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老師教我們記憶大小月的訣竅:伸出左拳。從食指連在手背的關節開始數起,在中指與無名指之間,那個小小的凹處就是四月。
因為4月1日是愚人節。所以四月給人的初步印象,就像是個調皮的小男孩,他一來,就要捉弄大家一番。還記得在學校的時候,每當恩人節來臨前夕,總要提前告訴自己,明天可不要輕易上當!
四月也并不總是扮著鬼臉的小屁孩。在日本導演巖井俊二的電影《四月物語》中,有一種場景只能發生在四月,漫天飛舞的櫻花,霏霏細雨中紅色的傘。寧靜而又簡單,仿佛有淡淡的花香在空氣中氤氳,不肯消散。而在英國詩人艾略特的眼中,四月是最殘忍的一個月。這是他在《荒原》中的第一章第一行詩。荒地上長著丁香,把回憶和欲望摻和在一起,又讓春雨催促那些遲鈍的根芽。
在我們所居住的北半球,四月是春季的第三個月,在時間的匆匆步伐里,四月就是這樣矛盾著,駐扎在年輪的來去之間。
編輯 希卡魯