爛鐵錘上千個!在絕壁上的石洞里,憑臺而望,對面是刀削斧砍的峭壁,指尖觸摸到了峽谷的深邃。俯瞰臺下,壁立千仞,谷底的水潭碧綠誘人,悠閑的牛羊漫步于半坡的奇石、叢林之間。各種樹木的葉子有的深綠,有的嫩綠,有的淺黃,有的泛紅……我想,世外桃源的景致也莫過如此。
郭亮洞的開通,不僅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也向世人開了一個窗口,為郭亮村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優美的自然風景,古樸的風俗民情,不但吸引了游客,還吸引了眾多藝術名家、影視導演、美院師生到景區尋找靈感……如今,國內100多所美術學院和30多個攝影協會把郭亮村定為寫生采風基地;先后有《舉起手來》、《清涼寺的鐘聲》等40多部影視劇在這里拍攝。
我百感交集感慨萬千,一邊感嘆于大自然給予我們的驚天動地,更重要的是感動于勞動人民雙手所創造下來的奇跡,站在這片神圣的土地上,我久久不能釋懷。美哉、綿延百里的太行奇山。壯哉、純樸堅韌的郭亮村民!
盡管這次去郭亮村,猶如蜻蜓點水一掠而過,實在因為時間有限,不能細看。不過這樣也好,郭亮村的美好印象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